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決戰高句麗
字數:5210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越重生之直入巔峰 !
淩陽很快就召集了秦懷玉等人前來商議。
經過一番簡單的商議後,淩陽很快就將大軍分成了兩份。
由於要去攻打北海城,自然需要足夠的人馬。
因此,淩陽經過考慮,決定帶上十二萬人馬悄悄的北上。留下三萬人馬做幌子,用於迷惑高句麗。
至於留下誰?自然是秦懷玉了。
經過這些時間的培養,秦懷玉已經開始學會用腦,完全可以獨當一麵了。
一番交待後,淩陽便率領著大軍趁著夜色,悄悄的朝著北海城方向而去。
與此同時,“興楚號”上,有一隻信鴿飛快的騰空而起,隱沒在了茫茫的大海上。
淩陽前腳剛走,秦懷玉就開始支棱起來。
為了造成大軍還在的假象,秦懷玉甚至臨時征用了許許多多的漁船和商船。全部掛上大楚皇朝的軍旗,跟大楚皇朝的戰艦混合在一起。
果然,岸上的高句麗士兵並沒有發現端倪。
這些高句麗的軍士見大楚皇朝的戰艦不靠近,更是樂得清閑。
一些將校見大楚皇朝的戰艦一直徘徊在大海上,甚至直接返回城中玩樂去了。
山本耀司這邊,聽著屬下的回報,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線了。
這可多虧了他有一個好哥哥。
原來,在上次京都本島外圍被大楚皇朝教訓。再加上,東瀛倭國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就被大楚皇朝攻破後。山本耀司一度對自身的實力產生了懷疑。
雖然他按師爺的指示,成功奪取了高句麗的統治權。但是,麵對大楚皇朝的火器,他一直心有餘悸。
直到後來最後一次收到哥哥山本健司的信。
信中說了東瀛倭國之前的城防都被大楚皇朝的火炮輕易擊毀了,但是,他也在其中發現了那些碼頭上的石柱可以承受住火球的攻擊。而岸上的城牆反而承受不住。
後來,他在逃亡的時候,親眼目睹了大楚皇朝的火炮襲來,然而大鐵球在水裏的威力卻有限。
因此,他建議山本耀司可以效仿碼頭建設,多修建一些埋在水裏的障礙物。
一來可以抵禦火炮的襲擊,二來可以阻擋戰艦的靠近。
山本耀司完全信任自己的親哥哥,於是,依葫蘆畫瓢,很快就發動大量的勞工,在沿岸的水域設置了大量的障礙物。
事實證明,這確實是防禦大楚皇朝的絕佳之法。
更令山本耀司興奮的是,北遼的朱洪桂率領的三十萬大軍已經來到了高句麗。
而且,他們在高句麗的恭維吹捧下,很快就忘乎所以。三十萬的大軍,竟然真的被分散在了沿海一線。
因此,此時的山本耀司完全沒有壓力。
就等著大楚皇朝的後勤告急,轉而退去。
因此,閑下來的山本耀司每日都在皇宮吃喝玩樂,日子好不自在。
淩陽他們這邊經過一日一夜的急行軍。
終於在拂曉前,來到了北海城外的海麵上。
果然跟耶律齊信中說的一樣。為了湊足三十萬大軍援助高句麗,這裏的守軍全部都已經被調離。
看著碼頭上一片祥和的氛圍,淩陽不由得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為了不引人矚目,淩陽幹脆讓將士們換下了大楚皇朝的軍旗。
將戰艦偽裝成商船的模樣,光明正大的朝著碼頭位置靠了過去。
很快,碼頭上的北遼人發現了淩陽他們的船隻。
不過由於這裏身處北遼內海,這裏已經很久都沒有發生過戰爭了。
因此,眾人都沒有將這些船隻當成威脅。反而認為是商船途經此處,略做停留補給。
畢竟北海城位置突出,坐落在大遼跟高句麗中間海域的結合點。
一些商船,在跨越茫茫大海時,經常會出現一些補給不足的情況。而北海城的位置正好可以滿足過往商船進行停留中轉。
碼頭上的一些北遼官吏甚至都已經開始清理停靠位置了。
大船越來越近。
終於,已經可以看清麵貌了。
看著船上的眾人皆是穿著盔甲,一副陌生軍士的打扮。這些北遼人一時間都被嚇懵了。
趁此機會,淩陽果斷的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很快,在岸上的眾人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大楚將士們已經上了岸。
一些反應過來的北遼官吏,趕緊拔出腰間的佩刀。
然而,就在他們剛要拔出佩刀的同時。大楚將士們手中的火槍發射了。
隨著一聲聲清脆的槍響。
一個個北遼官吏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這些北遼人何曾見過如此詭異的武器,這些大楚人隻是端起手中那像管子一樣的東西。接著冒了一股白煙,自己的官吏就倒下了。
妖法!?
