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十一月

字數:17503   加入書籤

A+A-


    從今年的九月份開始,集團各部門以及獲準入駐集團雙子座大樓的單位便陸陸續續地搬到了新的辦公樓。
    隻有集團領導以及綜合管理部還沒有完成搬遷任務,不過也在進行中。
    上一次回京,李學武陪同李懷德等人參觀了新的辦公樓,也看了李懷德的辦公室,著實寬敞漂亮。
    整座大樓都是由法國設計師牽頭,結合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優秀設計師與紅星聯合建築的設計師共同完成的設計和裝修。
    風格自然兼具實用性和現代化,大樓所應用的鋼化玻璃和裝修材料很多都是進口,造價著實不低。
    李學武此次回來依舊沒能趕上集團領導層搬遷,他自己當然不會心急,秘書長辦公室就在那又丟不了,況且就算搬過去了,又能用咋地。
    一時半會他是回不來的,就算是要搬,這邊也沒什麽東西可搬了。
    當初的秘書長辦公室已經被卜清芳占用了,陳壽芝來了以後她要主動讓出來,可陳壽芝沒讓。
    直到卜清芳去聯合能源總公司上任,陳壽芝也沒更換辦公室。
    原因很簡單,雖然那間辦公室較他現在用的寬敞一些,但集團馬上就要搬遷到新的大樓,他還費什麽事。
    不過13號的管委會工作會議的召開地點是在雙子座大樓十樓。
    為什麽是在十樓,而不是同樣擁有小會議室的九樓?
    很簡單,九樓是集團領導辦公室樓層,按李主任要求,最好的那間小會議室懸掛的是常委會會議室。
    現在上麵要求各機關單位積極討論和探索恢複組織領導架構,李懷德當然能讀懂上級的要求和風向。
    現在設置常委會會議室是早了一點,但絕對等不了多長時間就能用。
    再一個,集團目前還沒有考察和選出新的D組織成員,所以不方便用。
    這裏多說一句,如果按照上級要求和指示,恢複組織架構,那麽紅星鋼鐵集團會產生幾套管理班子?
    答案是三套,有意思吧。
    第一套就是剛剛提到的D組織架構,要恢複D組會議,恢複結構。
    第二套則是現有的,已經使用了三年的管委會組織架構。
    第三套則是紅星廠正式完成集團化目標以後產生的業務管理架構。
    一般來說,第一套組織架構是由書記、副書記和D組成員組成。
    第二套都知道了,是由管委會主任、副主任和秘書長組成。
    第三套則是由總經理、副總經理以及總經理助理組成。
    第三套組織架構另有副總經理級別的總經濟師、總會計師和總設計師。
    李學武同老李討論過相關的組織架構設置條件,以及管理需要。
    他給老李提出了一個意見,那就是增設安全總監一職,副總級別。
    從他接手並發起紅星廠的安全管理革新以來,紅星鋼鐵集團每年的生產事故傷亡人數都在可控範圍內。
    別看今年冶金廠4號爐發生了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但傷亡人數在全年安全生產指標範圍內,尤其是比較其他工業企業,那也是遙遙領先的存在。
    不用比,也沒法比,紅星鋼鐵集團對安全生產的要求非常高,高出了行業標準。
    你說4號爐事故的傷亡人數在高標準麵前就是個笑話,這李學武承認管理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
    開始調查到現在,一直沒得出結論,相關的專家已經去了三批次。
    李學武在事故調查工作會議上已經強調,要解決安全生產問題,也要厘清生產事故責任,還要保證後續安全施工保障。這三者並不衝突。
    也正是受四號爐安全生產事故啟發,李學武這才提議增設安全總監一職,全麵負責集團上下安全生產工作。
    集團層麵增設安全總監,自上而下就要設置安全總監和安全管理員。
    要打造安全管理體係,盡最大可能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李懷德當時沒有立即否定他的意見,表示會同上級領導匯報討論。
    時間過去了半個月,沒聽到老李的消息,李學武知道他的這個意見應該是被采納了,否則早就有消息了。
    老李還是一個想幹事的人,就是經常摸不著門道,也看不清前麵。
    他的謹慎讓他躲避了許多暗箭,但也失去了很多機遇。
