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三十六計
字數:4922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華娛之歲月不居 !
方興在電腦上,寫出了兩三萬字的《平凡的世界》,時間就到了中午了。
今天盧麗麗在公司忙,也沒來煩自己,讓方興頓感輕鬆啊,這麽一大個四合院任由自己折騰。
方興開始為給老秦的承諾,開始翻動腦筋了。
方興不想過多參與政府事務,他自己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前思後想之後,有了兩個想法,倒是可以給老秦等人一些幫助。
在電腦上建立了新文檔,就開始打字了。
《三十六計》
第一計:瞞天過海
備周而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
方興根據地球上的一些事,當故事一樣的寫了一篇文章,重點寫了毛熊是如何被鷹醬忽悠著用舉國之力,發展不實用的外星探測科技,結果把民生和工業基礎發展成畸形的。
方興還提出了建立“戰略忽悠”局,鼓吹大型外星文明探測,順便經常製造一點ufo事件用來吸引火力的玩笑想法。
然後建議華國發展全產業鏈的工業基礎,並且在外太空的事物上,集中精力發展近地軌道項目。
寫完了之後打印了出來,接著給老秦打了電話。
方興給老秦準備了四個菜,倆個人就在這個四合院裏進行了別有風趣的聊天。
“看你這書名叫《三十六計》,怎麽隻有這第一計啊?”老秦吃著美味的飯菜,還不忘記問方興。
“哦,三十六計的名字是定下了,但是我還拿不出匹配的有意思的想法,暫時就這些吧。單單這第一條,老秦你能做好就不錯了。”方興回答到。
“也是,想做好這一點,確實也挺費精力的。”
“行了,您老是聰明人,哪裏需要我這個外行幫忙,我相信你們有這個決心,也有能力把華國發展起來。”方興在老秦麵前,可沒多少自信。
“那為什麽你不主張進行月球和火星探測呢?這可是國家準備啟動的項目。”
“太早了,純屬浪費金錢。在經典物理學沒有做出重大突破的現代,星際旅行項目將會血本無歸。”方興肯定的說到。
秦塬沒想到方興在科技方麵也有如此論斷。
“那外星文明探索項目,你為什麽也不看好呢?”
方興本想把地球上的費米悖論和黑暗森林理論說給老秦,但是話到嘴邊,又沒有開口,隻是回複道:“秦老哥如果相信我,我以後會證明外星文明的探測是非常困難且危險的,現在我還沒有形成具體的理論。”
“好了,吃飽了,你做的飯菜不錯,比國宴上的那些師傅也不差啊。我回去先研究研究去。”老秦做事幹脆利索,也就不待了。方興提出的觀點,涉及到的領域,很多不是老秦一個人可以看透的。
方興把這位老人送到了大門口。
“鷹醬這個比喻很有意思。走了”老秦給方興一個瀟灑的背影。
方興看著這位剛到50就滿頭白發的老秦,也露出了溫暖的笑。
本來想給《星刊》下一個階段就寫些詩詞的方興,這次準備把《三國演義》先拿出來吧,這些古人智慧,他需要早點總結出來,正好和《三十六計》進行步調匹配。
--
三天之後,央視和各大媒體,都報道了青藏高原發現ufo事件,剛好還流出了一段正在采訪牧民時記者拍攝到的特殊景象。
這一則消息一時傳的沸沸揚揚,並且以閃電般的速度傳到了國外。
方興看到了這則報道後,肚皮都快笑破了。
看著鏡頭裏,拿道奇怪的光芒,從鏡頭角落的天空裏嗖的一下消失了,還留下一個大大的氣圈。
這種不清晰的遠角鏡頭,方興用簡單的氣象氣球就能拍攝出來。
方興真沒想到,老秦做起事來,這麽雷厲風行。
之後的幾天,方興每天除了睡覺、吃飯、鍛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趕稿和與父親紡織廠的交流上了。
方興一個人好好呆了幾天,突然感覺這麽大一個四合院,就自己一個人,顯得好冷清啊。
不知道淑韻什麽時候能回來,也不知道盧麗麗在幹嘛。
犯賤。
--
還好,9月10號的時候,崔校長打來了電話,說聯係到了南拳的元氏兄弟,但是對方意願不大,需要去爭取一下。
方興這次主動擔負起了這次任務,和黃百潮又一次的上了飛機。
飛機需要4個多小時才能到廣省,無聊的方興就開始問起了黃百潮很多他的疑問。
“黃大哥,咱華夏自古就是武術之鄉,為啥影視劇裏,都沒有武術指導這個概念呢?”方興尤其對此非常奇怪。
“哦,那些習武的臭鐵硬啊?別說了,他們比文學圈還要自閉,之前不是沒人請他們出山,是人家根本看不起影視圈,當咱們下九流呢。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不報什麽希望了。”黃百潮說到。
“不是吧,什麽時代了?還要自閉?拿錢砸過沒有?”
