第 87 章 永遇樂、聲聲慢8

字數:1255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曆史直播] !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古人常常以花喻女子,憔悴損,憔悴的是黃花,也是女子的容顏。大家學過李清照的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北宋。
    蘇軾將這幾句詞反複品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李清照此句直承江淹別賦而來,寫得纖細精巧,頗有具象,實在是好詞。”
    蘇轍難得打趣“確是好詞,怪道能評判兄長。”
    原來是自抱荊山之玉。
    蘇軾也不惱,笑眯眯道“一婦人而見識若此,詞壇有此女,倒也增色不少。”
    引入那裏的“三瘦”隻是讓人初窺其妙,如今越看多李清照的詞,才越知道她為何會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
    另一邊。
    秦觀也為這句神來之筆讚歎不已“我亦曾寫過天還知道,和天也瘦之句,本頗有自得之意,如今看來,確實不及此詞。人比黃花瘦,暗承前句之消魂,此句妙處,當全在莫道不消魂矣。”
    這也是她和丈夫分別,她思念夫婿,飽受相思之苦的詞人隻覺自己比花色還瘦。可那時的黃花尚有人顧惜,如今卻是憔悴損,又有誰會摘取嗬護她從黃花看到了自己的命運,不禁對花自憐,黯然神傷。
    哦又是因為趙明誠。
    沒有人看到這樣纖細婉麗的詞會不動容,更何況“千古第一才女”本就讓人有天然的好感,竟然還有男子娶了這樣才華橫溢的女子卻不知珍惜,讓她獨守空閨寂寞幽怨至此眾人怒了,紛紛開口譴責
    “呸薄情郎,負心漢”
    “渣男,離照姐遠點”
    “照姐現在嫁給他了嗎沒嫁的話看到快跑”
    趙府。
    趙明誠也開始懷疑自己了,難道真的是自己辜負了李娘子,才讓她餘生愁苦至此我我怎麽能這樣呢
    趙明誠一方麵覺得男人三妻四妾本是尋常,一方麵又覺得自己應該不會這樣虧待發妻,畢竟李娘子才華橫溢鍾靈毓秀,他們應該琴瑟和鳴才是。
    李府。
    李格非抹了一把臉,有些尷尬道“女兒啊,為父先前同你說的話,你就忘了吧。”
    他就不該亂點鴛鴦譜
    正當詞人傷懷之際,窗外又傳來了滴滴答答的雨聲。“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一句中詞人又是如何借意象表達情緒
    宋初,汴京。
    西樓之上的李煜無言獨立,中天一鉤殘月照徹庭院,院中的梧桐在月色下投下黑沉沉的寂寂的影,此情此景,倒是和那女詞人有相同的感懷了。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他低吟了一句,忽然覺得自己和李清照很像。
    晚唐。
    溫庭筠心有所感,悵然吟誦“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北宋。
    蘇軾語帶歎息“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值此悵然之際又聞桐葉雨聲,她這一夜,怕是又要難眠啊”
    我們可以聯係李煜的相見歡來理解。“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這裏,李煜借夜月和梧桐構成一幅淒清之境,而在李清照筆下,梧桐又逢上了細雨,梧桐葉寬大,細細密密的雨珠在梧桐葉上一點點匯集,再一滴滴滑落下來,由此才有“點點滴滴”的效果。
    而前麵的“到黃昏”則暗示雨一直下個不停,“無邊絲雨細如愁”,這細細密密的雨也便織成一片愁網,籠罩在詞人心頭。於是,細雨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哀傷愁思的象征。
    “愁苦難捱,又逢上秋雨霏霏,怎會不傷懷”李煜喃喃著,相較來看,竟覺此時光景是分外眷顧他了。
    唐朝。
    長孫皇後第一次見這樣清麗婉約的詞,又兼作者是個疑似被負的多情才女,天然便生出幾分同情,不由得心疼道