    尤其是現在,他是集團的一把手,是頂雷的存在,他哪裏敢冒失。
    此次集團召開管委會工作會議就是對前一季度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並對下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布置安排。
    他可以不懂,但不能不知道。
    召開工作會議正是要對現階段重點工作進行集體討論,並產生一致性意見。
    什麽叫集體的決策,這就是。
    李學武回京期間用了一台小車班的魔都轎車,也就是所謂的“兩頭平”,空間相對較小,坐著還算是舒服。
    韓建昆並沒有來接他,而是派了一個年輕的司機,同張恩遠一起來的他家。
    11月的京城天氣早就涼了,不過早晨的陽光也足夠溫暖,就是沒有夏日那般熱烈。
    家門口道行樹已經光禿禿的,環衛工人早早地便在馬路邊收拾著厚厚的落葉。
    估計這也是最後一茬了,往後再想找這麽厚的落葉也是困難,樹上零散懸掛的幾片不成氣候。
    二丫送他出門,同他詢問今晚是否回來吃飯時,白色的哈氣從嘴裏時不時地冒出來。
    並沒有很急切地降溫,但氣溫就是越來越低。
    “如果我不回來吃飯,會給家裏打電話的。”
    李學武出了院門,回頭同二丫微微點頭說道:“記得中午給你小寧姐送的飯菜清淡一點,她胃口不好。”
    “我知道了,二哥,您放心吧。”
    二丫答應的很痛快,回頭看了看院裏窗子,李姝和李寧正趴在餐廳的八角窗望著這邊。
    顧寧比李學武上班要早,早飯吃過便收拾了東西往單位去了。
    冬天嫌麻煩,自行車都不騎了。
    也是有多嘴多舌的,醫院裏傳閑話,說顧寧是嬌小姐,單位距家隻有那麽一點點還要騎個自行車。
    顧寧早就厭煩這些閑話,可在李學武的勸說下還是忍了下來。
    也是父親和母親不在京城,家裏的影響力日漸薄弱,領導對自己的態度也沒以前那麽積極。
    反正是種種原因吧,據李學武說還有社會對階層的反抗意識和敵視,她都無所謂了。
    天氣暖和的時候還會騎著自行車,因為那是李學武給她買的。
    天冷了怕摔跤,也怕寒風打臉,那就走著去單位。
    不過怎麽走都比李學武早,隻要做手術就得查房,能早一點去還能留出充足的時間詢問病情。
    這樣看來,她比李學武更熱愛工作,是當做事業來做的。
    李學武完全是把工作當生活裏的一部分。
    他甚至將陪孩子和家人休閑也當做是生活的必需品,工作和生活分的很清楚的態度著實有點另類。
    這個時候講什麽?
    講奉獻、講付出、講認真工作,唯獨不講偷閑躲懶。
    可李學武就是這種態度依然能將工作做的很好,不得不說有的時候還得看能力。
    汽車沿著寬闊的馬路拐出了東直門,徑直駛向亮馬河生態工業區。
    其實不用看工業區大大的廣告招牌,更不用去看周圍的建築物判斷是否到了,隻需要用心感受。
    這個年代的公路施工標準不高,尤其是乘坐減震效果一般的轎車,舒適性削減的很厲害。
    但當轎車駛入亮馬河生態工業區以後路況感受便不一樣了,這裏的馬路是用瀝青混凝土鋪就的。
    李學武很清楚後世公路鋪設標準,在亮馬河生態工業區設計和建設之初便提出了這一要求。
    亮馬河生態工業區所有改擴建和翻修的馬路通通按照這一標準施工建設的。
    嚴格的施工工藝造就了平整的路麵,汽車跑在上麵感受不到一點顛簸。
    比較出城時狹窄的道路,一進入亮馬河工業便能清晰地感受到這裏的不一樣。
    主幹道雙向8  2車道,4機動車1非機動車車道的設置至少滿足未來50年的交通需要。
    就是廠區公路和輔助道路也做到了4  2的設計,汽車和自行車行駛在工業區道路上一點都不擁擠。
    尤其是工人新村自去年12月份開始入住以來,今年又完工了一大批住宅樓,工人陸陸續續地搬進了新家。
    在服務市場和商業一條街開始營業後,大部分職工和家屬都不用再去城裏購買商品,大大減少了交通壓力。
    從工人新村出來就是商業一條街,走到頭就是供應和服務市場,生活需要有勞服公司和銷售公司支持,哪裏還需要往城裏跑,反倒是城裏人往工業區跑。
    以前四九城就這麽大,年輕人也好,成年人也罷,放假了都喜歡串門走朋友。
    不愛串門的也會去商場逛一逛,即便是兜裏沒錢什麽都不買,也想去見見世麵。
    現在有更大的世麵可見,他們還能錯過?
