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獨臂將軍
字數:3568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奕譞突發奇想,所問之事令人措手不及,包括李鴻章在內的陪同者一時皆啞口無言,不知該如何作答。
看著錯愕的李中堂,奕譞笑了笑,又道:“中堂不必驚疑,本王所問不過隻是假設而已,並非當真。還請中堂據實相告。”
見奕譞如此言說,李鴻章才略定了定神,沉思片刻後拱手答道:
“屬下方才失神,讓王爺見笑了。至於所問之事,誠如王爺所講,現下北洋艦隻數量占優,若真就一戰,自可戰而勝之。
“不過眼前兩江這六艦,雖說尚不及其艦隊全部主力之半數,但亦屬精銳艦隻。
“若對之以堂堂之陣,北洋雖可獲勝,或能全數將其擊破。但自家亦會折損不少,實為兩敗俱傷之舉耳。”
“哦?”奕譞聞言驚問道:“這六艘大艦,難道僅為其主力的半數乎?”
李鴻章答道:“尚不及也。”
奕譞不禁為之感歎,道:“看來這艦隊的建設,還要再增加許多的氣力啊。否則,莫說是禦外,就連震懾南省,亦是難事呀。”
李鴻章一聽這話,心中暗喜,忙道:“王爺所言極是啊!這水師的營建,自是任重道遠,需要不斷的大筆投入,日後還要請王爺多費心啊!”
奕譞點點頭,道:“嗯。本王既主持此務,自當竭盡全力,與中堂一道妥為辦理。”
其實在李鴻章的內心中,剛才對海上對決的論斷,已是謙虛之至了。
當然,他也有故意示弱的意思在其中,是為了向奕譞討得建設海防的支持。
不過即便如此,對海軍事務本是外行的他,仍然是有些自誇了!
要知道,海上艦隊間的對決,戰艦數量多少隻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比之重要許多的,還要看各艦本身的性能,和所載火炮的眾寡、威力。
從這一點來說,兩江六艦的情況,可是要強於當下北洋主力各艦的。
而且,影響海戰結果的一個更具決定性的因素,是人的素質。
姑且不論訓練水平如何,兩江六艦上的官兵,那可都是參加過實戰淬煉的。
這與北洋相比,絕對是一項得天獨厚的優勢!更不必說戰鬥精神怎樣了。
而且,正在指揮這支編隊的兩江將領,則是通過上年結束的江法戰爭,已經聲名遠播的獨臂將軍,海軍中將陳經元。
陳經元在“七洲洋海戰”中身負重傷,失去了左臂。在到達香港之後,因其特殊的身份,得到了洋人全力的救治,終於保全了性命。
又因為他指揮作戰時的事跡和戰果,從此在列國海軍界聲名大噪。特別是在,如英美等極具海軍傳統的國家,更是被奉為了海上英雄。
在日本,與陳經元私交甚好的勝海舟,聽聞其事後,專程寫信予以慰問。
並在信中,以同為獨臂的英國皇家海軍曆史上最偉大的名將之一,霍雷肖?納爾遜公爵的事跡為榜樣,對陳經元進行了勉勵。
而此番率領艦隊前來北洋,也是陳經元傷愈後,執行的首項任務。
北洋各艦迤邐而行,在當日傍晚到達了旅順口。
伴航的各國艦隻,包括兩江的艦船,則都泊於口外。
接下來,為了給奕譞等人,一個新鮮而強烈的刺激,以加深其對海防事業的印象。李鴻章給客人們,安排了精彩的演練。
在到達旅順隔兩日後,奕譞一行被請上了黃金山炮台,觀看北洋陸海軍隊的各項操演。
李鴻章調來了“定遠”號等十艘戰艦,展開了編隊陣法演示,並進行了打靶。
又讓魚雷艇編隊,演練了魚雷發射。旅順口各海岸炮台,也相繼開炮打靶。讓這場耗費萬餘兩白銀的演習,聲勢震天。
第二天,眾人在完成了岸上視察後,再度登船,於晚間抵達威海。
天明之後,北洋多艦再一次向奕譞一行,展示了打靶等演練。奕譞也登上“定遠”號、“鎮遠”號和“濟遠”號等艦,進行了視察和檢驗。
此後數日的行程,便是前往煙台巡閱,後又返回大沽和天津進行了一係列的視察。
其中在煙台,英國艦隊司令哈密頓將軍,集合了十餘艘英艦予以迎候。別國艦船,也都有更多的匯集。
煙台海麵,雲集的戰艦數量在此時達到了頂峰,總數一時間超過了四十餘艘,各國艦船多用維多利亞式塗裝,場麵蔚為壯觀。
數日後,結束巡閱的奕譞一行從天津啟程返京,到京後掐指一算,前後行程恰好用了半月的時日。
而在奕譞巡閱北洋的期間,慈禧太後也對之保持了十分的關注。
還通過總理衙門轉來懿旨,要求對奕譞檢閱各項,進行照相或繪畫,隨後呈報禁中,以備其閱看。
從總體上看,對於李鴻章和北洋上下來說,奕譞的此次北洋之旅,是十分成功的。
通過在此行中的交流和溝通,李鴻章和奕譞建立了友誼。奕譞在回京後,也不斷的表現出了對北洋,和對李鴻章個人的大力支持。
這為接下來的幾年內,清廷專一的對北洋加大投入力度,加速了北洋海軍的成軍進程,都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另一邊,通過陳經元率領艦隊,對奕譞巡閱的海上部分進行了全程的隨行觀摩。兩江方麵對北洋海防建設的現狀,有了全麵和係統的了解。
兩江海軍從此決定,對北洋今後舉行的檢閱或操練,都要予以參與。
北洋海防的長足進步,反過來也對防衛軍海軍,產生了很大的觸動。
海軍的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固步自封,不知進取,即便有再大的優勢,也會被對手反超後來居上的。
懂得這個道理的防衛軍海軍,雖說一時間軍費仍得不到提高,但並不妨礙他們開始對新式戰艦展開設計,為新一輪的造艦計劃進行預備。
等到了光緒十三年時,在進行了一定的資金準備後,一批新式戰艦又被擺上了兩江海軍各造船廠的船台。
不過在此之前,來自大洋彼岸的消息,則更牽動了陳濟懷等人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