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細辨竹簡

字數:311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反盜墓公司工作筆記 !
    當然裏麵就是用來放置燈油的,大個徐從上到下的看著,發現一個枝杈上果然沒有圓盤,他仔細查看枝杈處果然是被硬生生掰掉的。
    “哈哈,真的是。”大個徐快速原路走回來,把看到的跟大家說了一遍。
    “好,那就真的對上了,也就是有人盜了這裏的青銅器,隻是一小部分,然後帶回古玩中心賣給了帥老頭,就是要打開銷路,這些人把這裏當成倉庫了,隨時可以回來取。”李信憤憤的說著。
    “我知道了,這是不是開了一條路可以方便進出,來去自如。”,王奎若有所悟的說著。
    李信晃了晃頭“也不是外麵,外麵的屍體不是就說明了,即便是清風夜影門經驗極其豐富也不行嗎,他們也是帶著風險進來的。”李信邊說邊回頭,“我們還是到那邊看看吧。”
    “嗯。”大家便一起向大殿的另一頭走過去,就算沒走多遠也能看到,放在地上的案幾,放眼望去足足有五個,每個案幾後麵都擺放著三麵的屏風,上麵果然安裝著漆木畫,但並非有特別的圖案,而是相比簡單的祥雲圖案,案幾下麵鋪設的席子已經破爛不堪。
    案幾彼此相隔不遠大概隻有五米的距離,顯然左邊這個是帶有大屏風的,看起來級別較高,可這邊類似辦公區域是幹什麽的?三人都有點發懵,不過好在大殿使用結實的榫卯鬥拱結構,雖然曆經千年但大殿並沒有倒塌。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大門也是近期才打開的,沒準就是他們幹的,可這裏麵又是幹什麽的?大家不解隻能向前尋找,仔細看格局有些不對。
    如果是皇宮大殿,這正前方的位置是皇帝或者頂級大臣辦公的地方,而其餘的人員應該分成兩麵,而這裏的布局看起來並沒有改變,就是原汁原味的。
    可為什麽要這樣,帶個這個疑問大家就又向前走,後麵兩側竟然發現古書架,一部分已經坍塌,大個徐走了過去,來到左側的書架上,他麵前的三層都已經塌了,伸出右手拿下一捆竹簡,當他要展開的時候,竹簡卻散開了。
    “哎呦。”大個徐迅速地用手去托,托住後便轉身一瘸一拐的過來了,將竹簡放在桌子上迅速展開,大家都清楚出土的東西裏麵那要算文字最為直觀,裏麵有大量的信息並且可靠。
    大個徐十分的焦急,急於了解信息,雖然展開後有撲麵的塵土,可他依然仔細的看著上麵的文字,文字是采用上下式書寫,是用墨寫在竹簡條上,這裏雖然地處大山深處,可好在是一片開拓地帶,並且大殿又通風,讓這些竹簡並沒有受潮發黴,十分的不錯,前麵的文字還是可以依稀的分辨。
    看後大個徐便是一皺眉,看起來一頭霧水的樣子。
    “怎麽了?寫的啥玩意你倒是說呀。”
    “上麵的字體的符合戰國時代文字特征,不過記載的東西看起來像是毒酒之類的知識。”
    “嘿,我當時什麽呢?竟然不是煉丹養生什麽的,很奇怪。”看著大個徐的王奎認真的說著。
    “我剛才仔細的看了,對,不是煉丹的,並且這裏麵也沒有煉丹的工具。”大個徐四下的看了看說。
    “哎呀!你別閑著再看幾卷不就知道了嗎。”
    “嗯。”大個徐停止了思考,轉身就要過去。
    “你可別過去了,看你走路真費勁。”王奎邁步過去,從書架上抱下一抱竹簡,應該有個七八卷。
    “嘿,這玩意兒還挺重。”嘩啦就放在大個徐麵前的案幾上,“你們好好看,我去守著去了。”王奎說完拿起放在案幾上的鐵鏟就到大門口去了。
    這邊在李信的幫助下快速的拆開攤平了這些竹簡,其實打開很容易,上麵係著的牛皮繩也早已經不行了,可裏麵的也一樣,打開後需要一根根排整齊才行,隻見這邊李信在攤開,那邊大個徐就一根一根的看,雖然並不太容易,不過大個徐還是調動出自己的古文存儲,一點點的看。
    大約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總算是看完了,雖然不見得十分準確,但八九不離十,還算是通篇讀了下來,這裏的每一卷就是一個獨立的科目,經過他仔細的查看,十分的可以肯定,這東西應該就是毒酒或毒藥之類的研究。
    大個徐實在是不理解,這麽高端的地方為什麽要研究這個,而且目標非常明確。
    正當大個徐一頭霧水的時候,門口響起了王奎的叫聲,“喂,別看了,你們快出來,對麵的房子裏麵有東西。”
    這一聲喊叫頓時將大個徐的思維從這些竹簡裏麵拉了回來,“怎麽了?怎麽了?”
    “走吧出去看看。”李信也不知道怎麽了,於是一擺手示意大個徐跟上,就這樣兩人來到了門外。
    此時王奎早已經走到了大殿對麵山坡上,距離比較遠具體也看不清什麽,不過出來後並沒有看見山羊,王奎也不像是遇到了襲擊,這多少讓他倆放心了,早知道在這荒山野嶺與世隔絕的地方,要是真遇到襲擊那怎麽也扛不住,非死即傷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不是那就好多了,接著他倆也來到了王奎身邊。
    “剛才我站在門口無聊,就往這邊走,透過邊上這間房屋破爛的窗戶看見裏麵似乎懸掛著許多條鐵鏈,你們看。”王奎抬起沒鐵鏟的右手指了指對麵。
    大家順手勢望了過去,房屋麵積大約是大殿四分之一的樣子,從樣式來看,與大殿非常的類似,屬於從屬建築,看起來像是一起建造的,不過相比要舊許多。
    這可能是由於這三棟房屋建在山坡上,而且坐北朝南,大量的日光直撒在房屋的正麵加速老化,不過可能由於房屋使用相同結構,因此並沒有倒塌,可見當年修建時的用心。
    三人到齊了就慢慢的向前接近房屋,房屋前有條石台階,看起來還不短,估計有近百級,爬到一半的時候就到了一處較大型的平台上,兩邊就是那兩棟房屋,而向上的台階盡頭就是中間的那棟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