    當然了,京城的年輕人肉眼可見的少了,不上學就上班,不上班就下鄉,誰敢在大街上閑遛彎。
    可亮馬河工業區供銷市場開業的那天還是吸引了來自全城的目光。
    以前有軋鋼廠職工親戚的人都聽說了,紅星廠給職工的福利待遇非常好,不用票都能買著東西。
    那時候光聽說了,可供應服務部是在廠區內部,一般人還真進不去。
    現在好了,供應服務部搬遷到了供銷市場,誰都能去看看熱鬧。
    當然是看熱鬧,想要買東西還是得拿錢和票。
    紅星鋼鐵集團的職工則不需要,他們要帶著自己的工作證,以及家用供銷簿,登記過後就能用錢買東西。
    這可羨煞了那些看熱鬧的老百姓,因為供銷市場裏的商品種類同城裏的市場一樣全。
    生活百貨樣樣都有,甚至還能看到自行車和手表的櫃台,不用工業票也能買自行車、買手表了?
    當然能買,紅星鋼鐵集團銷售總公司旗下津門貿易管理中心有相關聯合單位以及進口渠道。
    自行車不用愁,鋼汽生產的摩托車也是緊俏商品,無論是哪個自行車工廠都需要這樣的資源。
    摩托車更貴,換來的自行車也更多,基本上能滿足集團職工的購置需求。
    你說我有職工證明,有供銷簿,從這裏用錢買一台自行車,然後轉手賣給親戚或者朋友賺一筆不合適嗎?
    當然合適,但這樣的買賣十年內你隻能做一次。
    供銷簿會登記你的個人信息,緊俏和受限商品會限製購買年限和次數,自行車就是受限商品,手表也是。
    至於說副食品或者食品廠生產的罐頭、糖果零食等等,這些不算受限商品,但算緊俏商品。
    你可以多次購買,但不能多次大量購買,以食品廠的產能,就算有人偷偷做倒賣生意也不會缺庫存的。
    其實集團反倒希望這種緊俏物資或者不在緊俏物資範圍內的商品能更多地流入市場。
    比如汽車,比如五金工具,比如電子產品。
    亮馬河工業區供銷市場裏也賣電視機、收音機和洗衣機,且不限製購買數量和次數,你隻要花錢買就行了。
    銷售總公司在城內敞開供應的旗艦店就有兩家,誰會來供銷市場稀罕這些東西。
    他們是不買嗎?他們是買不起啊。
    東城人來亮馬河生態工業區最頻繁,因為羨慕,距離近,往來方便。
    亮馬河生態工業區的整體環境和商業氛圍就是比城裏要好很多,且亮化工程做的非常到位。
    除此之外,安保工作和基礎服務工作也很優秀。
    這裏走不了多遠便能看見治安崗亭,亮馬河公園還能看見退休工人組成的服務崗。
    馬路上不見垃圾和雜物,更不見打架鬥毆的小年輕,每到周末城裏人都會選擇來這邊遊玩。
    或是看看河畔花園的景色,泛舟河上,或是品嚐這裏的美食菜肴,逛一逛現代化的商業區。
    紅星廠當初所提出的生態工業標準正在被樹立起來,這兩年有越來越多的單位組織人員來參觀學習。
    有人說紅星鋼鐵集團在東城外建造了一座衛星城市,可說衛星城市還太小了一些。
    亮馬河生態工業區圈起來也才幾千畝地,完全達不到衛星城市的規模,隻能說標準比較高罷了。
    很多人羨慕這裏,羨慕這裏的職工和生活,就連道路兩旁栽種的樹木和豎起來的路燈他們都羨慕。
    紅星鋼鐵集團將近三年的營收利潤全都砸在了基礎建設上,這才有了今天的輝煌成績。
    一過亮馬橋,最顯眼的便是橋邊豎起來的巨型廣告牌,上麵繪製的是亮馬河工業區宏偉藍圖。
    下麵用方正的字體寫著“亮馬河工業區歡迎您”幾個大字,即便是夜間也會有燈光照射的清清楚楚。
    這個巨型廣告牌還是當初周先生來調研時製作的,現在則成了進入亮馬河工業區的標誌性建築物。
