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示好

字數:436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子薰傳 !
    在內宅中,二夫人,不 ,李庶妃是低調到極致的存在。
    她,從不主動與人交往。
    除了和夫人有日常往來,和內宅其他人基本上沒有接觸。
    這是個宅女,也是個才女,出生於書香門第。
    據說她的屋子裏堆滿了書。
    除了定點吃飯外,她的生活中隻有一件事,那就是讀書。
    長年累月,這樣廢寢忘食地讀書,那得多有學問啊。
    但是她從不在眾人麵前顯擺,也不以此來爭寵。
    子薰有時很好奇,她每天都看些什麽書?她讀的書對生活有什麽幫助?
    早些年,還聽說她為上位抄書,一本孤本什麽的,上位擔心翻壞,便讓她抄寫一本。
    她那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令人交口稱讚。
    後來,隨著需求量增加,專設了刻書的衙門,也就不再需要她抄書了。
    當李庶妃帶著世子朱標出現在梅園的時候,子薰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論姿色,李庶妃可能比不上孫氏和達蘭,但是笑起來眉眼彎彎,很是生動別致。
    那濃濃的書卷氣,是子薰羨慕至極、心馳神往的。
    相比之下,子薰覺得自己很俗氣。
    李庶妃想讓朱標近距離了解農作物的種植、澆灌、施肥……
    她不希望兒子一心隻讀聖賢書,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她希望兒子了解真實的世界,知曉農作物生產的每一個環節。
    其實這些生活體驗課,王爺肯定自有安排。
    為了培養出合格的繼承人,王爺和大臣肯定有著一套周全的規劃。
    但是,當娘的這份心思和見識,還是令人讚歎。
    自己整天沉浸於書本,卻告訴兒子: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應該到田間地頭體驗生活。
    說明她對自己的生活有著清醒的認識。
    看到自己生活中的不足,這需要一定的智慧與勇氣。
    梅園大致分為三個區域:草藥種植區,占地麵積最大,產品加工後直接供給軍營;糧食和蔬菜區:開辟小塊區域種植各種糧食和時令蔬菜,占地麵積最小,又分成了近五十個小塊,因此產量非常有限,主要是觀賞和自己食用;果樹區:種著桃樹、梨樹、蘋果樹、柿子樹等各種果樹,每種果樹最多三棵,最少一棵,因此產量也相當有限。
    整體來說,梅園更像是一個植物園,周圍稀稀落落地點綴著一些建築物,主要是蒙雪和阿橚、妙福及他倆的奶媽住在這兒。
    以前鈺瑤、翠微、胡氏都曾在梅園管事兒,現在由蒙雪負責打理。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這裏種植了兩千多種植物。
    這些植物都有各自的編號,每種植物的栽種時間、澆灌時間、開花時間、收獲時間等都有詳細的記錄,有專人記錄在冊。
    除了蒙雪、阿橚他們的日常消費開支,梅園的日常維護費用由李善長安排專人負責。
    子薰帶著朱標邊看邊講解,小家夥連連驚歎。
    “這個是什麽?”
    “這個和剛才那個不一樣嗎?”
    子薰耐心解答。
    “你說這是棣棠,不是鬱李?”
    子薰搖搖頭,“鬱李,又叫棠棣,在那邊”。
    轉了近一個時辰,還沒看完,隻能等下次有時間再過來。
    王爺知道了此事,著實誇獎了一番,讓世子有時間的話可以隨時過來幫忙幹活。
    “我也來,我跟哥哥”,阿隸興奮地小臉通紅。
    看得出,他很想和娘親在一起。
    子薰美美地樂了,算你小子有良心。
    也許當下一切的努力,都是為這兩個小家夥:阿隸和阿橚。
    隻要他們未來生活得平安、幸福,那麽付出再多辛苦都值得。
    子薰想著想著,發現自己兒子奴附體,頓時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一定要活出的自己的價值。
    好不容易擺脫戀愛腦,現在又差點淪為兒子奴,看來得時刻保持頭腦清醒。
    愛家人沒錯,但是不能忘了愛自己。
    子薰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上位和陳友諒生死決戰的時候,元軍竟然沒有趁機出兵。
    元軍在幹什麽呢?
    他們正鬥不可開交。
    元朝的皇帝和太子打起來了。
    皇帝想廢太子另立,太子想讓皇帝提前退休。
    為了除掉對方,雙方派出了得力心腹。
    禦史大夫老的沙效忠於皇帝,他想幹掉太子。
    宦官樸不花是太子的鐵杆粉絲,對皇帝要廢太子的想法十分不滿。
    在皇帝和太子正麵對峙前,老的沙和樸不花先掐了起來。
    老的沙打算搞掉樸不花,被太子發覺。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老的沙腳底抹油溜了。
    跑哪兒去了呢?到了孛羅帖木兒的軍營。
    太子豈是那麽好惹的?
    第二年三月,太子逼迫皇帝下旨削奪孛羅帖木兒的兵權與官爵。
    孛羅帖木兒脾氣也不下,仗著手裏的兵力,他拒不奉詔。
    敢抗旨?
    皇帝下旨令王保保出兵討伐。
    孛羅帖木兒並不應戰,虛晃一槍,進逼大都城下,勸皇帝收回成命。
    皇帝一看形勢不對,馬上改變策略,從諫如流,下詔恢複了孛羅帖木兒的官職和兵權。
    好漢不吃眼前虧,太子匆忙逃走。
    經過反複的較量和折騰,幾個回和下來,元軍自然也就沒有精力管江南的戰事了。
    解決了陳友諒之後,朱元璋的下一個目標是張士誠。
    為解決後顧之憂,朱元璋再次向王保保通好,對王保保一頓猛誇,而且還表示樂意出兵幫忙打孛羅帖木兒。
    張士誠投降元朝時,本想獲封王爵,但是元朝皇帝沒同意,隻是封張士誠為太尉。
    由於和心理預期相差甚遠,張士誠不太高興,雖然接受了元朝的官爵,但是並不賣命幹活,仍舊將城池、兵馬、錢糧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裏,並且趁虛而入,搶奪地盤,擴張勢力範圍,甚至把濠州收入囊中。
    地盤擴大了,總該能當王爺了吧,但是張士誠遭到拒絕。
    太沒麵子了,張士誠一咬牙,一跺腳,再次稱王,與上次自稱周王不同,他這次自稱吳王,和朱元璋一樣。
    不再對元朝的王爵心存幻想,張士誠也就不再出糧食運到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