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公司缺錢了
字數:3660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華娛之歲月不居 !
方興對於打開電視市場,心中有很多前世的節目可以選擇,但是對於一個急於建立信心的新央視二套,限製了他的選擇方向。
首先,《國家寶藏》的目的就是國寶與其曆史底蘊的普及,這種節目立足於中華文化寶庫資源,通過對一件件文物的梳理與總結,演繹文物背後的故事與曆史,讓更多的觀眾懂得如何欣賞文物之美的同時,也了解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核,喚起大眾對文物保護、文明守護的重視。
通過邀請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作為“國寶守護人”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通過電視化語言的呈現讓文物“活”起來,讓文物不僅是一件博物館中的陳列品,而是能夠讓觀眾感受到“生命”的文化傳奇。
從博物館“文物”入手破題文化綜藝,用鏡頭語言帶領觀眾走進博物館,力圖對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進行梳理與總結,與觀眾在一眼萬年中,感悟傳統文化的深厚與自豪。
通過電視呈現的手段讓“國寶”文物“活起來”,不僅是一件陳列品,而是能夠讓觀眾感受到“生命”的文化傳奇。
這個節目有三個特點:公信力十足,正能量十足,新鮮度十足。
方興的考量就是,為大眾拿出以前自己平時接觸不到的國寶,和其相關的文化背景,及守護人的精彩故事。吸引收視率,建立央視二套的公信力基礎。
如果你是廣大群眾中的一員,你會拒絕了解國寶秘密如此新奇的節目麽?你會質疑國寶的真假麽?這些就是方興想要的。
其次,用《質量315》把央視二套是敢說真話的形象,徹底打響。
不論是在哪個世界,唯利是圖的黑心老板和企業,都不是完全能消滅的。一味的不管不顧,以及遮掩保護,那是蠢人才會幹的事情。
方興就是要給予大眾一種刺激性極強的感官,把他們的關注度徹底吸引過來。
方興需要在部門監管之外,給這些不應該出現的社會現象,找一條媒體監管的路子。
央視的人才儲備十分充足,在黃百潮的領導下,迅速成立了兩個拍攝小組,開啟了他們創造奇跡的旅程。
電視市場正式開拓的步伐有點大,方興沒想到汪鳴泉能如此支持,這兩天正在興頭上。
結果,下午的時候,被崔文正潑了一頭冷水。
14號下午,方興接到了崔文正的電話,叫自己去他的辦公室。到了以後,四老和羅飛翔已經都在辦公室裏正襟危坐了。
“方興啊,我知道你目標遠大,但是有的時候步子不能邁的太大啊。”
“先讓羅經曆通報一下最近的財務狀況吧。”崔文正說道。
“好,去年年底,由於《起航》和《平凡之路》專輯的大賣,公司資金結餘2.16億元。”羅飛翔道。
“直至今天,公司資金結餘隻有5100萬元了,具體細目我就不說了,方總裁你自己看吧。”說完,把一份財務報告交給了方興。
方興拿起來,仔細的觀看了一遍,直冒冷汗啊。
從8號上班開始,公司進入了花錢如流水的狀態。
娛樂平台現在是吞金獸,大量的招聘人員與設施硬件的擴展,再已經消耗了3100萬。
文學平台更不用說,網站製作雖然比音樂平台少,但是作家培養計劃,直接把4500萬元套牢。
電視市場方麵,方興沒有讓央視投資,並且外出製作節目的費用也由京城文化傳媒負擔。這裏又消耗了1600萬。
傳媒大學的投資項目去年就立項了,也需要預備3000萬的啟動資金。
剩餘的9400萬,如果把方興、林淑韻和趙玉柱的專輯分成進行支付,剩餘的隻有5100萬,這還沒算員工的工資支出。
這五千萬,對於去年的傳媒大學,那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但是,各個項目展開後,都不能這麽停下,對於後續的投入來說,五千萬真不能保證是否能養活這麽大的攤子了。
娛樂平台6月才能運營,文學平台還需要將近2個月,電視台那邊,預計在3月15號上線,剛好2個月。這還不考慮各種平台上線後的適應期,何時才能盈利,誰都說不準。
這是給自己挖了多大一個坑啊。
方興想了想,隻能自己繼續當驢子了,新專輯的製作和趙玉柱提議的演唱會議程該提上來了。
“是我考慮不周了,看來公司急需開源了。我的決定是立刻推進音樂專輯的製作日程,並且開啟趙玉柱提出的演唱會盈利議程。至於暫停其他項目,我不建議這麽做,希望您幾位能夠支持。”方興鄭重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四老沉吟了一會,崔文正問道。
“方興,距離下月初,隻有半個月時間了,專輯的製作與鋪貨時間,至少要預留8天,你能在七天之內,寫出10首新歌麽?”崔文正這個時候也為方興擔憂。而且他沒直說,他怕方興即使寫出新歌,質量上可會堪憂,從而影響銷量和京城文化傳媒剛建立起來的口碑。
“再說,20號的一年一度的華語音樂盛典就要開始了,我已經收到了邀請,你還需要抽出1天時間去領獎,這一次得獎幾率很大,加上領獎和相關宣傳活動,你可能隻有5天時間了。”郝山柏突然說道。
五天時間,一天兩首,方興還是沒有太大壓力的。
方興怕的是林淑韻、趙玉柱、四美和配樂老師他們的壓力。
“我沒問題,心裏早就有了腹稿。但是林淑韻、趙大哥、女團和配樂老師那邊,可能壓力更大一些。我想,把去韓國年會的歌曲也放到專輯裏,這樣壓力會小一些,隻需要練習6首即可。這次我們專輯定位年輕群體,應該影響不會太大。”方興提出了他的方案。
最後幾個人商量後,決定立刻實施。
明天,郝山柏就先帶著林淑韻和四美去音樂大學錄音室,先把去韓國年會準備的歌曲完成錄製。
之後方興開始選歌,四老開始組織還在假期的配樂老師們返校。
第二天,四合院裏重新熱鬧起來了,方興之前就訂購了很多樂器,並且把後座房改造成了音樂訓練室,大家直接在這裏齊聚就可以完成工作和生活兩不耽誤。把四合院的功能徹底發揮出來。
張援朝繼續被安排來當了後勤主管,方興寫歌加指導再加大廚。
其餘人全力投入專輯歌曲的訓練之中。
郝山柏已經帶林淑韻和四美去了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