    銷售總公司已經預定了這個廣告牌下一階段的展示位,隻等明年工業區基礎建設全部竣工,那塊展示牌子撤下來以後,他們便要將產品廣告掛上去。
    一個月一換,十二個月不重樣。
    廣告牌的後麵是供應鏈倉庫區,很大,這裏可供汽車、電子、食品等多個類別的供應鏈共同使用。
    對麵則是近兩年京城最有實力,也最有名氣的聯合工業醫院,這裏的名醫數不過來,醫療器械和設備全是自港城進口,醫療環境遠超目京城所有醫院的水平。
    憑借這些條件,以及經曆過大學習等活動洗禮的京城醫院現狀,聯合工業醫院從開始運營到現在,就診病人成幾何倍數增長,到現在已經成為京城接診人數最多的醫院了。
    有病人就診,就有利潤產生,醫院便有希望早日實現自負盈虧,平穩運營。
    這麽多人員,這麽多機械設備,就連維持醫療環境也是需要資金的,沒有錢什麽事都辦不成。
    過了十字路口,不用再往遠走,左手邊是工人新村甲字住宅區,右手邊便是集團的辦公大樓集群。
    隔著長長的綠化帶到了大門口,有保衛敬禮放行,汽車駛入花園式辦公區。
    沒錯,就是花園式辦公區。
    以雙子樓左前方臨近亮馬河的八角廳為起點,沿著主幹道一直往東推進,整條線都是河畔花園的範圍。
    從西往東數,依次是:八角廳、聯合工業大廈、工業展覽館和圖書館(俱樂部)、雙子座辦公大廈、文藝出版社大樓(廣播電台和聯合工業報)、紅星招待賓館(在建)、河畔花園住宅區(在建)、科技研究院等等。
    這些建築都在一條直線上,是建設在不設圍牆的河畔花園內部,後方便是亮馬河環繞,風景十分迷人。
    李學武的汽車直接開上了雙子座辦公樓的樓門前,隻有集團所屬牌照的汽車才有這個權利。
    整個亮馬河公園是禁止社會車輛進入的,除非是在辦公區,且沒有臨時停車位,汽車都要停在地下。
    所以李學武下車以後,司機並不會將車停在門口一直等著他,而是順序開下站台向地下停車場駛去。
    “秘書長好——”
    “秘書長您回來了——”
    “領導好——”
    ……
    關於對他的稱呼,有人同他關係較為親近,有的人則隻是禮貌客氣,所以招呼也不一樣。
    不過李學武的應答都是一樣的,微笑點頭,或是邊走邊握手,寒暄幾句。
    看起來有點像明星見麵會是吧,可對於普通職工來說,就算他們在集團工作,領導也是明星一般的存在。
    現階段集團機關職工至少得有兩千人往上,加上在這裏辦公的其他分公司和單位職工,足足得有四五千人。
    四五千人裏隻有十一個集團領導,而且這些領導還不是經常能見到的。
    比如說秘書長李學武,沒什麽重要工作和會議的情況下,一個月也就能見著一兩次。
    再比如說工會負責人熊本成,想要看到這位老先生完全得看緣分,李主任給的緣分。
    李主任不高興了,你就看不到他,李主任需要他了,你就走運了,見他一次太難,除非是去醫院。
    其他集團領導也不是常駐在集團辦公,或是調研、或是出差,或是休假,沒有重要會議湊不全這些人。
    集團班子要組織全體會議至少得提前一周準備,否則就有可能產生缺席的情況。
    “秘書長好,請這邊走。”
    負責組織和服務此次工作會議的綜合管理部辦事員們有不少就站在門口等候著領導的到來。
    每到來一位領導,就有早就分好引導任務的辦事員主動上前打招呼,引導領導快速進入電梯,直達會場。
    前台的服務人員也早就把目光投向了這邊,當看見集團領導走過來,齊齊微微躬身問好,態度很是尊重。
