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人淡如菊

字數:434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子薰傳 !
    西跨院在夫人住的主院的側後方,與二夫人住的東跨院相對。
    子薰走進西跨院,陣陣琴聲傳來,低沉哀婉,如泣如訴。
    一個十三四歲的小丫鬟跑出來,“如夫人”。
    孫氏身著天青色衣裙,低頭行禮,“如夫人”。
    子薰連忙扶住她,手如此冰涼。
    子薰拿起幾案上的手爐放到孫氏手裏,“丫鬟仆婦是怎麽當差的?”
    “不怪他們”,孫氏努力了幾下,終沒能擠出笑容,“我自己想靜一靜。”
    短短幾個月沒見,孫氏眼中的神采黯淡了不少,多了一層倦怠的氣息。
    “謝謝你”,子薰道。
    “是我應該做的,都怪我,沒照顧好橚兒。”
    “這怎麽能怪你?”
    孫氏給子薰倒茶,子薰接過來,放到一旁。
    “小產後身體虛弱,需要細心調養,以後我每天過來把脈,直到你康複,開方子抓藥,鈺瑤煎好後會送過來。”子薰道。
    “太麻煩了”。
    “不麻煩。”
    正說話間,有人推門進了院子,原來是國公爺派人送來的古琴。
    禮物先行,本人可能隨後就到,子薰起身告辭。
    子薰又去了正院給夫人把脈,這是戴醫生給留的功課之一,把脈案記錄下來,以備戴醫生調整藥方。
    “娘,娘”,阿隸快跑著過來,抱住子薰的腿,咯咯笑著,“娘,阿隸想”。
    子薰把胖乎乎的小身體抱進懷裏,“阿隸想娘了?”
    “想”,阿隸回答得十分響亮。
    “棣兒,去跟你娘玩兒吧”,夫人笑意盈盈。
    “棣兒謝母親”,阿隸拱手施禮道,一套動作下來,流暢自然,有板有眼,這句話想必常說。
    鈺瑤、旁氏、阿隸、阿橚和子薰在梅園曬太陽。
    “鈺瑤,我想把妙福接回來。”子薰道,一家人在一起,不能單單缺了妙福,“明天去把花煒也接來”。
    正當子薰興致勃勃地籌劃家庭聚餐時,金華傳來急報,胡大海被苗軍降將蔣英等人殺害,胡大海的次子胡關住、郎中王愷被殺,蔣英率眾投向張士誠,幾天後,處州也傳來急報,降人李佑之聞風而動,殺害行樞密院判耿再成反叛,都事孫炎、知府王道同、元帥朱文剛全部遇害。
    簡直亂成了一鍋粥。
    處州,子薰心裏一驚,劉先生回鄉葬母,豈不是正趕上兵變,子薰心急如焚,怎麽辦?
    幾天的工夫,國公爺變得胡子拉碴,邋遢無比,他再也沒心思保持什麽形象。
    “全怪咱,胡大海就兩個兒子”,國公爺出神地望著窗外的石榴樹,“連個子嗣都沒留下”。
    往事翻湧,子薰頓時眼眶潮濕,“三舍當年是你下的令?”
    “是咱”,國公爺眼圈一紅,“沒有咱的命令,誰敢呢?”
    “你可知道,三舍釀酒是為了你?”子薰問。
    “當時不知,現在知道了”,國公爺抹了把眼淚,“胡大海還有個養子,胡德濟”。
    “師父沒事吧?”子薰問。
    “吉人自有天相”。
    子薰淚如泉湧,“師父一心一意,全都為了你”。
    “放心吧,咱們的師父,可不是文弱書生,李佑之不過是一介莽夫”,他對劉先生信心十足。
    “衢州的苗軍將領也在蠢蠢欲動,咱得給夏毅正寫封信,讓他派人去尋劉先生”,夏毅正是衢州的守將。
    子薰拿起毛筆,在地圖上把衢州的位置圈畫出來。
    多事之秋,張煥帶人將聽雨軒圍住,鈺瑤已搬去梅園,蒙雪、俞本守在書房門口,以隨時收發信息。
    這裏成了除白虎廳之外的另一個軍事指揮所,一個保密性更強的指揮所。
    丫鬟仆婦,閑雜人等全部搬清,這就是聽雨軒和子薰的作用。
    子薰得隨時陪在國公爺身邊,憑借出色的記憶力和資料整理能力,做好秘書工作,很多機要文書全部交給子薰保管。
    這個書房位於正廳的左後側,是一個獨立的院子,在內院和正廳中間。
    內院供國公爺和子薰吃飯、休息之用。
    前院和後院都有侍衛輪值。
    聽雨軒數十間房屋各有各的用處。
    子薰此時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角色和作用。
    所謂在國公爺身邊服侍並不是一句空話。
    與其說子薰是內宅女子,不如說子薰對國公爺的功能更類似於張煥、蒙雪,以不同的方式為國公爺的安全和決策服務。
    這種功能沒有公共機構性質,而是屬於私庫那種性質。
    “子薰,幫我想想,還有哪裏會出問題?”國公爺指指自己的頭。
    子薰走過去,幫他按摩。
    “龍興路會不會生變?還有胡小姐的婚事”子薰道。
    “婚事交給夫人辦,咱既然承諾了,一定會給她一個椒房殿”,國公爺說著站起身,“咱給鄧愈寫信,令祝宗、康泰率部眾跟著徐達去打武昌。
    子薰取出國公爺的私印,蓋在信紙上,放入製式的信封,火漆封緘,然後交給俞本,派人發出。
    子薰把吳國公的命令記錄在冊,又找出一張空白的紙寫下兩個字“邵榮”給國公爺看。
    正值用人之際,國公爺把紙放在身上,斜躺在太師椅上,又指了指自己的頭。
    子薰繼續為他按摩頭皮。
    “咱已經派邵榮、胡深帶兵去處州平定叛亂,劉先生的安危不用擔心”,他閉著眼,“把邵佐調回應天吧,跟著文正曆練曆練。”
    國公爺再次起身給鎮江守將下令。
    發令後,他再次坐回太師椅上,“善長整天跟咱哭窮,說錢不夠花,吵著要先打張士誠,蘇湖地肥沃,滅了張士誠能解決糧食壓力,很多將領跟善長的想法一樣,子薰你怎麽看?”
    子薰不懂這些,她覺得自己對於國公爺的作用頂多算得上一台比較好用的電腦和軟件,整理收集資料並快速搜索,至於研判形勢,這個太複雜了,子薰難以勝任。
    雖然子薰不會,但是師父學富五車,精通謀略。
    “劉先生怎麽說?”子薰問。
    “劉先生當然還是堅持先打陳友諒”,國公爺握住子薰的手,接著說:“善長認為張士誠離得近,陳友諒離得遠,如果先打陳友諒,張士誠會趁機攻打咱們的後方。”
    “上次陳友諒帶兵過來,張士誠也沒動靜”,子薰道。
    “張士誠是想坐山觀虎鬥,等咱和陳友諒鬥得兩敗俱傷了,他坐收漁翁之利。”
    “張士誠不想打硬仗”,子薰道。
    “是啊,既然他想使巧勁兒,就不會輕易地來啃應天這塊硬骨頭。”國公爺嗬嗬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