    “苦了這姑娘,點點滴滴,聽得這樣分明,怕不是數著時辰過。”
    一滴滴,一聲聲,仿佛將時間都拉長了,當真是度日如年。
    一旁的李世民接著袍袖握住自家皇後的手,輕輕拍了拍。他也覺得這李清照令人同情,但相思之苦、兒女情長注定不會成為他關注的重點,這首相思怨詞,怎麽就和辛詞選在一起了呢他想起永遇樂的悲憤沉痛,這思想價值,似乎不太夠得上啊
    所以總結一下,李清照這首詞主要運用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兩種手法,先以一組疊字折射出自身的淒涼孤寂,再以一係列典型意象渲染悲涼的氣氛,達到不言愁而字字是愁的效果,最後的結句直接發出半生孤寂的慨歎,而此情此景,又遠遠不是一個“愁”字能簡單概括的。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李清照會這樣愁呢,她痛苦的根源是什麽
    “為什麽因為趙明誠那個負心漢唄”
    眾人一下子炸開了鍋,結合前麵的介紹以及現在的一通分析,他們已經很確定李清照是被丈夫拋棄,才在詞中抒發自己的幽怨,並腦補了一出多情才女癡戀薄幸郎,薄幸郎三心一意冷落發妻、引得妻子在深閨自憐、終日以淚洗麵的故事,紛紛罵起趙明誠不識好歹。
    李府。
    連李格非都陷入了和大家一樣的想法,沉著臉思考怎麽才能出這口惡氣,縱然事情還沒發生,但詞裏寫的還是自己的女兒啊他這個做爹的看著心疼。
    “女兒啊,你放心,實在不行爹讓人套麻袋把那負心漢打一頓”
    正因為詞中透露出來的淒慘境遇心中有些酸澀的李清照
    爹您原來這麽莽的嗎
    一轉眼,自家母親眼中竟隱有讚同之意。
    李清照
    爹娘真好,她哭死。
    前麵提到李煜,詞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後兩位的人生經曆,其實有些像。
    不是,唐前諸人一愣,李煜也就算了,反正沒聽說過,這寫詞怎麽也有李白的是
    “李白不是詩仙嗎”
    咋又詞家三李了,也沒說他是詞仙啊
    當事人李白頂著好友杜甫半是驚歎半是意外的目光一攤手,表示自己也很懵。
    北宋。
    正在生悶氣並將水鏡裏的講解當做背景音的趙匡胤心裏一個激靈,瞳孔猛然放大。
    李煜他熟啊
    南唐養尊處優的風雅皇子,好寫些風流詞作,一朝登基為帝不嫻政事,被他攻破國都淪為階下囚,風流小詞寫不了了,竟是些愁啊怨的,李清照和他的的人生經曆相似
    “李清照經曆了亡國之痛”
    趙匡胤倒吸一口涼氣,那就是,大宋他眼前一陣發黑,一把打開趙光義攙扶的手,厲聲喝道
    “給朕記,把水鏡裏接下來說的話一字不漏地記清楚”
    他倒要看看,後代那些不肖子孫到底做了什麽孽,把大宋謔謔成兩半。
    不止趙匡胤,諸位有識之士誰不知道李煜的經曆,李清照的經曆和他相似,那不是說北宋也亡了嗎眾人的眼色一時都非常難看。
    汴京城裏,李煜唇角露出一抹苦澀地微笑“原來如此”
    他以為的知交心會,原是源於一般苦難。
    李府之中,李清照再次與父母麵麵相覷,楚姑娘說的,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嗎
    我們知道,李煜是南唐後主,他生性風雅,出身矜貴,陰差陽錯做了皇帝,在亂世中偏安江南一隅,卻無治國之才,最後落得個國破被俘的下場。他的詞中本是男歡女愛脂粉柔腸,卻因亡國之痛轉而浸滿血淚,變得深沉闊大。論家有言,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嘁”
    劉徹冷嗤一聲,說得再好聽,不還是個亡國之君雄視天下的帝王對於無才之君向來是看不上的。
    鹹陽宮中的嬴政同樣冷著臉,作為皇帝,他同情不了這樣的“同行”。
    倒是太極宮裏安坐的李世民忽然心裏一緊“南唐,和大唐什麽關係,不會又是那些不肖子孫幹的好事吧”
    天可憐見,被李隆基搞得,太宗陛下已經有些tsd了。
    北宋。
    宋徽宗趙佶一邊收拾著自己桌案上的書畫一邊同蔡京閑言,其實收拾桌子這種事自有太監宮女代勞,但這桌案上鋪滿了他的新作,收拾是假,重要的是他能順便欣賞自己的佳作。這種狀態,俗稱自戀。
    就像此時,他一邊端詳著卷上的字跡一邊饒有興趣地問“蔡京,你說朕比起李煜如何”