    李學武看著越來越規範,越來越標準的服務,看著統一穿著白加黑行政套裝的集團職工排隊走過職工通道,內心的驕傲油然而生。
    這才是現代化的集團企業,是紅星標準化管理的典範。
    這個年代管理是真能賣錢的,國內也沒有幾家企業對管理進行過係統化的總結和研究。
    而打造出了紅星標準化生產管理模式以後,這方麵的知識已經隨著技術團隊向關聯企業拓展。
    學習紅星鋼鐵集團的生產,也學習管理,這是抄作業的標準姿勢。
    曾幾何時,李懷德想都不敢想,自己竟然能帶出一個如此優秀的隊伍,打造出別人敬仰學習的經典企業。
    他驕傲啊,不得不驕傲。
    “給玉農同誌說一下,今天的會議時間有點緊,她的提案要盡量壓縮時間。”李懷德從電梯裏上來,同身邊的秘書劉斌交代道:“能通過最好,不能通過下來再研究,用不著糾纏。”
    “是,李總,秘書長來了。”
    劉斌眼尖,見著李學武從隔壁電梯出來,輕聲給李懷德做了提示。
    還沒等李懷德說話,李學武已經主動打了招呼。
    “李主任,早啊——”
    “早,你來的也早。”
    李懷德笑著伸出手同他握了握,隨後鬆開示意了樓上會議室的方向說道:“距離會議開始還有點時間,你先休息一會。”
    “我先過去看看吧,您先忙。”
    李學武知道他是有事情,否則就叫他一起了,說不定會議開始前小範圍的要討論什麽議題。
    他雖然是班子成員,也是管委會的秘書長,可有些議題老李不帶著他也屬於正常。
    業務、工業、經濟相關的議題老李一定會問他的意見,但其他比如宣傳、組織、D建等方麵的議題就不會問他。
    還有一項,關於安全保衛工作老李也是盡可能地不問他的意見。
    因為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才把李學武從保衛係統挪出來,哪裏會讓他重新產生影響力。
    同李懷德分開,李學武並沒有去樓上會議室,而是溜達著找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門口一側掛著金屬標誌牌,暗色的底麵上麵烙印著白色的“秘書長辦公室”字樣,顯得非常現代化。
    就連辦公室房門都同以往所見不同,因為靠近門把手一側房門有一道不透明玻璃窗,從上到下。
    這種風格的房門在後世已經很常見,但在這個時代無論是設計思維還是玻璃的應用,都堪稱突破性的。
    為什麽辦公室的房門要如此設計?
    你看位於軋鋼廠的辦公區就知道了,所有的房門上方都是開了玻璃窗的,最多會用白色紗布遮擋上。
    開窗是一定要開窗的,這是規矩。
    現在法國設計師將開窗拉長縮寬,形成了如此時尚的造型設計,很得集團領導的認可。
    李學武當然也喜歡這樣的款式,推開辦公室的房門以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很多綠植。
    同當初他在保衛處工作時的辦公室一樣,不知道什麽時候,也不知道是誰給他現在的辦公室也布置了綠植。
    真的,他完全不知道,甚至是第一次來這間辦公室,屬實驚喜和意外。
    張恩遠也很喜歡這間辦公室,裏麵沒有裝修後殘留的異味,牆邊還有屬於他的一張辦公桌。
    隻不過他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幸能來這邊工作,還得看秘書長給不給他機會。
    為什麽這麽說?
