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存廢之論

字數:368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聚於養心殿東暖閣裏的各位大清重臣,大體分為這麽幾類人。
    一是,以奕?為首的洋務派,包括文祥、寶鋆、沈桂芬等。當然還有李鴻章。
    二是,以李鴻藻、翁同龢為代表的清流黨。
    三是,奕誴、奕譞、伯彥訥謨祜等,大清的親貴王爺。
    此番議論商團駐防塘、沽之事,是由清流黨,群起上疏而引起的。
    他們此舉,一方麵確是覺得商團駐於京畿之側,甚不妥當,早就想動議參劾了。
    另一方麵,他們更認為,這次出手,以洋務派不同係統間的矛盾,作為切入點,可是尋著了好機會,。
    既能打擊異己,又可行挑撥之事,真是極佳手段,豈能不為。
    而且在他們看來,陳濟方在兩江肆無忌憚的興辦洋務,簡直就是洋務派中的百毒之首,必得優先對其進行抨擊。
    此外,在遞上來的奏折中,還有不少是出自非清流黨的官員。他們進言,倒多沒旁的想法,隻是確實以為商團駐兵於近畿,實為不妥。
    暖閣中,諸臣誰也不主動言語。惹得慈禧太後點名來答話。
    第一個被點到的,是李鴻藻。
    李鴻藻,字蘭蓀,河北保定人氏。鹹豐二年進士,庶吉士出身。因其擔當過同治皇帝的侍講師傅,深受慈禧太後的信任。
    又兼慈禧有用其製衡朝堂的心思,李鴻藻得以受到提拔重用。如今已是內閣學士,主理禮部,並入值軍機。
    其人在政見上,對外主張強硬,對內崇尚以傳統理學經世。而並不被外人所知的是,他還與文祥和李鴻章,在私下過從匪淺。
    李鴻藻在初入軍機處時,其他幾位軍機大臣,皆是以奕?馬首是瞻的洋務派。
    深感勢孤的李鴻藻,便扶植籠絡了一批禦史和翰林在自己周圍,以壯聲勢。
    這些人以台諫詞垣標榜風節,以經世匡時為己任,互相援引,漸成清流一黨。並且掌握著朝中的輿論主導。
    他們既自稱“清流”,經常被他們抨擊的洋務派,也就被其貶低為了“濁流”。
    而李鴻藻本人,也自然成為了最初的清流黨魁。因其出身北方,也被稱為“北派清流”。
    清流黨出現後,慈禧太後樂見其成,還暗中放任,加以利用。既為自己博取廣開言路的好名聲,又達到抑製權臣、借題發揮等目的。
    現下李鴻藻見慈禧首先點到了自己,自然心領神會。
    此事本就由清流黨挑起,他怎會不知說詞。於是侃侃而談,發表了好大一通長篇大論。
    他引經據典,痛陳外臣駐兵近畿的弊端。更以去年“甲戌兵演”之事,冠以誅心論調。
    最後,他強烈建議兩宮太後,以此次商團占地妨礙北洋建設基地為契機,廢除《塘沽駐防章程》。並降旨對陳濟方予以貶斥,以作懲戒。
    李鴻藻的話剛講完,一旁的沈桂芬便忍不住,出班反駁。
    沈桂芬,字經笙,祖籍江蘇吳江。現下為大學士,兵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大臣。
    他係屬洋務派,與李鴻藻素來不和。兩人出身一南一北,在主張與言論上,也常是南轅北轍,針鋒相對。
    因此對於李鴻藻的言論,無論出於何種理由,沈桂芬都要對其進行激烈的駁斥。
    沈桂芬稱外臣駐兵,是為了保衛京城。而且是先帝欽點,不容輕廢。
    而去年的兵演,是陳濟方借挫敗日本之勢,展示國威。是忠君報國之舉,也確實對各國產生了極大的震懾,總署皆有反饋。
    他還說,列數陳濟方及商團,二十餘年來的所作所為,皆是為大清社稷盡力,不但不應貶斥,反該進行褒獎。
    至於那些攻訐之人,才是惡意詆毀,應該對其進行懲處,以慰忠良。
    李、沈二人言辭相對。不過有他們出聲,也算是拋了磚,引了玉。幾位滿蒙王爺,也紛紛跟著發言。
    他們的意見是,先帝遺命,若無明顯弊病自當堅守。又言成規不可輕廢,否則何以整肅朝綱。
    總之,聽著似乎都是在反對廢除《塘沽駐防章程》。
    眾人你言我語,七嘴八舌。而奕?、文祥和李鴻章,卻自始至終未置一詞。
    慈禧太後的想法,是傾向於廢除《塘沽駐防章程》的。
    主因倒不是為了別的,全因去年陳濟方借兵演為奕?站台,駁了她的麵子,以致其心中記恨。
    可眼前,除了李鴻藻、翁同龢等人以外,大多數在場的王公大臣都持反對廢除的意見。這讓她心中很是不爽。
    於是她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未言語的李鴻章,說道:“李愛卿,既然駐防之事,與你北洋有關,那你的意見又是如何啊?”
    李鴻章對此事,本就覺得兩難,所以才保持緘默。可現在慈禧問到自己頭上,眾人也在盯著,逃是逃不掉的,隻得硬著頭皮作答。
    而他的答案是,北洋基地選址,可以變通,並不一定非要固執於塘、沽一地。而舊章存廢與否,則全憑聖上乾綱獨斷,他李鴻章並無意見。
    聽了他的話,慈禧心中不禁暗罵“狡猾的老狐狸。”估計在場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想法。
    至此,眾人已爭論許久,各自觀點明確,再耗著也無意義。
    而此時,慈安太後也終於開口,算是給此事做了定論。
    她說,《塘沽駐防章程》是根據先帝遺命訂立的,不可輕廢。
    而陳濟方是國之重臣,屢番護國保民,功勳卓著。對於這樣的有功之臣,朝廷應該多予維護才是。
    至於基地選址之事,既然李鴻章言說另有他法,那此事便可就此終結,毋庸再議。也應將今日之論,明詔下發,以平複輿論,免生物議。
    慈安太後身份尊貴,她既如是說,縱然慈禧心中不悅,也隻能接受。此議便就此了結。
    京城裏發生的這些事兒,自然被偵訊局在第一時間,及時全麵的送到了陳濟方的案頭。
    陳濟方看過,也隻是嘿然一笑,並未作太多理會。
    在他眼中,另一份來自琉球的消息,才更為緊要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