“窮文富武,你不懂麽?人家徒子徒孫一大堆,學費都收到手軟的。更何況武行的各種投資也很多,不差錢的。”
“那咱們去怎麽打開局麵啊?”方興問到。
“元氏四兄弟的老三元猴老爺子腦子活,聽說他一直的主張就是把武術文化宣揚出去,這次崔老聯係到的也就是元猴老爺子,從他那裏入手吧。”
“哦,黃哥給我科普一下武術界的知識唄。”
“好吧,說起武術界,...”
--
聊過之後,方興才知道,現在的武術界也是一本難念的經啊。
華夏武術也分南北兩派,南派尚意,北派重形,各具風格特點。
兩派雖然沒有像文學圈一樣成為愁人,但是也是為了第一的名頭互掐不斷的。
南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元氏四兄弟,他們分別以虎鶴猴螳為名,各自精通一門武術絕學。
這四人其實不是親兄弟,而是入了武行後,師傅給重新起的名號。
建國之前的武術界更是自閉,完全是藝不外傳,建國之後才慢慢好了起來,武行開始在社會上收一些資質較好的徒弟,但是需要改姓更名。
武行的傳統就是這樣,論資排輩各種規矩很嚴的。
大致了解完武術圈的事情後,方興就開始閉目思考起來了,如何能打動這幾位出山,來當《射雕英雄傳》的武術指導呢?
這個世界居然沒有“雙龍”,武術也沒有發揚光大,也許這是一條不錯的路子。
方興和黃百潮下了出了飛機場,迎接他們的居然是梁仲霖。
倆兄弟半年沒見了,畢業的時候,方興在米國,完美的錯過了回京城領畢業證的梁仲霖,見麵兄弟倆先好好擁抱了一下,之後上了車。
“二哥怎麽知道我們來的?這次我們行程滿,我也沒通知你啊?”方興知道這個二哥也忙,奇怪的問到。
“你以為崔校長怎麽聯係到元老的?還不是我幫的忙。”梁仲霖說到。
“哦,崔校長沒和我提具體的事,我這不著急嗎,也沒仔細問。”
“二哥怎麽和武術圈扯上的關係啊?”方興問到。
“南江實業,武行占的股份可比我們家還多,再說我也是武行的記名弟子,能不熟麽?”梁仲霖回到。
“不是吧?”
“反正我就是給你當個引路人,這次你去了可自己小心點。”
“這話怎麽說的?我也沒得罪過武行的人啊。”方興聽著二哥的話不對,有內幕。
“武行的人,開始死活不願見你們。我沒轍,先給你吹出去了,說了你就是《射雕英雄傳》的作者,他們正等著和你切磋降龍十八掌呢。”梁仲霖說完了居然少見的笑了。
“嘎...黃大哥,抓緊買回京城的機票。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遲了,都到門口了。”梁仲霖笑的更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