    他是李學武在遼東工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秘書,也是冶金廠的秘書,可不是集團的秘書。
    這麽說有點拗口,但用組織關係就能講得通了,他的人事關係是在冶金廠,不在集團綜合管理部,明白了嗎?
    李學武在遼東工作,他完全有資格隨著秘書長到任何地方工作,即便是京城。
    可秘書長終究有一天是要回到京城,回到集團工作的,到時候他會麵臨兩個選擇。
    或是由秘書長安排將人事關係調到綜合管理部,正式成為集團機關幹部,或是留在遼東,在冶金廠任職。
    這兩種選擇都不是由他來決定的,還得看秘書長回京以後怎麽安排他了。
    不過說這些為時尚早,秘書長剛到遼東工作還沒有一年,怎麽可能這麽快就回來。
    雖然有風頭傳出來,說集團需要秘書長盡快厘清遼東的工業管理難題,回集團主持工作。
    張恩遠認為秘書長會逐漸將工作中心向京城集團轉移,但絕對不會驟然放棄遼東的工作。
    所以他至少還能為秘書長服務兩年,兩年以後就看自己的表現和成績了。
    “通風效果真好,到底是樓層高啊。”
    他打開窗子試了試,冷風瞬間灌了進來,但對衝室內的溫度一點都不顯得冷。
    自從軋鋼廠關閉以後,加之亮馬河生態工業區重建了供暖係統,在新的辦公樓裏再也看不到暖氣片燙人手的情況,不過室內溫度是足夠的。
    室內供暖主要看三點,一是暖氣片擺放的位置對不對,是不是在窗台的下麵。
    二是暖氣管道是否設計合理,三是供暖溫度是否達標。
    這三點對於工程建設總公司來說自然不是問題,尤其是領導辦公室啊。
    “竟然是新的皮沙發。”
    張恩遠用手摸了摸沙發的柔軟度,還仔細看了一下。
    他不認識真皮和假皮,因為這個時候沒有假皮,但凡是這種材料手感的都是真皮沙發。
    柔軟度自然不用懷疑,紅星鋼鐵集團三產工業有自己的皮革廠和化學廠,皮革和海綿都不缺,沙發當然好。
    不過這些辦公家具包括沙發在內都不是紅星鋼鐵集團自己製造的,而是茶澱農場的產品。
    這麽大的集團,要是為了省這麽一點錢去自己做沙發,不開玩笑嘛。
    沙發是真皮的,大班台前麵和後麵的座椅也是真皮的,可見集團領導辦公室的奢華程度。
    班台就不用說了,李懷德的棺材都沒有這麽大,材料都沒有這麽好。
    李學武並沒有坐過去試試,而是看了休息室和獨立衛生間,還有滿牆的文件櫃和地圖位置。
    布置這個辦公室的人一定去過他曾經的幾個辦公室,很清楚他的需要和習慣。
    你看吧,連李懷德的辦公室都沒有方桌,但在文件櫃的拐角處卻有一張可鋪放地圖和設計圖紙的方桌。
    張恩遠很是好奇地把辦公室裏裏外外看了一個遍,李學武卻隻是簡單地轉了轉便出門了。
    他能不能享用這間辦公室還得看能不能從遼東回來才行,要是帶著成績和榮耀回來,這間辦公室當然是他的。
    如果在遼東栽了跟頭,那還糾結這間辦公室幹什麽。
    永遠都不要在辦公室上投資,多了也就是準備一雙拖鞋,一床臨時休息或者值班的行李,其他通通不要。
    你搬進來的時候不覺得,但當你搬走的時候,那些東西隻會是你鬱悶的疊加。
    他看了看手上的時間,叫了隨後出來的張恩遠一起上了樓,會議就在十樓會議室。
    “五億六千萬的援助隻是價值體現。”景玉農在會議上做了解釋說明,“我們能拿到多少生產訂單還要看一機部是怎麽分配的,不可能搶著要。”
    “咱們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高雅琴開口講道:“無論是在運輸還是在產品質量上,咱們的產能完全能夠滿足訂單需要。”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看可以主動一些。”
    董文學也很認同高雅琴的觀點,主動開口講道:“銷售總公司也好,或是集團組織力量,是要把更多的優秀商品展示給相關單位看一看的。”
    “嗯,眼見為實,對吧。”
    李懷德看了看手裏的資料,又看向眾人講道:“五億六千五的總體訂單,我剛開始是有點勉強的。”
    他笑了笑,講道:“既然是援助,那成本壓縮的一定非常狠,我都懷疑咱們會不會虧本。”
    “還好,咱們有生產優勢。”
    程開元見他看向自己,微微點頭講道:“在壓縮生產成本,優化運輸條件的同時,咱們的產品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那就努努力?”李懷德目光掃向了眾人,詢問道:“還有沒有其他意見?”
