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攻破滬寧城
字數:3247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越重生之直入巔峰 !
待淩陽他們走後,秦懷玉和敖丙他們也開始組織起來。
由於之前的諸葛青吃了東瀛水師營的虧,因此,這次再來滬寧城北門,諸葛青長了個心眼,特地先行派出了幾艘快船,前去偵查。
少頃,這些快船就回來匯報。東瀛倭國的水師營的船隻都停靠在北門外的水寨前,就連預警船隻都沒有碰到。而東吳方麵,更是直接連駐守的軍士都減少了大半。
聽到偵查人員的匯報,淩陽瞬間想到。看來之前的大勝,讓他們驕傲自滿了,根本就沒有將大楚皇朝的水師放在眼裏。既然如此,那就好好的給他們上一課。
於是,淩陽便開始派兵布陣起來。先在兩翼分別派出二十艘船隻進行警戒,中間則是派出四十艘加裝了鋼板的大船直接壓了過去。
滬寧城這邊,宇文護他們剛好也準備就在今天主動攻擊大楚皇朝。此時的他們正好就在北門這邊集合。
原來,按宇文護的想法,他們也準備進行兩麵夾擊。利用東瀛水師營的戰艦,將東吳將士從北門經金陵江運往金陵城方向,再找一處淺灘登陸,繞到大楚皇朝的背後,屆時再從背後發起突襲,待大楚軍營混亂之時,西門守軍則趁機壓出,來一個前後夾擊。
為此,宇文邕更是將東瀛倭國的水師營負責人全都叫到了城內開會。因此,這些東瀛倭國的水師船隻才會停靠在北門的水寨前。如此說來,之前諸葛青他們的偽裝做得非常成功。
而且,由於前段時間的大勝,讓他們從心底裏瞧不起大楚皇朝。因此,此時的北門,完全就沒有防備。
西門這邊,秦懷玉和敖丙他們很快就組織起了大楚將士。一排排黑漆漆的火炮正對著西門城樓蓄勢待發。
此時城內的守軍,也在將領的鼓動下,激情澎湃。恨不得立刻就衝出門去,將大楚皇朝的軍士屠殺殆盡!
時間在慢慢的流逝。終於,當東方的第一縷曙光照耀在滬寧城樓上時。淩陽帶著大楚將士已經悄悄的來到了水寨跟前。
接著,在東吳將士們錯愕的神情下,淩陽毫不猶豫的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四十艘大船一字排開,船上的火炮開始了怒吼。
一顆顆火紅火紅的大鐵球呼嘯著向城樓上砸去,轉眼間,整個北門就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淩陽趕緊指揮著後續裝滿了大楚將士的船隻迅速靠在水寨前,在火炮的掩護下,大批大楚將士登上了北門的城樓。
而且為了保證火力,淩陽更是給他們配備了大量的火槍。隨著火槍的射擊,成片成片東吳將士倒在了血泊中。
少頃,整個北門水寨就被大楚將士控製了下來。
這時,正在聚集的東吳將士也紛紛反應過來,個個拿起武器就朝著碼頭這邊湧來。然而,早已等候多時的火炮瞬間擊發。當一顆顆大鐵球在人群中穿過,整個北門水寨成了人間煉獄。
終於,那些停靠在北門水寨前的東瀛戰艦也反應了過來。妄圖憑借著堅固的船首,迎著火炮的轟擊,徑直的朝著大楚皇朝的船隻撞擊了過來。
淩陽一看,幹脆也不開火炮了,命令眾將士也將船隻調轉方向,正麵對了上去。
就在東瀛倭國的水師營在恥笑大楚皇朝托大,以軟擊石之時。
隨著一聲聲悶響,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一直以來都堅不可摧的東瀛水師戰艦的船首位置紛紛被撞的塌陷,待大量的江水湧入之時,那些東瀛人依然還沉浸在震撼中不能自拔。
兩翼包抄的船隻在確認了外圍沒有埋伏後,也紛紛加入了戰場。而且也是有樣學樣,就連炮彈都省了,個個都駕駛著船隻朝著東瀛倭國的船隻迎麵撞了上去。
此時,加裝了鋼板的優越性就凸顯了出來。大楚皇朝的船隻所到之處,東瀛倭國的船隻紛紛被撞的支離破碎。
很快,淩陽就率領著大楚皇朝的船隊,一路勢如破竹的攻破了北門。
西門這邊,在火炮聲響起的時候。秦懷玉和敖丙他們也發出了進攻的命令,瞬間,成千上萬的大鐵球就朝著西門城樓方向而去。
淩陽考慮到西門的局勢,於是便親自帶著幾千人馬,沿著城牆自北門向著西門進攻。
在火槍火炮的加持下,東吳將士根本就不是一合之敵。很快,淩陽就攻到了西門城樓處。
此時的西門城樓早已籠罩在了一片火海之中,雖然城牆還未被攻破,但是漫天的黃沙灰土早已將人群覆蓋。因此,當淩陽他們來到此處時,這些守軍竟然沒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他們說大楚皇朝的軍隊。
如此情況下,淩陽他們自然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控製住了西門城門口。
隨著西門城門的打開,秦懷玉他們瞬間發起了猛烈進攻。而東吳方麵的守軍,早已被突如其來的一幕嚇懵了,紛紛作鳥獸散。
很快,大楚皇朝的二十萬大軍就湧入了西門。至此,滬寧城告破。
接著,為了肅清殘敵,淩陽便指示他們由西向東攻擊前進。自己則帶了幾千精兵,朝著城主府也就是崇明殿直直的插了過去。
倭國這邊的八岐水師營和山口水師營以及宮崎水師營均在北門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不過這個奸詐的倭國人,在前天跟宇文邕鬧了不愉快之後,便偷偷調來了倭國的最精銳水師營——“大和號”。
本來是打算用來對宇文邕施壓的,沒想到,如今卻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早上剛剛收到消息,這“大和號”此時此刻已經在東邊海麵等候了。於是,倭國使者便帶著隨行人員朝著東門方向而去。
東吳這邊,隨著東門和西門的接連告破,宇文邕和宇文護他們瞬間慌了。迫於無奈的宇文邕,最終還是將手中的傳國玉璽遞到了倭國使者的麵前。
待淩陽他們趕到崇明殿時,宇文邕他們恰好已經離開。
看到眼前一幕,淩陽瞬間懊悔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