不知人群中誰說了一句。
於是,整個人群都炸裂了開來。
人人都驚恐的跪倒在地,口中念念有詞,似乎在祈求著上蒼的庇佑。
淩陽看著眼前的一幕,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為了更好的掌控他們。既然他們認為自己去神明,那就讓他們去認為吧!正好可以借助他們對神明的敬畏,更好的禁錮他們。
於是,淩陽看了一眼“興楚號”上的號角。趕緊湊了過去,故作玄虛的說道。
“遼國國主耶律洪,暴虐無道,今奉神君之令,特來此地主持公道!爾等應順應天意,協同義軍,切莫阻擋!”
淩的聲音經過號角的傳播後,變得更加魔幻和威嚴。
一時間,整個碼頭上的北遼人全部都趴在地上,點頭如搗蒜。
之後,大楚將士再登岸時,再也沒有受到阻擋。
很快,淩陽就帶著十多萬大楚將士徹底控製住了碼頭。
接著,淩陽派出敖丙等人,帶上火炮,徑直的衝向了城主府。
在一陣火炮轟擊後,北海城就徹底的落入了大楚皇朝之手。
為了不讓北海城被大楚皇朝占領的消息傳播出去,淩陽特意命人封鎖了驛站和官道。
同時還發布了告北海城民眾書,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北海城半個月內禁止人員流動。
為了給北海城的民眾傳播一些玄幻的信息,淩陽特意交待,將碼頭上俘虜的眾人全部釋放了回去。
果不其然,這些俘虜回去後,大肆宣傳了自己在碼頭上的奇異新聞。
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北海城都陷入了流言蜚語之中。
淩陽趁熱打鐵,嚴格要求進城軍士遵循《入城守則》。
一番操作下來,整個北海城的民眾都發現了大楚將士們的與眾不同。
其實,對於普通民眾而言。並沒有那麽多的忠君思想。
隻要誰對他們好,他們就對誰好。
很快,整個北海城就重新回歸了平靜。
而大楚皇朝這邊,在收到淩陽的傳信後。很快就組織起了援軍。
東吳道的諸葛青,當仁不讓的成了援軍統帥。
依托著東吳道的船運,諸葛青很快就組織起了一支二十萬的大軍。
他們乘坐著改裝後的商船,浩浩蕩蕩的就朝著北海城而來。
高句麗這邊,秦懷玉也嚴格遵循淩陽的指示。在淩陽走後的第三天,就對高句麗的岸防工事開了火。
一時間,將整個高句麗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淩陽他們在到達北海城三日後。
諸葛青率領的二十萬大軍也趕了過來。
看著麾下的三十來萬大軍,淩陽知道,決戰高句麗的時機到了!
很快,經過一番簡單的動員後。三十萬大楚將士分成兩波,分別由淩陽和諸葛青帶領。從北海城出發,沿著陸路,浩浩蕩蕩的朝著高句麗而去。
由於高句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沿海一線。因此,在與北遼接壤的陸地方向,守軍並不多。
麵對三十萬裝備精良的大楚將士,他們根本毫無招架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