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史資料的新損失與新發現

字數:6561   加入書籤

A+A-




    中國文學研究·戲曲篇!
    一
    中國戲曲史的探討,是要從最近三十年算起的。王國維先生的《曲錄》和《宋元戲曲史》奠定了初期研究的基礎。但就現在的幾年的采訪和研究的成績而論,這兩部重要的著作,已有不足以範圍我們的模樣。我們在戲曲史研究方麵的長足的進步,實在已比任何種文體的史的研究為優越。單就元、明傳奇而論,其新發現的資料,假若能約略加以整理一下的話,真要使十餘年前的研究者吃一大驚的。
    在這些采訪和研究的工作裏,我們不能不感謝吳瞿庵先生,還有許多勤勤懇懇的南北各藏書家,像上海方麵的涵芬樓,北平方麵的孔德學校圖書館、馬隅卿先生、王孝慈先生、朱逖先先生,也都給我們的戲曲史,準備好了不少的新材料。就中,北平圖書館的幾位先生的努力,特別的使我們難以忘記。前年秋天,他們獲得了富春堂及文林閣所刊的戲曲五十餘種。去年的夏天,趙萬裏先生又從武進董氏那裏,得到了不少的絕無僅有的明刊的雜劇傳奇;在其中,王伯良的《題紅記》,息機子的《元明雜劇選》等等,便是最驚人的名目的一斑。我自己在南方的時候,曆年以來,也略略有獲得,卻總是感覺得自己力量的過於藐小;往往為了要將罕見的材料把捉到手,而受到難言的痛苦——那當然是無須乎對公眾訴說出來的。因此之故,我對於那許多同好的先進們和友人們的辛勤的收獲,總是表示著無限的敬意。要完成一部什麽中國戲曲史之類的著作,是非依靠著他們的書庫不可的。
    二
    正在南與北,顯示出這樣有收獲的成績的時候,突然的有一個絕大的意外打擊,把這許多年來的辛苦的收成,摧殘到珠零玉碎的境地,那便是日本帝國主義者的侵略軍在本年一月二十八夜在上海閘北的無警告的襲擊。這次襲擊的結果,涵芬樓(東方圖書館)是整個的化為灰燼了。隨之而被焚的是藏在涵芬樓擬編入《奢摩他室曲叢》裏的瞿庵先生的許多重要的戲曲。吳興周氏的書庫所藏,也在這一役裏喪失殆盡。我的家幸未遭難,卻亦頗有所失。要總算起這一次的文化的損失帳來,誠是難以指數(涵芬樓的書籍便是胡塗帳一本,迄未清理就緒)。僅就取我個人記憶裏所知道的,且僅就戲曲史的資料的一部分而言,已是絕可驚人的巨大了!這是不可酬贖的一個可怕的浩劫!我那時恰在上海,從家裏逃避了出來之後,天天看見敵軍飛機在天空上翱翔,我便心如刀割。這些怪鳥們,人道的屠殺者和文化的屠殺者,在人類的曆史上造下如何的一種不可恢複的殘暴的血跡呢!
    閘北的天空,是紫黑色的雲彩,是殷紅色的火光,是轟轟的炮聲,拍拍的槍聲,那屠殺(人道的和文化的),便繼續的在進行著。大風把紫黑色的煙雲(炮塵和火煙)吹向南方來,仿佛《啟示錄》裏的四位可怕的騎士們便躲在那雲背後,又仿佛是凶狠狠的戰神的巨眼正在雲隙中窺望下來。底下那許多不可複贖的戲曲史上的珍奇無比的資料,便這樣的被屠殺!
