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百億補貼鈔能力

字數:4844   加入書籤

A+A-


    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
    就如同孚日山脈是法國抵抗德國的屏障一樣,燕雲十六州也是大宋抵抗北方遼國的屏障。
    隻不過不同的是,法國沒了孚日山脈,剩下的就是一馬平川。
    而大宋沒了燕雲十六州,還有太原古城可以作為抵抗遼國入侵的堡壘。
    什麽?太原古城沒了?
    那當這話沒說。
    大宋在這一點上,兜兜轉轉,最終還是和法國一樣了。
    當年負責訂約的俾斯麥也深知,落筆之後,法德關係將再無挽回的餘地。
    為了徹底閹割法國,他提出了極其苛刻的戰爭賠款50億金法郎,折合成白銀13億兩。
    其目的,就是讓法國在未來的十年內,不能東山再起。
    “十三億兩白銀,那個法國該怎麽賠啊。”
    “是啊,恐怕把整個法國賣了,都不值那些錢啊。”
    “這怎麽說,讓法國在十年內不能東山再起?難道法國能在十年間,就還完這些賠款?”
    百姓們對於這麽大一筆賠款的金額,已經完全沒有了概念。
    畢竟,他們很多人這輩子,都沒有見到過十兩銀子(現銀)。
    而皇帝和大臣們的反應則是震撼。
    十三億兩白銀啊,一年一億三千萬兩。
    整個華夏曆史上,就沒有那個朝代,能在十年內還完的。
    而地大物博如此的華夏都是這樣,那個法國怕不是徹底廢了。
    這筆錢肯定是還不完的啊。
    彈幕大清感覺來了
    彈幕十三億兩白銀,相當於清朝所有不平等條約賠款的總和
    “這個法國的賠款竟然這麽多嗎?”
    “他們還是對自己人更狠啊。”
    “是啊,那麽多銀子,那個法國的百姓,日子肯定不好過啊。”
    清朝。
    雍正再次發動了大·桌麵清理之術,將整個桌麵上的物件,全都推到了地上。
    當桌麵上的奏折,回到那些大臣的手上時,他們定會疑惑
    為什麽往常的奏折回來的時候,就和新的一樣,而這回的奏折……就好像經曆了無數風霜,變得滄桑異常?
    可德國沒想到的是,這筆賠款,隻用了兩年,就被法國還清了。
    “兩年!那這個法國到底得多有錢啊!”
    “是啊,得多有錢啊。”
    十年還清這筆賠款,就已經讓古人們十分震撼了。
    而法國竟然隻用了兩年!
    (法蘭西給你們一點小小的近代金融業的震撼!)
    “那這個德國以後肯定不好過。”
    “是啊,德國把這個法國整得這麽慘,那法國恢複過來了,肯定要複仇的。”
    所以,俾斯麥的另一個保險措施,就是在外交上,孤立法國。
    以至於,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裏,法國在歐洲大陸上,找不到一個有實力的盟友,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源,來保障國土安全。
    秦朝。
    嬴政感覺這個保險措施有些熟悉。
    這不就是曾經六國對付秦國的手段嘛。
    好用是好用,不過也不是沒有破解辦法。
    隻要有一個手段超群的外交家,就可以破解。
    (不過法國選擇了另一個,沒有任何技巧,但卻全是技巧的方法)
    結果就是這二十年,德國一個急加速,將法國徹底甩開。
    其經濟總量,上升到法國的25倍,人口比法國多了1300萬,且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繼續擴大。
    最令人絕望的差距,在軍事層麵。
    法國的陸軍預算,隻有德國的一半,可動員人口,是德國的三分之一。
    “這個俾斯麥竟然如此厲害。”
    “是啊,短短二十年的時間,就能孤立法國,發展德國,讓德國超越法國。”
    “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如果戰爭爆發,法國至少要將89的適齡青年,送上戰場,才能勉強和德國抗衡。
    可以說,在十九世紀末,一整代法國人,都是在對亡國危機的恐懼中度過的。
    彈幕一代人啊
    彈幕然後一戰真的打光了一代人
    彈幕怪不得後麵要修防線,這要是全拚刺刀,那法國真完了
    古人們再次被震撼到了。
    九成的年輕人都隻能保持平衡,那想要打贏德國,就得讓全部的青年上戰場。
    那整個國家不都斷代了?
    於是,很自然的,一股狂熱的民族主義思潮,在法國占據了主流。
    其標誌性事件,就是“德雷福斯案”。
    一場證據確鑿的誣告,就因為出發點是“愛國”,得到了大半個法國社會的支持,還險些推翻了共和政府。
    古代的皇帝和大臣們打了個寒顫。
    他們可不希望自己遇到這種事情。
    而那些野心家則感覺自己看到了機遇,這滔滔民意,可是皇帝也不能忽視的存在啊。
    不過他們沒注意到一點,那就是想要複刻這個操作,至少也得有著發達的報業。
    再不濟也得是交通發達,信息傳遞迅速。
    在這樣的社會思潮下,誕生了大量極端的右翼媒體,這些媒體會反過來進一步強化大眾情緒,形成一個完美閉環。
    而大眾情緒,最終是會反應在政客的選票上的。
    溫和的政客就會被選民拋棄,而極端的政客會互相內卷,誰更加極端。
    “這,這國家不就陷入魔道了嗎?”
    “是啊,比誰更極端,那不就越陷越深了嗎?”
    結果就是,在法國國內,找不到任何能製衡鷹派的力量。
    “德法終有一戰”成為了法國政壇最大的共識,各派的區別,無非是這一戰要怎麽打。
    大明。
    平衡大師嘉靖,感覺這個法國有些太極端了。
    就在這個時候,三皇同盟的破裂,讓法國外交部看到了機會。
    為了拉攏俄國,法國開出了極其優渥的條件。
    包括但不限於為俄國巨額的無息貸款,允許俄國政府在法國市場發行公債,主動承包俄國西部的鐵路建設,向俄國無償轉移大量先進的軍工生產線。
    以及,最為關鍵的一條法國願意無條件支持俄國在巴爾幹方向的擴張。
    彈幕令人難以抗拒
    彈幕下血本了
    彈幕百億補貼法多多
    秦朝。
    嬴政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這招……真是樸實無華啊。
    他真的好羨慕!
    大明。
    嘉靖眼睛都看直了。
    他也想啊。
    快,快拿鈔票,拿設備,拿鐵路,砸朕,不砸我的臉!
    他羨慕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