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張三豐2
字數:5321 加入書籤
明月清風劍!
過了兩天,船隊來到赤壁,張必先主動帶著眾兄弟來到這片古戰場上講起赤壁之戰的故事來,並帶著大家去參觀“鳳雛庵”,“拜風台”,“赤壁摩岩”等風景名勝,元龍和尚還給大家背誦了曹孟德的赤壁名賦“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過了赤壁,不到兩天就到了嶽陽。嶽陽在洞庭湖畔,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張必先自然要盡地主之宜,少不得要去遊覽洞庭湖、嶽陽樓、小喬墓、君山等名勝。吃住行都由張必先安排妥當。在嶽陽玩了兩天,元龍還專程拜望了張必先父母,事後張父專門對張必先道“元龍和尚雖暫為和尚,舉止談吐不俗,將來此人貴不可言,我兒要善待他。”
張必先安排了兩船貨物和快船,一直把元龍等人送到荊州,七人上岸時,張必先又給了每人五十兩銀子作路費,眾人哪裏肯收?張必先對元龍和尚說道“大哥,銀子你帶上,出門無銀,寸步難行。多帶些總有好處,你們走了,要叫我放心才是。”
元龍見必先說得有道理,這才收下交與丁德興。
張必先對大家說道“返回時仍走水路為好,下水到金陵時間可以少七成。並約定了回程時間,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告別張必先,高興地向荊州城奔去。”
眾人歡天喜地進了荊州城,七個人先找了一個旅店住下。在最近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從金陵到荊州不但沒有花一文錢,還天天過著節日般的生活,而且每人還掙了五十兩銀子,七個人就有近八百兩銀,他們就大手大腳起來。在荊州,到處是名勝古跡,各種小吃,花樣眾多,他們提的口號是吃遍天下名小吃,走遍地上名勝,他們用三天時間把關帝廟、關羽帥府、昭烈帝行宮、劉表宮遊遍,把荊州小吃如關公豆腐、龍鳳喜餅、龍鳳配大餐都吃了個遍。而且每人還花了十兩銀子作了一套夾裝。因為轉眼就是秋天了。連元龍也做了一套布夾衣,——外邊是泥黃麵,裏麵是黑布。
玩了幾天,一行七人就出了荊州北門徑直往北前進。他們經麥城、長阪到當陽,一路元龍故事不斷,盡是什麽“三氣周瑜”,“回荊州”、“水淹七軍”、“單騎救主”、“借荊州”……講得有聲有色,大家也聽得津津有味。因為,皇覺寺裏就有話本“三國”,這是專供說書人用的。元龍還是在小時候就開始看,他反複看過多次,所以講起來就很生動。有事故聽,走起路來也不覺疲倦。
他們在當陽住了一夜,第二天專到長阪坡、玉泉寺、關陵、楚昭王墓去遊覽了一通。
他們個個年輕力壯,又沒有什麽行李,一天走一百來裏路,算是旅遊,也不覺累,一路曉行晚住,不覺來到襄陽城。聽當地人說,武當山已不遠了,再走兩天就可以上武當山。
看天色還早,他們七人出了襄陽就直往西而去,黃昏時分來到一個村子邊,他們看見村頭有一口水井,就走到井台邊,鄧愈轉動軲轆搖了一桶水讓兄弟們輪流喝水解渴。這時村裏一陣鑼響,從村裏衝出十多個人,手裏拿著鋤頭、扁擔、木杈把他們七人團團圍住,轉眼間又來了三四十條漢子,而且人越聚越多,足有百多人,這些人兩眼惡狠狠地瞪著七人,同時把手中的家夥使勁地搗著地,嘴裏有規律地發出“咳,咳,咳!”的喊聲。七個人還沒回過神來,人們就直往前竄。七個人忙背靠背,拿出武器,防止對方的突然襲擊。一個領頭模樣的人約四十多歲,手拿一本木杈,一邊搗地一邊說道“打死這夥偷牛賊!”
元龍聽了,馬上大聲叫道“大家先別動手!”
元龍這樣一吼,大家登時靜下來,元龍拱了一下手說道“各位鄉親,這位大叔,我是金陵城的和尚。我和我的兄弟從幾千裏的金陵城來,準備前往武當山朝聖,路經貴村,喝了你們半桶井水,不知你們為什麽要打死我們?”
