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陪考的老師
字數:2938 加入書籤
山中明燈照前程!
四百杯奶茶,總價幾千塊,張寒梅眼睛都不眨的花了出去,這些香噴噴的奶茶發放到學生手裏的時候,整個學校裏一片歡騰。
“你可真是,”李老師站在張寒梅身旁,望著一臉歡欣的學生們,微笑著輕輕搖頭“平時孩子們偶爾忘了關燈,你都要心疼地嘮叨,怕浪費電,今天這麽大方,幾千塊就這麽兩口就沒了。”
“高考過後,第一屆學生就要離校了,”張寒梅有些感慨的模樣“到時候我就是想請客都沒機會了。對了,今天三班下午最後一節課是您的吧?讓楊小雲下課後來找我。”
“你擔心她呀?”李老師問道“我倒是覺得這孩子現在看起來情緒還挺穩定的。”
“她哥哥去世之後,這孩子明顯安靜了許多。”張寒梅答道“我答應了她哥哥,一定要把楊小雲送進大學校門。小雲也知道她哥哥的心願就是讓她考出去上大學,馬上臨考了,我擔心孩子壓力太大。”
“壓力也是動力嘛!”李老師笑笑答道“我倒是對楊小雲這個孩子信心挺足的,她平時成績很穩定,至少也得有個大專上。”
張寒梅沒開口,隻是微微歎了口氣。如果真的隻是上了大專,她怎麽對得起那個重病彌留之際,依舊對她十分信任的年輕人呢?那孩子把妹妹拜托給了她,若是楊小雲隻考上了大專,她真是覺得對不起小雲的哥哥。
不過這話張寒梅現在是不敢說出口的,生怕帶給楊小雲更大的壓力。
但是讓張寒梅意外的是,楊小雲倒真如李老師所言,越到臨考,反而越沉穩。
“校長,我會盡力。”這姑娘望著張寒梅的眼睛,認真地說道“就算是為了回報您這三年的照顧,我也會竭盡全力的。校長,您等著,我會考上大學,將來會找到好工作,我會報答您。”
“我不要你報答。”張寒梅立刻搖搖頭“考走了,就別總惦記著回來。我不要你總惦記著報答感謝,不要這些。我是你的校長,我做的,就是我該做的事,孩子,你能繼續讀書,是靠著咱們黨和政府的撥款,還有社會上那些好些人的資助,在你將來有能力、有餘力的情況下,希望你能回報社會,記清楚你的恩人是誰,不是我,我隻是個執行者。”
“好!您說的話我記住了!”楊小雲的表情更加認真,但她沒有哭,而是伸出手,一把摟住了張寒梅的腰,低聲說道“我知道很多人都幫助過我,我們鄉裏的幹部不光給我家辦了低保,讓我家裏領貧困補助,還給我哥捐錢治病,但其實我知道低保根本沒那麽多錢,貧困家庭補助都是一次性的,才不是每個月都能領呢!您承擔了我的全部生活費,還不讓人告訴我。”
“不是我一個人在做這件事。”張寒梅摟住楊小雲,拍了拍她的後背“現在咱們不說這個,來,這個給你。”
“這是……”楊小雲微微睜大眼。
“別人都沒有,就給你一個人買的。”張寒梅朝楊小雲擠擠眼睛,十分淘氣的模樣“巧克力,你哥哥說你最喜歡吃甜食。拿著,吃了這個,後天開開心心的進考場,別有壓力。”
楊小雲點點頭,伸手接過巧克力,朝張寒梅道過謝之後就離開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等她走後,張寒梅忍不住自嘲地笑著搖搖頭,覺得自己的抗壓能力居然還不如一個孩子。
孩子看起來穩穩當當的,她這個當校長的,反倒緊張得坐立不安。
高考前夜,張寒梅幾乎一夜沒睡,好不容易熬到快五點,她早早就起來了,如往常一般,一路摸黑去教學樓,提前將教學樓的燈給孩子們打開。
學生們還是一如既往,五點多起床,高一高二的學生如常早讀,而高三的學生,則都在抓緊最後一分鍾努力複習。女高的作息時間表,似乎完全沒有因為高考這件事而受影響,孩子們還是如往常一般,到點下來吃早飯,吃過早飯之後,又抓緊最後的時間,繼續抱著書,坐在教學樓台階上複習,等著大巴車過來接她們去考點。
七點四十,張寒梅舉起她的小喇叭,朝著院中的孩子喊到“高三,整隊上車!”
她話音剛落,教學樓的窗戶邊上突然冒出一串一串的小腦袋,都在探著頭向下望著,孩子們一齊朝樓下的高三生招手,一邊招手還一邊高喊“師姐,加油!”
張寒梅笑了,她學著高三學生的模樣,也回身朝樓上招了招手,接著就在排在了高三隊列的最後,隨著孩子們一齊上了大巴,準備去考點陪考。
六月天氣很熱,不過考點是逢山縣條件最好的中學,教室裏有電扇。不過在外麵陪考的家長們就有些受罪了。
逢山縣女子中學來陪考的幾位老師,混在家長中間十分顯眼。張寒梅五十幾歲的年紀,看起來倒挺像個正常家長,可王巧麗和楊鵬宇就顯得太過年輕了,以至於旁邊有家長好奇地來打聽。
“我們是老師。”楊鵬宇笑眯眯的答道“我們學校的孩子都家遠,家長大多都不方便過來陪考,所以我們老師過來。”
“老師陪考?”家長們十分意外的模樣“中午怎麽辦?吃飯午休,都得老師照顧?”
“那是呀。”王巧麗點點頭,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當然是我們照顧,我們校長親自在這裏給孩子們搞後勤呢。”
“什麽學校這麽好呀!”一圈家長紛紛表示羨慕“學校連這個都管,那家長可省心多了。”
“我們是女子高中的。”王巧麗笑著答道。
“哦!”周圍人紛紛恍然大悟,立刻不再好奇了。縣裏的女子高中很出名,大家都知道,這不就是那個免費的扶貧高中嘛!師資力量和條件都差得要命,生源質量也不行。這些家長們都覺得,這種破學校,就算倒貼他們錢,他們都不願意將孩子送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