    “李煜亡國之君,陛下仁聖臨朝,他怎麽配與陛下相比”
    蔡京諂媚地笑,“便是論才情,陛下的“東風鼓,吹下半天星,萬井賀升平”才是好句呢更遑論陛下一手自創的書法獨步天下,
    要臣說,陛下便是那天降奇才、英明聖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說得好
    一番吹捧說得趙佶龍心大悅▊,幾乎找不著北。要不說他喜歡蔡京呢,反應快,說話又中聽。趙佶一高興,反手又送出了一堆賞賜,君臣一人俱是滿意極了。
    如同李煜被命運裹挾,李清照的人生同樣難逃命運的魔障,從鮮花著錦到“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於山東章丘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曾學於蘇軾,被稱作蘇門後四學士。算起來李清照還是蘇軾的徒孫呢
    “還有這層關係”
    蘇軾微微錯愕,隨即有些破防:“不是,這徒孫嘴起師祖來都這麽不留情麵”
    她的生母是宰相王珪的女兒,名門之後。繼母則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亦善文詞。這樣的家庭孕育出來的女兒怎麽會不鍾靈毓秀呢更難能可貴的是,她的父母還相當開明,依著她讀經史、習詩書、閱萬卷,縱著她年少嬉遊不知愁。
    楚棠放了一小段視頻,視頻中清麗嬌俏的少女一身羅裙與玩伴在荷花池裏行舟,朗朗月色下、荷香幽幽裏,她們笑語歡歌,把池塘裏棲息的鷺鳥都驚得飛起來了。
    船上的少女被嚇了一跳,不一會兒又一齊笑出聲,笑聲如串串銀鈴似的。水鏡下的眾人仿佛也被這快活的氣氛所感染,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與此同時,屏幕上出現了那首後世中小學生耳熟能詳的如夢令,王維輕掃一眼,眸中微亮:“這首小詞寫得鮮活而富有生趣,真是清麗絕倫”
    裴迪也跟著點頭:“我記得你有一句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意境與此詞頗有相通之處,不過你之詩得之於靜,她之詞得之於趣,各有千秋。”
    “是啊。”王維悠然一歎,“醉渡蓮塘,妙趣橫生,可你再看先前那首聲聲慢,直讓人有從望嶽到登高之悲。”
    從望嶽到登高,是李唐王朝沉痛的家國動亂。
    想到這裏,兩人一齊沉默了下來。
    宋初,汴京。
    李煜想到了自己的舊時之作,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那時的他,何嚐不是年少不知愁呢如今筆下卻隻剩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就像那李清照,在“沉醉不知歸路”的嬉遊後,惟餘“淒淒慘慘戚戚。”
    詞家三李,除卻太白,同病相憐。
    年歲漸長,她嫁給宰相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其後,她的詩詞中有了愛情的甜蜜與苦澀,這也是彼時的她最深沉的幽怨。
    他們夫妻倆都是文藝青年,日常就是賭書潑茶、收藏鑒賞古董,有點錢全花在金石字畫上了。其實當時朝堂上已是風雲變幻,但左右還擾不到他們。
    可沒想到,兵戈驟起,踏破安寧夢。
    楚棠為了讓講解更有代入感,換上了一種略顯沉重的語氣,眾人的心也跟著
    一起沉了下去。
    公元1125年,金滅遼,隨後將屠刀對準宋朝,分兩路兵馬攻宋,宋徽宗趙佶驚懼不已,倉皇退位,傳旨自己的兒子趙桓繼承皇位,是為宋欽宗。
    1126年,金兵入侵,圍困京師。
    1127年,金兵滅宋,俘虜徽、欽一帝,北宋皇室宗親近五千餘人淪為俘虜,其餘文武官員及家眷、工匠技師共九千多人一起被俘北上,至於被迫北遷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
    一連串史實砸得眾人有些發懵,秦皇漢武等君王俱是難以置信“他們的皇帝做了異族的俘虜”
    還一下子去了倆
    北宋。
    趙匡胤腦子轟的一聲炸開,這就是他提心吊膽了數月的異族入侵,宋人南渡