領頭人聽了說道“你是和尚?不是偷牛賊?”
元龍和尚取下頭上鬥笠說“和尚還有假?我們喝了水就準備上山去,我們幾千裏來到這裏,偷什麽牛啊!你聽我們是湖北口音嗎?”元龍和尚反問道。
領頭人一聽,搖搖頭說道“你們是淮南口音,真對不起,誤會了。”
領頭人揮了一下手,大聲說道“大家回去吧!這是一場誤會。”
眾人見是一場誤會,才慢慢散去。七個人收了兵器,元龍和尚問道“大叔,偷牛賊是怎麽回事?你能告訴我們嗎?”
中年人歎了一口氣說道“各位兄弟,實在對不起,剛才多有得罪,實在抱歉。我們這個地方是湖北和河南交界的地方,我們襄陽、樊城和河南的南陽、新野、唐河,幾個縣,曆來是產牛的地方,我們這裏家家戶戶都養牛,一般都兩三隻地養,一來是我們自己耕田要用,二來可以銷往外地賣錢。牛是我們莊稼人的命根子,吃穿用全靠牠們。最近,不知從哪裏冒出來一夥盜賊、土匪,他們專門到我們這一帶來偷牛,與其說是偷,不如說是搶,他們一到晚上,仗著人多,成群結隊到各家各戶公開搶牛。牛性情溫順,他們把牛牽出村子,就用鐵錘打死,卸成幾塊用車拉走,有的牛被趕走。村民稍一反抗就會被打傷、打殘,甚至打死。”
“難道本地官員不管嗎?”元龍問道。
“咳,我們這兩省交界的地方,山高皇帝遠,哪個來管啊?你看我們農民,一年四季千把草,萬把草,好不容易養兩頭牛,一夜之間被人搶去,一切希望一下就破滅了,一家人哭得死去活來,真可憐啊!現在的官,十官九貪,哪個來管老百姓的死活嗬!特別可氣的是,最近不知從哪裏鑽出來一個叫‘汪爛龍’的人,手下網羅了三四十個人,他把這些人分為兩組,河南人一組,湖北人一組,每天晚上河南人到湖北,湖北人到河南,交替異地作案。汪爛龍會武功,他手下還有四五個打手,個個武功高強,前晚和昨晚他親自領人來我們村搶牛,前晚搶了九頭牛走,昨晚由於我們全村人拚命反抗,打傷他五個人,他隻搶了三頭牛。他們不死心,抇言今晚要來血洗我們太平村,我們沒法,隻有組織起來給他們拚。咳!我們都是莊稼漢子,又不會武功,看來我們這樣拚下去,隻有我們吃虧的。我們太平村,從現在起永不太平了。”
領頭人說完重重歎了一口氣。元龍聽了氣憤地說“這夥人怎麽這麽壞,來搶老百姓的耕牛,要搶去搶貪官汙吏、土豪劣紳嘛。兄弟們,這事我們管不管?”
“管,為什麽不管,這樣傷天害理,殘定老百姓的事都不管,還管什麽?”眾人異口同聲說。
“對,要管。和大哥我想到一塊去了。”元龍說完轉身又對領頭人說“大叔,你是村長吧?你們的事我們今晚來幫你們,舞刀弄劍是我們的事,你看著,我們兄弟七人今晚來消滅他們。”
村長一聽消滅他們,就說道“小師父,你們真的能消滅他們,讓我們老百姓過太平日子,我就代表全村人感謝你們。”
元龍和尚道“好,那我們今晚就不走了。村長,請你協助我們,幫我們安排晚飯和住宿,再多準備些火把,找七八個年輕人幫我們,並告訴其他的人今晚不要出門,在家裏看好自己的牛。”
村長感激地說道“小師父,那太謝謝你們了。來,你們跟我來,一切由我安排。”
元龍和尚等七人隨村長一起進了村,來到村長家裏,村長姓溫,家裏比較寬敞。七人一進家,村長吩咐家人盡快安排晚飯。七人吃了晚飯後,天快黑了,在村長的帶領下來到村頭一個打麥場上。四周的樹上捆了很多火把,村長另外組織了五十個年輕人在村外輪流放哨,有情況就吹牛角。以便知道“汪爛龍”從何方進村。
初更時分,汪爛龍大搖大擺,領著三十多個人,趕著五輛牛車從大路而來,汪爛龍一行,氣勢洶洶地來到打麥場上,見溫村長和元龍幾個人孤零零地站在場上,就大聲說道“溫天仁,你搞什麽名堂,怎麽隻有這幾個人在這兒,牛呢?準備好了沒有?告訴我,今晚上不拿二十條牛出來我們不走,差一頭牛要一個人來頂。”
溫天仁也大聲說“汪爛龍,今晚上隻有他們七個人,這是我們村挑的七個人出來,人多了也沒有用。我看這樣,今晚上你們的人一齊上,隻要你們打敗了我們這七個村民,牛隨便你們拿,要多少給多少,如果你們勝不了他們,那你們就把命留下,怎麽樣?你敢嗎?”
