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結盟
字數:3486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奕?和文祥的突然出現,令陳濟方有些意外,更是對他們所說的“大事”感到錯愕。
他轉頭看了看大哥,陳濟雲的表情倒很是平靜。陳濟方看得出,在等候他的時候,大哥已然了解過情況了。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啊?”陳濟方調整了一下心緒後,開口問道。
“皇兄他,皇上可能要不行了。”奕?略帶哭腔的說。
“哦?早聽說皇上聖躬欠安,竟有這麽嚴重?”陳濟方追問道。
“是啊,都是那肅老六……他還封鎖了消息。就連本王想去探望皇兄,都被他給攔了。”奕?憤恨著,言語竟有些淩亂的說道。
“肅……中堂?”
“對,就是肅順。”文祥接過話頭,“他把持著行宮那邊的政令和內廷事務。如今我等所能見到的一切詔令,怕都是出自他手了。”
“這樣啊,難不成他還敢矯詔不成?”陳濟方疑道。
文祥答道:“矯詔倒不至於,但如今皇上已經被他給蒙蔽住了,諸事也都是聽他的。”
“哎呀,博川,你就是忒仁厚了。”一旁的奕?埋怨著文祥道,“那肅老六把我皇兄害成了這個樣子,如今已形同挾持,矯詔不矯詔的,有什麽區別!”
文祥見他這麽說,便不吭聲了。可陳濟方卻驚道:“皇上被挾持?這,這可是謀逆啊!肅順竟敢如此啊!”
“差不多吧。”奕?咬牙切齒的說道:“當初皇兄決定北狩熱河,就是被他肅老六極力慫恿的。現在想想,怕是彼時他就已開始謀劃了。為的是遠離京城百官,他好施展陰謀。
“後來,全靠你陳家兄弟浴血奮戰,殺退了洋人。皇上也就本該回鑾了吧,可卻被他屢次三番的阻止。不就是怕回京後,壞他好事麽。為了留住皇上,他竟還用上了下三濫的伎倆。”
越說越氣的奕?,喘了口粗氣後,接著道:“皇兄本來身子就弱,生生被他用這些汙仄手段給害成了現在這樣。本王在聽聞皇兄病了以後,曾多次請求前去探望。也都被這肅老六用計給攔了。
“行宮那邊的消息被鎖,直到近日,本王才費力的打探些實情出來。聽說皇兄他,皇兄他……”說到這,奕?不禁哽咽了起來。
於是文祥替他接著說道:“聽聞皇上已經病入膏肓了,如今隻是在撐日子了。”
“啊!這麽嚴重啊,竟然已經如此了!”陳濟方道。
“是啊兄台,”文祥道,“如今局勢已經萬分緊急了。行宮那邊全被那肅順把持著,若皇上有個三長兩短,大阿哥也在其掌控之中。這便要生出巨變的呀。”
陳濟方聽了這些,心中總算大體明白了。
他抬起頭,看到奕?和文祥的兩雙眼睛,正懇切的望著自己。他又看了看身旁的大哥,陳濟雲依舊是麵無表情。
如此,陳濟方的心中便已有了計較,他緩緩的說道:“賢弟所言不虛,這果真是緊要啊。不過,這種事畢竟是皇家之事,我兄弟皆是外臣,唯有謹遵本分,服從上命而已。”
“這……”一旁的奕?似乎沒料到他會這麽說,一時竟不知該如何言語,下意識的轉頭看向了文祥。文祥則用力的向奕?點了一下頭。
見到文祥如此,奕?便也就明白了該怎麽做。
略頓了一下後,他對著陳濟方說道:“靖毅侯此言差矣。想你兄弟浴血沙場,血染戰袍,可謂國之忠良。既為忠良,國家有事,又何分內外呢?”
見陳濟方並未言語,奕?又接著道:“自古忠奸不兩立。忠良之臣,為君為國。對奸臣弄權篡政,豈能袖手啊?若那上命是奸臣所為,你是遵還是不遵?難不成,靖毅侯還要等著那奸臣屠戮麽?”
“王爺此話怎講?”
“難道靖毅侯還不知道嗎?”見陳濟方發問,奕?故作神秘的說道:“你可知,你兄弟曾屢次三番的請旨南調,是誰從中作梗啊?”
“什麽?難不成,王爺知道是怎麽回事嗎?”陳濟方也故作驚訝的問道。
“唉。不妨告訴你們吧。”奕?一臉正義的說道,“其實都是那肅老六不讓你們走的呀。”
“啊?怎麽會是這樣!可他是為什麽呀?我們陳家又沒犯著他什麽。”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呀。他見你們陳家頗有實力,怕日後壞他好事,就先下黑手了唄。他知道商團源自江南,便想借長毛的手,滅你南軍,毀你根本。真是何其惡毒啊。”
聽了奕?的話,陳濟方與大哥竟相對無言。雖然早猜到是肅順阻礙他們南返,也揣測過其中的緣故。但他們還真是沒有,往這麽陰毒的理由上想過。不禁將信將疑。
一直未說話的陳濟雲,這時緩緩的說道:“若真是如此,那肅順當真是險惡之極啊。可我們又能怎麽辦呢。唉。”
奕?一見口風有了鬆動,便連忙道:“你們放心,本王是絕不會讓那肅賊得逞的。為了我大清的江山社稷,也為了像你陳家這樣忠良的安危和前程,本王都要搏上一搏。還望你們能助本王一臂之力。”
“可我們又能做些什麽呢?”陳濟雲問。
“隻要你們能全力支持,本王願與盟誓,日後絕不辜負。”奕?立刻便許下了承諾。“本王這麽做絕不是為了自己,都是為了社稷和大家。至於如何作為,需遇事見機,屆時自有聯絡。”
如此,陳濟雲便低頭不語了。其他人見狀,便把目光都投向了陳濟方,全等著他的拍板決定了。
隻見陳濟方略思索片刻,一拍大腿,堅定的說道:“既然如此,下官願率商團將士,為王爺馬首是瞻,共扶社稷。”……
一晃兒,兩個月又過去了。身體果然一天不如一天的鹹豐皇帝,終於在七月裏駕崩了。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京城和大沽。緊接著,大行皇帝臨終前的後事安排,也以諭旨的名義詔告了天下。
安排的內容,是以肅順、載垣和端華為首的八位大臣,來讚襄一切政務,由他們來輔佐繼承帝位的大阿哥載淳,並選定年號為“祺祥”。
陳濟方兄弟注意到,以奕?為首的,京城中的一眾權貴和百官,竟沒有一人能列入這八位輔助大臣的行列。由此,他們也能預料到了,此前約定的“臨機之事”,就要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