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稻夢一生(五),意外之喜

字數:4819   加入書籤

A+A-


    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
    彈幕餓怕了,華夏上下五千年,就餓了五千年啊!
    彈幕珍惜碗裏的每一粒米吧,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從這之後,袁隆平重新調整了自己的姿態,凝望著未來,準備跑向那個他想要的世界!”
    大明。
    看到天幕上的這句話,嘉靖皇帝朱厚熜深吸了一口氣。
    他也準備跑向那個,自己想要的世界。
    雖然朱厚熜是為了自己的飛升夢,但隻要結果是好的,那就是好事。
    君子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大秦。
    秦始皇嬴政感受著天幕上這句話中的氣勢氣魄。
    “跑向想要的那個世界啊!沒有饑餓的世界。”
    嬴政歎了口氣,他從沒有想過,人可以改造世界。
    即使他的所作所為就是在改造世界。
    “水稻,世界三大農作物之一。距今已有60萬年的曆史,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掌握著一代代人溫飽的起伏。”
    “但數千年來,水稻的產量一直不盡人意。人們也常常處於饑餓狀態。”
    “直到1959年,中國水稻育種發生了一次巨大的質變——
    中國半矮稈水稻之父,黃耀祥培育出了矮稈良種水稻,‘廣陸矮’,使水稻的產量提高了2030!實現了中國水稻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飛躍!”
    彈幕致敬!
    彈幕致敬!
    彈幕中國高產良種的奠基人!
    彈幕萬事開頭難呐
    “百分之二十到三十,那不就是增產了兩成多嗎!”
    “後世是怎麽做到的啊!水稻產量怎麽提高到啊?”
    “是啊,他們是怎麽做到的?”
    古代的農人們,還有官員們,甚至是皇帝,都瞪大了眼睛。
    他們之前看天幕上說,袁隆平解決了後世十四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很不相信。
    結果在袁隆平先生之前,那個新中國就已經有增產了二三成的良種了!
    為什麽他們就沒有呢?
    視頻仍在繼續。
    “但對於中國的普通百姓來說,這聲轟隆隆的呐喊,並沒有帶來足以改變中國的效益。”
    “水稻的產量雖然得到了顯著提升,但還是無法承載一個長期以來,糧食緊缺、人口過億,且人口增長速度遠超糧食增產速度的國家。”
    “必須再次創造‘奇跡’,才有可能真正打破這場持續已久的困局。”
    “一次奇跡就已經夠奇跡的了,還想要第二次奇跡?!”
    “是啊,怎麽可能!天底下哪有那麽好的事啊。”
    古人們心中不無嫉妒,畢竟吃飽飯,已經成了刻在華夏炎黃子孫骨子裏的執念了。
    “可是天幕上之前就說了,後世解決了吃飯的問題,那不就是說,糧食產量又增高了嘛。”
    有人反駁道。
    其他人雖然嫉妒後世人能吃飽飯,但也還是在心中祈禱著,再一次出現奇跡。
    那可是吃飽飯啊!
    “1961年7月的某天,袁隆平在安江農校的實驗田裏觀察水稻,偶然發現了一株‘鶴立雞群’的水稻植株。”
    古人們屏住了呼吸,雖然能夠猜到就是這株水稻很特別,但他們還是不敢確定。
    生怕有什麽變故。
    “這株特別的水稻,形態高大、產量出奇、籽粒飽滿。”
    “後來經過研究發現,這是一株天然的雜交水稻!”
    “這次意外的重大發現,讓一粒改變世界的種子,落在了袁隆平的手裏。”
    “與雜交水稻的不解之緣,也在此結下。”
    彈幕這就是天意啊
    彈幕細心決定成敗,與天無關!
    彈幕就像蘋果之於牛頓
    憋著一口氣的古人們終於可以將那一口氣給呼出來了。
    沒有出現變故,“奇跡”再次出現。
    “那個牛頓是誰啊,他和蘋果又有什麽關係?”
    “沒準是一個提高了那什麽蘋果產量的人呢?”古人聯想想象道。
    彈幕人定勝天!
    “但對於一個農業科學家來說,發現,隻是成功的第一步。”
    “如何發揮作用,才是成功的關鍵。”
    “從這之後,袁隆平在心裏萌生出了研究雜交水稻的設想,開始探索這個極其複雜的隱秘世界。”
    “1964年夏天,袁隆平成立雜交水稻研究小組,全力開疆拓土。”
    天幕上,一張張當年拍攝的老照片被放了出來,都是在農田裏拍攝的。
    “成立小組後,袁隆平製定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尋找水稻雄性不育株。”
    “正常水稻是雌雄同花,自花授粉的植物。通俗來說,就是近親結婚(非嚴謹說法),然後繁殖後代的植物。”
    “你們看,連咱們吃的大米,都知道親上加親!”一個老古董對自家的年輕人說道。
    他打算給家族裏的一男一女安排結婚,但兩人卻一直在反抗他的命令,這讓他的臉麵十分難看。
    因此他打算直接強行讓兩人成婚,現在看到天幕上說的,頓時就覺得天幕也沒有那麽讓人討厭嘛,這不就是在幫他了嘛。
    年輕男女有些絕望和麻木,天幕都這麽說了,父母和長輩都這麽說了,他們有什麽辦法?
    “但近親繁育的水稻基本上沒有什麽優勢和活力(無產量優勢和活力),也正是這樣,水稻的產量才一直上不去。”
    看到這,原本有些絕望的年輕男女眼神中瞬間又有了希望。
    天幕上都說了,近親繁育的水稻沒有什麽優勢!
    “啊!快來人啊,族老暈過去了!”有人突然大喊了一聲。
    老古董被天幕上的內容,給氣暈了。
    這天幕那是劈啪打他的臉啊!
    曆朝曆代的皇帝和大臣們,都仔細地看著天幕上講解的內容,他們能聽懂每一個字,每一個詞,但就是理解不了。
    為什麽水稻近親繁育就沒有產量優勢?
    而既然沒有產量優勢,那水稻為什麽不改變這一點呢?
    (水稻6,就像你們改了近親結婚的壞習慣似的)
    史官們在竹簡或者紙張上筆走龍蛇,飛快地記載著天幕上的文字。
    別問他們為什麽寫的這麽快,問就是小命要緊。
    大唐。
    非常喜歡互相聯姻,親上加親的五姓七望的人們,難看的臉色還沒來得及恢複呢,就看到了這。
    臉色更加難看了。
    水稻都是這樣,那他們一直親上加親,怪不得生出了許多奇形怪狀,有怪病或者癡傻的孩子來。
    原來問題出現在了這裏!
    現在他們還能通過最好的教育,保持對普通人的優勢,那以後呢?
    不行,必須停止聯姻!
    大唐皇帝李世民都快笑麻了,他是真的壓製不住自己的嘴角了!
    這真是意外之喜啊!
    我家有喜事!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