    甲)涵芬樓所藏(僅就所憶得者寫下,下仿此)
    一笠庵四種曲李玉著明末原刊本(有圖,與乾隆時所刊不同。乾隆本已將《人獸關》及《永團圓》二種,易為墨憨齋改訂本。)
    富春堂刊本??六種《升仙記》、《玉釵記》等等。
    議大禮??劉翠著??康熙間刊本
    孟稱舜著二種曲(《貞文記》與《嬌紅記》)??原刊有圖本
    雍熙樂府二十卷??郭勳編??原刊本
    雍熙樂府十三卷??海西廣氏編??原刊本
    (尚有其他等等,不能憶及。顧曲齋所刊《元曲十六種》幸被借出,得免於難。)
    乙)長洲吳氏所藏
    董詞??董解元著??屠赤水校刊本
    西廂記??王實甫著??王伯良校注本
    坦庵雜劇四種??徐石麟著??江都徐氏原刻本
    兩紗(附《挑燈》劇)來集之著??倘湖小築刊本
    春水軒雜劇??蘅芷莊人著??賜錦樓刊本
    陳眉公評本琵琶記、幽閨記
    李卓吾評本荊釵記
    三元記??沈受先著??富春堂刊本
    和戎記富春堂刊本
    葵花記??秦淮墨客著??廣慶堂刊本
    劍舟記??秦淮墨客著??廣慶堂刊本
    青樓記??????????????富春堂刊本
    目連救母??鄭之珍著??富春堂刊本
    山水鄰刊傳奇五種
    紫釵記??湯顯祖著??竹林堂刊本
    邯鄲記??湯顯祖著??獨深居刊本
    紅梅記??周朝俊著??玉茗堂評本
    碧珠記??澹生老人著??萬曆原刊本
    東郭記??醉鄉記??孫仁孺著??白雪齋原刊本
    紅梨記??徐複祚著??洛誦生原刊本
    紅梨記????????????快活庵評本
    墨憨齋重訂十種曲??原刊本
    快活三??張大複著??乾隆丙府舊鈔本
    息宰河??沈嵊著??且居初印本
    異夢記??????????玉茗堂評本
    題塔記??鬆臒道人著??萬曆原刊本
    彩舟記??投桃記??汪廷訥著??環翠堂原刊本
    容居堂三種曲??周稚廉著??原刊本
    眉山秀??李玉著??一笠庵原刊本
    石巢傳奇四種??阮大铖著??石巢園原刊本
    偷甲記、雙錘記等八種??範希哲著??清初原刊本
    (尚有散曲集《南詞韻選》,沈璟著,萬曆原刊本,為極罕見之書,亦在劫內。其他清人傳奇及鈔本尚多,不備舉。周憲王樂府二十餘種,《粲花齋新曲五種》,《古香林四種》等等,以已印成書,原書送還瞿庵,故尚在人間。《奢摩他室曲叢》第三四集,已印就,亦同時被劫,不能出版。)
    丙)周氏言言齋所藏
    一簾春??滸墨居士編次??舊鈔本
    上林春??姚子翼著??????明鈔本
    丹青記(即《牡丹亭》之改本)陳眉公評刊本
    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鄭之珍編??萬曆刊本
    西廂記??王實甫著??陳眉公評刊本
    西來意(元本《北西廂》)諸山恒忍雪鎧道人說意??康熙刊本
    雙忠記??白兔記??躍鯉記??十義記??富春堂刊本
    明月環??西湖居士編次??白雪齋刊本
    畫中人??粲花主人編????原刊有圖本
    金鎖記??袁於令著??精鈔本
    金剛鳳??張大複著??舊鈔本(孫星衍舊藏)
    紅杏記??鄭之玄評點??天啟黃氏存誠堂刊本
    琵琶記??即空觀主人朱墨印本
    琵琶記??雪林別墅重刻元本
    富貴神仙??影園灌者填詞??乾隆間刊本
    鈕少雅格正牡丹亭??康熙間胡介祉校刻本
    翡翠園??朱素臣撰??舊鈔本
    綰春園??孚中道人編????還讀齋刊本
    還魂記??公安瀟碧堂批??明刊有圖本
    墨憨齋新曲十種
