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首裏城

字數:366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琉球王,真正的稱呼是“琉球國中山王”。
    現在的琉球王尚泰,是在道光二十七年繼承其位的,那年他才五歲。
    隨後,他又以“王世子”的名號直等到同治五年,才迎來了大清的冊封詔書,正式稱為琉球王。
    這琉球國的曆史可算悠久,其立國至今已有數百年。
    但最初在這琉球島上,卻不是像今天這樣隻有一國,而是有山北、中山、山南三國並立共存。
    並且到了大明朝時,三國均接受冊封,都成了大明的藩屬國。
    在琉球島上這三國之中,中山國的實力是最強的。
    中山後來也相繼滅掉了山北和山南,統一了琉球島。並逐漸將版圖,擴展到北方的奄美,和南方的八重山、宮古等島。
    中山國統一琉球後,繼續對大明朝貢不斷,謹守臣節。大明也認可了,其對整個琉球的統治,並正式賜給琉球王族“尚”姓。
    後來當大清取代了大明,入主中原之後,這種宗藩關係仍一直延承下來。
    然而在萬曆三十七年時,日本德川幕府下的薩摩藩大舉入侵琉球,攻克王城,俘獲王族,並大肆劫掠,琉球國淪陷。
    後來,為了利用中原王朝與琉球之間的封貢關係,通過掌控琉球國的勘合貿易權,收取巨額經濟利益,日本人才又讓琉球複國。
    但他們仍割走了奄美諸島,並且一麵對外盡力隱藏其在琉球的存在,一麵又對琉球進行無休止的盤剝。
    為此,薩摩藩在那霸設立了“在番奉行”,對琉球進行嚴苛的控製,並極力施行各種壓榨。琉球的國力從此不振,百姓更是飽受疾苦。
    琉球國也由此進入了“一國兩屬”時期。
    而當德川幕府倒台後,日本邁入了明治時代。隨著“廢藩立縣”政策在全國推行,日本政府也開始了陰謀吞並琉球的“琉球處分”之路。
    按照日本人的計劃,這個過程將分作兩步完成。第一步是,設置藩國。第二步是,廢藩置縣,徹底吞並琉球。
    同治十年,日本執行了第一步計劃,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次琉球處分”。
    他們強行宣布,將琉球“封”為“琉球藩國”,“冊封”琉球王為“藩王”。並取消原先的在番奉行所,改派外務省代表進駐琉球。
    日本討伐台灣生番之舉,也正是以此為依據,展開的。
    這一日,首裏城外,尚泰已經親自來到城門口處,恭敬有加的迎候著陳濟懷的到來。
    他已經了解到,陳濟懷雖然並無實職,但好歹也是大清正二品頂戴,並且身上背負著一係列的恩賞和世職。
    這可比當年大清派來琉球的冊封使,身份高多了。
    更要命的是,這個陳濟懷是帶兵來的,意圖不明。這讓尚泰和琉球國的眾官員心中,忐忑不安。因此絕不敢有絲毫怠慢。
    同時,他們還聽說,陳濟懷帶來的艦隊,在前日將日本的戰艦打得慘敗,以至於昨日入港登岸時,日本人都未敢進行阻擋。
    這又在琉球國君臣們的心中,激起了層層漣漪。
    懷著複雜的心情,他們終於見到了這位清國來的大人。
    第一印象,令他們感到新奇的是,陳濟懷並未穿著大清的官服,而是身著一襲水師營的白色軍服。
    商團在南北軍會師之前,各自的服色並不相同,即“北墨南素”。
    而在兩軍合編之後,服製則延承了原先北軍的樣貌,采用了黑色作為主色調。
    當陳濟懷負責組建水師的時候,為了區別於陸師,水師營的服色便選取了以白色為主的式樣。
    琉球王尚泰麵前的陳濟懷,除了頭上仍戴著裝飾有紅珊瑚頂和花翎的大清官帽外,上身為白色束袖短衣,下身為白色長褲,周身簡潔利落。
    與琉球人寬袍大袖的漢裝相比,陳濟懷的裝扮,看上去似乎不那麽“文明”,但又處處透著英武和幹練。
    而在他的身後,幾百名荷槍實彈的扈從,也皆是類似裝扮,隻是在些細微處略有差異,以示身份上的不同。
    這樣一群人整齊劃一的站在麵前,形成了強大的氣場,甚至還透著一股殺氣,令人望而生畏。
    在琉球人的眼中,這些清國來人,與固有印象差異甚大,看著反倒更像從前接觸過的西洋兵士。這又對他們的內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兩相在城門外見麵,互相見禮,簡短寒暄之後,陳濟懷一行就在琉球君臣的陪同下,進入了首裏城。
    在王城的大殿中,看著陳濟懷和他身旁的親隨,琉球王尚泰終於小心翼翼的,問起了他們此行的目的。
    陳濟懷坐在位子上,向虛空中拱了一下手,朗聲說道:
    “我等今日跨海前來,是奉我天朝皇命,有一些事情要詢問琉球中山王。”
    他的話一出口,殿中多數的琉球人,都麵露驚色。
    琉球王則戰戰兢兢的問道:“呃,那,不知,天使要問何事?”
    “這第一樁,”陳濟懷道:“就是台灣之事。”
    聽到“台灣”二字,琉球王心中便是一顫。他不禁看向一邊的幾位琉球國重臣,心道:“該來的終於來了,可這又如何是好啊。”
    陳濟懷則接著說道:
    “前者,有琉球國之民,落難於台南,與岸上生番發生衝突。其幸存者為當地官府所救,並送回琉球。其民也對天朝感恩稱謝。
    “此事本已就此完結,誰料去歲竟有日本使節來天朝生事,妄稱琉球為其藩國,欲舊案重翻,還反向我大清討要說法。
    “如此謬語瘋言,真是不知因何而來!更有甚者,其見我朝廷不理,竟敢遣兵至我台灣,登岸擾民,行不軌之事。
    “此事,既源自琉球,更兼有倭人語,稱爾國已為其藩屬,而天朝竟然不知。故朝廷命我等來此,請琉球中山王當麵言說清楚。”
    陳濟懷語調平緩,但句句擲地有聲。琉球王聽罷,麵色難堪,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
    就在這時,琉球臣屬一側中,有一位長者開口說道:
    “天使剛才所言不虛,然來詰問我國,卻是尋錯了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