“這有什麽不敢的?常言道雙拳難敵四手,不就七個人嗎?來,兄弟們,把威風拿出來,讓他們瞧瞧,殺了這七個人,每人賞一頭牛,給我上,四個人一組,看誰先殺掉他們,另賞銀十兩。”
一聲鑼響,麥場周圍的火把一齊亮起,把打麥場照得來如同白晝。隻見三十多個賊人個個拿著明晃晃的大刀,向元龍等人撲來,元龍手提寶劍,鄧愈手拿長槍,吳良、吳楨兄弟提著雙鞭,丁德興拿雙槍,茅成手拿寶劍,吳複手拿大刀站成一圈,二十八個賊人就圍上來舉刀就砍,元龍和尚舞動寶劍,隻一個回合,隻見劍到處,所有的刀如同木棍紛紛被削斷在地,寶劍豪無損傷,元龍心中也暗暗喝彩“真不愧是一把削鐵如泥的好寶劍!”
元龍趁勢幫吳複和茅成也對付了他們麵前的賊人。
這時汪爛龍和四個打手在一旁觀看,看誰的武藝最高,就去攻擊他,他見元龍勇不可擋,五人也不知高低地圍了上來,元龍見了,並不驚慌,隻一會,五個人手中的武器全部成了廢鐵,汪爛龍的鋼叉也先後斷成幾段,汪爛龍和四個打手赤手空拳和元龍對打,元龍和尚一個獅子滾繡球,隻見四個打手個人捏著右手腕,蹲在地上呻吟,汪爛龍見不是路,趕快轉身逃跑,被吳良一鞭打倒在地,元龍上前兩劍,挑斷了汪爛龍雙腳和雙手的筋脈,汪爛龍卷成一團躺在地上,口上哀求道“好漢,你作件好事,給我一劍吧!”
元龍和尚說道“想死?沒那麽容易。”
這一仗,打得很漂亮,幹淨利落地消滅了全部偷牛賊。村裏十個青年人來清掃戰場,共殺掉了十八人,還有五個賊,就是汪爛龍和四個助手的手腳筋全部被挑斷外,其他五人傷都不重。其他還有十個賊都帶了不同程度的傷。這時溫村長走過來,汪爛龍哀告道“溫村長,我幹了很多壞事,對不起你們全村人,我罪該萬死,隻求你幫幫忙,給我一鐵杈,求求你了。”
村長舉起杈,準備一杈刺死汪爛龍,元龍和尚攔住村長說道“村長,不要急於殺死他,這樣太便宜這幾個無惡不作的壞蛋。”
“師父,那怎麽處理呢?”村長問道。
元龍和尚反問道“那你們平時逮住活老鼠你是怎麽作的呢?”
村長想了一下說道“用釘子把他釘在柱頭上示眾,讓其他的老鼠聞風而逃,他們就再也不敢出來幹壞事。嗬,我明白了,這是個好辦法!”
村長回頭對幾個年輕人說道“你們去幾個人,把這五個魔鬼關在牛棚裏去,派幾個人看守,明天就把他們釘在大樹上示威。”
村長又問“十個傷員怎樣處理?”
元龍和尚說道“如果是窮苦人家的人放掉算了,如果是罪大的人,必須留下一件耳朵、鼻子或手作紀念,讓他永世不敢再偷牛,留兩個輕傷,我們一會還有事要辦。現在把十個傷員叫到跟前來,我有話對他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