    (尚有清代傳奇雜劇二百餘種,不列舉。上列舊鈔本大都為王國維氏舊藏。又有李中麓原刊本《寶劍記》,正德原刊本《盛世新聲》等皆為世間孤本,已於火焰中搶出。)
    以上三家所失,已絕可驚,其中尤多世間孤本,一失便永不能複得。誠是最近文學史上最殘酷之一大劫,人類文化上最難容忍的一次犧牲!此尚僅就我所知的一部分而言耳,所未知的損失更難以詳細寫出。
    三
    約在這一場屠殺的浩劫之前的不多時候,關於戲曲史上的資料,又有些新的收獲。在數落了上麵的一篇很痛心的損失帳之後,且殿以底下若幹種重要的新發見
    一)博笑記??沈璟著??天啟間刊本
    此書為沈氏《屬玉堂十七種傳奇》之一,體裁殊為奇特。共分十段,敷衍十則故事。每則之末必雲某某事已畢且入下麵某某事。沈氏別有《十孝記》,亦同此體。但《十孝》曲文,僅見於《群音類選》,而《博笑》則全書俱在,尤足以窺見其原來麵目。插圖絕精。
    二)修文記??屠隆著??明刊本
    屠赤水所作,惟《修文》最為難得,亦惟《修文》在文學史上最有重要之價值。赤水與其仇俞某之攻訐亦敘於此,而結之以作者的遇仙得道。以戲曲作為自敘傳者,在明代似僅見此記。原藏南洋中學圖書館。滬變前,為北平圖書館所得。
    三)旗亭記??鄭之文著??萬曆間繼誌齋刊本
    鄭之文的作品絕少流傳。此記湯玉茗為之作序。
    四)四嬋娟??洪升著??舊鈔本
    我在《清人雜劇》的序裏曾再三慨惜於《四嬋娟》的不可得見。這次南歸,竟於無意中得之,誠可欣幸!
    五)雜劇三編??鄒式金編??清初刊本
    北平圖書館曾從武進董氏處得《雜劇三編》首冊一本,去冬又從上海收得殘本二冊,載劇六七種。北平朱氏藏曲亦有歸北平圖書館之說,其中並有《三編》殘劇六種(《蘇園翁》,《秦廷築》,《金門戟》,《鬧門神》,《吊琵琶》,《空堂話》)。合此三種殘冊計之,當得原書三之一強。
    六)陌花軒雜劇??黃方孺著??清初刊本
    此書版式,與《雜劇三編》絕類,當為同時所刻者。北平圖書館從上海得到《三編》殘本時,並得此書。凡《倚門》、《再醮》、《淫僧》、《偷期》、《督妓》、《孌童》、《懼內》七種俱全,亦意外的收獲也。
    七)南九宮正始??徐子室鈕少雅編??鈔本
    此書極罕見。董某有一部,但已歸之日本內藤虎。去年我從蘇州某氏,得到鈔本傳奇若幹種,佳者極少,僅此書足快人意。惜為殘冊,僅存首六卷,末四卷已佚。曾托人設法補鈔完全,尚未能如願。但即在此六卷裏,已輯得絕不經見之元人傳奇殘文約六七十種。
    八)南音三籟??淩濛初纂??原刊本
    此書見之《也是園》,《八千卷樓》諸目,但談曲者迄未之一遇。偶獲殘帙,已珍若至寶。去冬趙萬裏先生得全書於北平廠甸,喜可知也!
    九)今樂考證??姚燮著??原刊本
    聞梅伯《今樂考證》之名已久,極想一讀。梅伯用力於此書至勤,實為《曲錄》之先茅(梅伯並有《今樂府選》一百九十餘卷〔一作五百卷〕,聞藏鎮海李氏)。去年夏間,在寧波時,曾匆匆一翻閱。因書賈索價太昂,未能購得。冬間得隅卿先生來信雲,已為我們購得此書。當可於其中獲得新資料不少。
    這幾種是比較值得介紹的。尚有好些不大重要的新資料,皆未能在此一一舉出。
    此種新的發見,若與這次滬變之所失較之,僅敵所失者百之一二耳。十年或數十年的辛勤的收獲,既一旦皆化為灰燼,則這種陸續的搜求的結果,其運命也正未可知,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沒有海岸防禦,更沒有空中防禦的國家裏。所謂先民的文化的收獲,那一天不在風雨飄搖的境地裏冒著險?為了這(不必說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與生命了),謀國的人們好象也該有些警惕與感發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