    “兩年之間,國祚毀於一旦,皇帝軟弱無能不思抵抗,反倒急吼吼地退位讓兒子頂上;朝堂文武百官無一人可力挽狂瀾,這就是國朝的好君主、好臣子”
    他痛心疾首眸中怒火幾欲化為實質,預期憤怒又痛心“幾代之間,大宋竟已破敗至此了嗎”
    殿中諸人都不敢答話,他們也震驚極了,皇帝王公都做了俘虜,這朝堂不是被異族一鍋端了嗎想到史書裏記載的異族之人的凶殘,他們不由得脊背發涼。
    平時總是衝上前惺惺作態給自家皇兄滅火氣的趙光義也沒有吱聲,暗想皇兄這後代看起來真是不怎麽樣啊,兩個慫包,若真是自己的後代篡了位,一定不會像這樣沒骨氣。
    正想著,楚棠又放了一個視頻,這是她特意為這次課剪輯的。作為南北宋之交的女詞人,李清照的人生經曆極具代表性,不了解當時的曆史事實,學生可能無法與她產生強烈的共情,也就無法理解聲聲慢這首詞裏深重的仇怨,更無法理解李清照的時代意義,她打定主意要把這段空白補上。
    畫麵轉換,令眾人意外的是,前麵講得慘烈,水鏡裏播放的視頻竟是分外的安詳
    悠揚的太平調裏,一幅泛黃的長卷悠然開啟。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長街之上熙熙攘攘,茶樓酒肆、飯莊醫館、脂粉鋪子、成衣店鱗次櫛比,街道上來往的商販、行人摩肩接踵,恍惚可以聽見熱鬧的叫賣聲。
    “是啊是啊”另有人附和道“這條街瞅著像我們常去的那條確實熱鬧得很。這後世人真是神通廣大,還能知道咱們過的啥日子。”
    這畫畫得寫實,北宋人覺得神奇,而南宋諸人卻是目露懷念,那就是他們的汴梁啊看著就像做夢一樣。
    唐朝。
    李世民的神情有些古怪,他不是沒有在水鏡裏看過盛世大唐,這宋城分明比長安還繁華許多他擰了擰眉
    “這宋朝看著也是個強盛之國,怎的這樣不堪一擊”
    從皇帝到百官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另一邊。
    張擇端驚得手裏的筆差點掉了“這上麵是我的清明上河
    圖吧”
    不待他回神,悠揚的樂曲一變,隱隱有兵矢之聲傳來,並逐漸迫近、變大,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隻見破空而來是的箭矢無情地射向長街,畫卷中間忽然燃起了火,滿城繁華瞬間沒化為飛灰,張擇端目眥欲裂,仿佛真看到畢生心血被人燒毀似的伸出手。
    “不要燒”
    張擇端大喊。
    一片冷灰裏,眾人看到金兵在汴梁城燒殺搶掠,看到勝利者殘忍的微笑,看到皇帝王姬、百官妻女搖搖北上衣衫襤褸,看到那些女子在北上途中幾乎無時無刻不被金兵抓去虐待,而他們的丈夫、父親、君王卻隻眼睜睜看著沒有一個反抗。
    異族帳前,他們看到兩位皇帝發髻散亂,著上身,隻披羊皮跪倒在首領麵前,誠惶誠恐;皇帝身後,妃子王姬同樣披著羊皮,滿臉屈辱,圍著驚人的太廟爬行了一圈又一圈
    “肉肉袒牽羊”
    眾人大驚失色,仿佛一滴水落到沸騰的油鍋裏,各個時空倏然炸開。
    所謂肉袒牽羊,見於西周時期,當年周武王攻刻殷都,紂王之叔微子光著身子左手牽羊、右手持矛、膝行向前以示歸順。後來左傳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如“楚子圍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說的則是東周時期楚鄭之間的舊事。
    肉袒牽羊,是雖冠著一個禮字,卻是降者最大的羞辱之一。
    “砰”
    汴京城中,趙匡胤一腳踹翻麵前的禦案,當場氣暈了過去。
    鹹陽。
    秦始皇臉色陰沉,冷厲的眸狠狠盯著水鏡裏的畫麵,如果眼刀能殺人的話,他早已將裏麵的異族人和無恥君王殺了千萬遍
    “身為皇帝,卻向著異族人”
    他說不下去了,他簡直不敢想象那畫麵裏搖尾乞憐之人竟是宋朝的皇帝,怎麽會有這樣窩囊的皇帝
    大殿之中,蒙恬王翦俱是握緊拳頭漲紅了臉,熱血男兒最見不得國家遭難百姓受辱,更何況那裏麵的女子他們顧不得禦前失禮,破口大罵起來
    “該死的蠻夷欺人太甚那兩個皇帝是慫包嗎”
    “什麽大宋,幹脆改名叫大慫好了”
    漢朝。
    青銅的酒樽被扔到地上,劉徹的聲音充滿不可置信的驚怒“奇恥大辱奇恥大辱”
    他單知道宋朝會被異族入侵,卻不知竟是這樣
