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歸人筆記 406
字數:2539 加入書籤
忙了好幾天,謝寧才有空回家,問了一下小兮的近況並且處理一些日常的事務後便驅車去了方門主那裏。
月心給她留下的那本書,她根本看不懂,裏麵的文字她隻在謝櫟給她的那幾本書裏看到過,如果讓她自行翻譯的話很是困難,所以她便挑了一小段文字去問方門主。
果不其然對方是認得這些文字的。
而且在昨天才堪堪將書翻譯完成。
青石路麵的縫隙裏蔓出野草的尖芽,燈籠高懸,昏黃的光暈裏飛舞著細小的蠓蟲。
往日本就不多的小攤變得更少了,多的是老人躺在門口的搖椅上,就著日光聽兒童玩鬧聲。
仍舊是安詳的,不過沒了往日的麻木。
有孩童抱著稍大些的姐姐問,“阿姐,爹爹和阿娘什麽時候來接我們呀?我也想坐大飛機!”
“隻要阿崽乖乖聽話吃飯,等你長到阿姐的肩頭,我們就去坐大飛機,帶上爺爺奶奶一起。”
“可是爺爺和奶奶好像不喜歡出去玩,奶奶還罵了阿爹。”
“可是爹爹和阿娘的行囊是奶奶收拾的。”
隻是不舍得,人總是覺得未知的地方是危險的。
“你是從哪裏弄到這本書的?”
謝寧的視線從蕭瑟的街道收回,而後推著方門主緩緩回到院子裏,身後遠遠的跟著兩個小童。
自從可以出去後,青石陣裏的人走了很多,特別是年輕人,隻留下一些老人和幼兒,或許過不了多久,這裏的小孩和老人也會陸陸續續的出去。
畢竟要在外麵上學,青石鎮裏的學堂終究是有局限的,隻留老人也不行,沒有人照顧。
“從月門門主那裏取來的書。”
謝寧想到最後還是沒有打算隱瞞,尋求長輩的幫助,還是說清楚比較好,裏麵有很多她不懂的事,或許方門主會有更好的見解。
“月門?”方門主有些不解,她從未聽說過這個門派。
“這裏的文字是很久以前一個小地方裏的人獨創的,你可以稱呼她為女紉。
書裏記載那個時候女子皆不能入學堂識字學數,便有一群女子創造了這些文字,用以交流記述,且僅在女子之間通過母女、姐妹或結拜關係傳承。”
謝寧微微一愣,“是不是和女書類似?”
見方門主麵露疑色,謝寧便打開平板,將關於女書的記載給方門主看。
“嗯。”
方門主點了點頭,她認識之前謝寧給她那本書上的文字,卻不認識現在平板上所展示的這個,不過看裏麵的介紹卻是差不多。
“女紉的記載比你說的這個女書還要久遠一些,文字更偏向於形,那時剛好門派裏的一個長輩路過那兒,聽聞此事,然後便記述了下來。”
方門主輕輕翻開一頁,“其實當時這種文字並沒有名字,這個名字是門中長輩所取,取自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女紉似篆體,而篆書“紉”從“糸”“刃”,本義為“搓撚絲線使其緊實”,後也有“縫綴、連結”之意。
就像是將零散的、易逝的女子聲音轉化為可以永存的文字,一年又一年,讓更多的後世的女子得以看到,從而了解她們的故事。”
從古至今,男耕女織就像是一個固定的符號,未有人知道女子其實也有參與耕作,隻是織為重,可便是如此,女織即使占據這四個字的一半,也鮮有人承認它的重量。
這位門派長輩取“女紉”二字,意在告訴後世之人,女子之重。
而《離騷》中的“紉”是士大夫獨語,用以此倒更是巧妙,似述說這並非男子專屬,打破了傳統的性別桎梏。
“那是一位很厲害的前輩。”
“嗯,她可是門中閣事,專署記述一事。”
就像國有史書一般,一些世家大族,亦或是各類門派之中都會有人專門記錄史事,隻是隨著時間流逝,很多都消失在戰亂與朝代更迭之中。
就像女書,女紉,千百年來,或許更多的女子創造了獨屬於她們的文化符號,可能流傳下來的少之又少。
方門主指著泛黃的書本道,“這裏麵是一則故事。”
喜歡慢穿記事簿請大家收藏:()慢穿記事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