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告別顧憲成

字數:3998   加入書籤

A+A-




    紅樓開局定親秦可卿!
    眼見眾人皆屬實無錫縣,顧憲成定聲道“諸位,既然眾望所歸,那便將書院定在無錫縣,我且先修書一封,告知無錫縣知縣李常懷,已便他有個準備”。
    於是乎,東林書院大本營便遷移到了無錫縣。
    高攀龍高聲道“先回去收拾東西吧,書本能帶則帶,三日後啟乘,前往無錫縣,並將此事互相轉告同窗”。
    在一陣陣惋惜聲響下,眾學子垂頭喪氣的漸漸散開,各自到學舍、學堂收拾東西。
    韓正新歎了一口氣,麵露難色,看向王仁之,道“子斐,今日此事……唉,我已經不想講話了”。
    王仁之愁眉不展,抬眸看向遠方,凝神道“我又何嚐不是呢?”
    許久後,垂眸走出書院,沉聲道“走吧,走吧”。
    韓正新回頭看了一眼熟悉的書院,此時竟有些戀戀不舍,歎道“我開始想念這日日讀書的地方了”。
    此刻,整個書院都是黯然神傷,不茶不飯。
    回家的路上,二人都是心照不宣,沉默寡言。
    這時,顧憲成與其餘七位講師回至屋舍,圍坐在圓桌之上。
    顧憲成眉頭緊鎖,看向眾人不甘的麵容,道“我們幾人再細致謀劃此事”。
    劉元珍狠狠拍了一下桌子,將方才憋住的怒火釋放出來,一麵怒聲道“我提議,給朝中黨人發信,收集齊楚浙三黨結黨營私、貪汙勞民之罪證,特別是其魁首沈三貫,還須加倍針對,真以為我等好欺負!”
    葉茂才點頭道“我同意伯先此言,非要給他們一些顏色瞧瞧了,不然他們便會更加肆無忌憚的行事”。
    緊接著,安希範沉聲道“我也同意伯先此言,應予以還擊”。
    這時,錢一本這個六旬老者亦開了口,隻見他身穿白袍,長長白須微抖,麵露怒意,憤憤道“是啊,他們這是要趕盡殺絕,毀我東林黨根基啊,一群貪官汙吏,怎敢如此囂張!”
    言罷,轉眸看向顧憲成,有氣無力道“叔時,你覺得此事如何辦為好?”
    顧憲成正色道“我與你們想法一致,應當先給黨人說明情況,並指示行動,不能再畏畏縮縮了”。
    高攀龍站起身子,道“我去多拿些筆墨,我們需急切修書幾百餘封,以便第一時間轉告各路黨人”。
    “存之,我與你一起,筆墨足夠了,紙張要多拿一些”。
    顧憲成道。
    少頃,二人拿過紙墨筆硯,與其餘六人一同寫信。
    一時,竟有些精神抖擻、壯誌淩雲之意。
    一個下午的時間,八人都在屋舍中提筆寫信,直至傍晚,共計寫了八百多封書信。
    書信內容幾乎一致,為書院遭遇、現況及將來,另外還有指示,第二日清晨,便將這些書信一同送往驛站了。
    五百餘名學子們暫停學課,等待無錫縣的東林書院重建,這個時間多則三、五個月,少則兩月,期間隻能自學了。
    重建複學之後,正是鄉試之際,這對考中生員,並準備備考鄉試的學子無疑是一個打擊。
    原本王仁之還好一些,有一個同進士出身的父親,但現在,其父早己上任應天府知府了,無人教導,隻能獨自備考了。
    說起薛蟠,他也早早回到金陵,準備處理一番家事再到榮府寄住。
    薛姨媽、薛寶釵此時,已經在榮府寄住半月了。
    這個時候,林黛玉已經進榮府半年多了,而且林如海還未病逝,她還是榮國府的客人,雖說心思依舊敏感,但還未發展到後麵的多愁善感。
    隻有幾年後重返榮府,她才成為父母雙亡的孤女,從此小心翼翼的寄居在榮府。
    ……
    三日之後,五百餘眾學子陸續從書院搬了出來。
    他們或是回家讀書,或是跟隨顧憲成前往無錫縣,準備重建東林書院的工作。
    眾學子回首望著這座古樸典雅的書院,沉默思念,久久不肯離去。
    這些學子們在書院生活了多則六、七年,少則一、二,一切都是那麽熟悉。
    值得懷念的是每日清晨朗朗讀書的學堂,每日晚上相伴的學舍,以及學海無涯的藏書閣。
    另外,書院中的草廬、長廊、亭子,以及月河、石橋、魚池等建築亦是十分懷念。
    正午,京杭大運河,京師渡口——
    初夏,日高三丈不覺炎熱,今日正值涼日。
    一艘艘長長的客船、貨船停靠在渡口,寬闊的岸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一條長約十丈的客船前,圍簇有一眾身穿學袍的學子,他們向著前方背上包袱的幾十人告別。
    這幾十人中,有書院的講師,也有跟隨的學子。
    “待書院重建,我們會第一時間寄出書信,這個時間不會太長,最多兩個月,在我們離開的兩月,你們要自覺讀書,遵守課時,切不可因無人監督而鬆懈”。
    顧憲成在船艙前看著一眾學子,朗聲道。
    “我們一定遵守學規和課時,不負您的教誨,再見了,先生,同窗們”。
    眾學子滿臉不舍,齊聲喊道。
    王仁之早在登船前,便同顧憲成、顧允成、高攀龍、安希範等講師告了別,同時也得到了他們的連連誇讚和叮囑。
    ……
    從京師渡口,乘千裏馬狂奔在田野中,到京城家府,不過用了半個時辰。
    未時一刻,王仁之在前院拴好馬兒,進入垂花門,徐步行走在雕梁畫棟的長廊之中。
    這個時間,母親與可卿應該剛剛吃過午飯,看看還剩些什麽吃食。
    想到這裏,王仁之走向吃飯的偏廳。
    進入廳中,便見秦可卿與柳氏坐在軟榻上聊著。
    柳氏看見王仁之回來了,便招呼道“仁兒,過來吃飯吧,剛讓廚房做好的,還熱著呢”。
    秦可卿起身迎接,輕笑道“夫君趁熱坐下吃飯吧,今日煮了蝦呢”。
    “書院開始重建,日後的幾月,我便在家中讀書了,時間寬裕了許多”。
    王仁之淡淡道。
    “你們書院好端端的,怎的重建了?還偏偏在鄉試之時”。
    秦可卿疑惑道。
    “迫不得已而為,往後的幾月,隻能這般了”。
    王仁之道。
    柳氏笑道“你們書院重建,咱們也無奈,無需想這些了,好好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