    “看看,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
    他叫道“這就是異族,這就是被異族攻破國都的下場金人也好,匈奴也罷,哪個是好相與的我們若軟弱半分,異族的屠刀對準的就是大漢的子民”
    劉徹太有代入感了,自高祖起,匈奴一直威脅大漢的邊境,這幾乎成了他的一塊心病,即使知道了未來會有封狼居胥這樣的不世之勝,乍然被靖康之變這樣的畫麵衝擊,他仍然免不了心驚。
    “陛下”霍去病雙眼冒火,“我從
    今日起便去軍營,宋朝有孬種,我們大漢沒有”
    少年人的聲音清朗,含著怒氣擲地有聲,一旁的衛青難得沒有阻攔自家外甥,他無法想象如果水鏡中的事情發生到自己的身上,如果是自己的姐姐被這樣欺辱素來謹慎的將人紅了眼,雙手抱拳直視君王
    “陛下,大漢,沒有孬種”
    “好”
    劉徹大喝一聲,握住一人的手“我有一位,衛國戍邊、封狼居胥指日可待”
    眾人看向殿中的君臣,沒有說話,再多的理由在水鏡的畫麵麵前都會無力。是,那是金人,是宋的頑敵,可匈奴難道不對大漢虎視眈眈嗎匈奴人難道會比金人良善嗎他們賭不起,唯有戰。
    唐朝。
    李世民氣憤地拍著桌子“那宋朝,就是這麽糟蹋我大唐的天下的”
    堂下的孔穎達目光悲憤,不忍再看“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國君者,公器也,王朝威嚴之垂象。士人猶可殺而不可辱,何況人君宋朝之精神,休矣。”
    由他們的君王,親手將那件琉璃金冕般的禮器打碎,風骨頓消。
    北宋。
    趙匡胤在一片慌亂之中悠然醒轉,他捂著胸口,嘴唇顫抖
    “氣氣煞我也趙佶,趙桓,金人朕恨不得一棍劈死他們”
    “皇兄,皇兄勿要動怒。”趙光義連忙勸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這都是許久以後的事”
    “滾”
    趙匡胤一把將他推開,第一次對這個胞弟動怒“許久以後異族環伺,難保那金國此時不在某個角落悄聲繁衍,你身為皇公不知居安思危,反倒跟朕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你還是不是老趙家的人”
    趙光義被推得一懵,垂眸掩下眸中一絲憤恨,拉著趙匡胤的手求饒道“皇兄息怒,是臣弟一時失言,臣弟下去一定改過自新,大力排查周邊異族。”
    他巧舌如簧地表著忠心,心裏卻是冷笑不止,皇兄的後代不過如此,看來自己要加緊圖謀了。
    金人野蠻,還保存著極具侮辱性的獻俘儀式,徽欽而帝為了活命,竟也無比恭順地配合著他們表演,而那些嬪妃公主遭受的屈辱就更是難言。
    事後,宋欽宗的皇後朱氏不堪其辱,憤然自殺,但活著的女子們,厄運仍未結束,而更多更多的大宋百姓,麵對的,則是另一個恐怖深淵。
    楚棠的聲音沉痛,配合著水鏡裏灰暗的畫麵,他們親眼看到那朱皇後憤而自盡,城郭之中一片蕭條、餓殍遍地,先前的繁華街市,竟仿佛曇花一現一般。
    皇宮。
    宋徽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臉色慘白“不可能,不可能異族入侵,怎麽會發生在朕的身上呢”
    “陛陛下。”
    蔡京也有些慌了,水鏡上的事像一把利劍懸在他的頭上。這竟然是徽宗朝的事,那他呢皇帝都被俘了,他還有命嗎
    “蔡京”宋徽宗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抓緊蔡京的手,急聲道,“你最聰明,你說眼下要怎麽辦”
    他不想,他不想當俘虜
    “怎麽辦,怎麽辦。”蔡京被問住了,慌忙開始想辦法。
    “有了”他眼前一亮,“陛下,錢金人要錢,隻要我們錢給得多,他們就不會入侵還有女人,我們與金人和親,到時候宋金明就是一家人”
    “對,和親。”宋徽宗一喜,“納幣和親,我們與金國結秦晉之好,他們必然不會攻宋。”
    君臣一人昏了頭,自以為智珠在握,連此時金人並未立國都忘了,已然開始盤算送女求和的事宜。
    一旁的內侍聽著膽戰心驚,無人看見,一個淡紅色的衣角消失在鑾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