    見眾人沒有說話的,李懷德便也就點頭講道:“請銷售處和技術處的同誌辛苦一下,盡可能地對接好。”
    他又看向了高雅琴講道:“雅琴同誌,你剛從港城回來,一定知道咱們的差距,這個工作交給你。”
    “好的,李主任。”高雅琴微微點頭應聲道:“下來我就聯係援辦,看看申報產品有沒有疑問。”
    “好,這個問題就這麽地,大家舉手表決一下吧。”
    李懷德放下手裏的文件,看向眾人詢問道:“不同意援助訂單生產擴能增量意見的請舉手?”
    “好,放下。”他目光掃了一圈,見沒人舉手,又繼續問道:“同意援助訂單生產擴能增量意見的請舉手。”
    齊刷刷,眾人都舉了手。
    本來就不是什麽重要的議題,且在以往的辦公會議上已經研究過多次了,該有的問題早就解決了。
    老李用這個議題開頭,也有順順利利的意思,今天的議題大家都同意才好呢。
    說完了援助安南的五億六千萬訂單問題,李懷德按照會議議程,開始了第二個議題的討論。
    “是關於國際飯店工程建設的問題。”
    李懷德看了看手裏的資料,對眾人講道:“這個項目是9月份立的項,但真正籌劃是在今年的五月份。”
    他點了點手邊的文件,看向眾人講道:“到目前為止,施工依舊停留在基礎建設方麵。”
    “如果冬天不搶工期的話,國際飯店很有可能無法在工期內完成建設。”
    “國際飯店帶的那兩個項目如何了?”
    穀維潔開口詢問道:“冬天了,亮馬河生態植被建設工作是要停了,河畔花園住宅區建設呢?也停了?”
    “住宅區那邊還沒有停工,綠化工程是基本停了的。”薛直夫扶了扶自己的眼鏡框,看著手邊的資料講道:“綠化工程冬季施工應該能搶出挖溝的工期。”
    “住宅區這邊有秋天搶出來的底子,估計幹到明年開春是不成問題的。”
    “這樣其實最好——”
    李懷德微微點了點頭,強調道:“國際飯店不算,生態工業區綠化以及河畔花園住宅區的工期隻能給到明年的年底,你們工程要做到心裏有數。”
    “還有。”似乎是想起了什麽,他有點了點薛直夫的方向強調道:“不過光幹家門口這點活兒,也得出去找點活幹,今年國內外的工程都不少。”
    “這個建築工程總公司已經在考慮了。”
    薛直夫介紹道:“邊疆哈蜜礦業準備開建露天煤礦,建築總公司和能源總公司都去了專業的團隊。”
    他看了看李懷德,又看向眾人解釋道:“我們這一次要在工程建設和能源合作上下功夫,開展多角度、多渠道的合作。”
    “可以提供技術支持。”
    李學武看了他一眼,提醒道:“如果咱們手裏沒有,那就同聖塔雅集團集團協商引進。”
    “對,是這樣的。”高雅琴附和道:“合作還是要以技術合作為基礎,這樣才牢靠。”
    “綜合一下大家的意見。”
    李懷德看向薛直夫強調道:“下來你們再想想,提交個全麵的報告。”
    說完了三合一的工程,老李也算是把這個1350萬的工程放過去了,開始關注現階段重點工作。
    “學武同誌,你來講講吧。”
    他點了李學武的名,講道:“同誌們都想聽你講一講機場收購案和與首汽的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