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質問益州
字數:3707 加入書籤
劉琮將黃忠和文聘二位將軍送走,並派他們集結兵馬,如果這一次劉璋給不出他一個滿意的理由,他會讓劉璋好看。
黃忠和文聘離開之後,另外一個人來到了刺史府,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劉琮要找的蔡瑁。
作為劉琮的舅舅,這些年劉琮的變化,蔡茂全都看在眼中,對於自己這個侄子,他隻有心疼。
劉琦的死和荊州被奪,對劉琮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正是這兩種因素結合在一起,才使得他有了如今的性格。
蔡瑁來到大廳,看見劉琮此時正坐著等待自己,連忙說道:“主公,微臣已經到了,您今天找我過來有什麽事情嗎?”
平常若是沒有事情,劉琮很少會去找蔡瑁,因為他的事情很多,很忙,沒有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他身上背負的壓力太大了,蔡瑁也不會主動來打擾他,蔡瑁隻希望自己的這個侄子能夠輕鬆一點。
這些年來,劉琮身上背負的是不屬於他的責任,隻可惜,他身為劉表的兒子,有些事情是無法逃脫的。
劉琮說道:“舅舅,您來了,您不知道我受了多大的屈辱。”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快和我說說。”蔡瑁焦急的問道。
劉琮將所有事情一五一十的和盤托出,對於蔡瑁,他是絕對信任的,所以並沒有隱瞞什麽。
聽完劉琮的訴說,蔡瑁也有些生氣,他沒有想到益州的人竟然如此膽大妄為,可生氣之餘他又覺得有些奇怪。
以劉璋的脾氣,這一次怎麽會如此硬氣?這其中應該有蹊蹺。
蔡瑁說道:“琮兒,我這裏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舅舅,你在我麵前還客氣什麽,咱們二人之間現在有如此隔閡了嗎?”劉琮不滿道。
“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奇怪,其中一定有蹊蹺,我了解劉璋這個人,他不可能有如此他的膽子。
就算是他派出了軍隊,也絕對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他的心性不足以讓他有如此狂妄的資本。
我懷疑,這個事情是曹操老賊搞出來的陰謀,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和益州打起來,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不得不說,蔡瑁還是有幾分東西的,既然這麽快就看出了於禁的陰謀,但是劉琮不接受。
劉琮說道:“舅舅,我不管這是不是陰謀,總之,我需要劉璋給我一個理由,否則我絕對不會放過他。
這一次我損失了三千兵馬,如果不將這筆賬討回來,我手下的那些士兵如何能夠扶我,我又如何坐得穩這個位置?
如今,我已經不是想做什麽就能夠做什麽的人了,有太多東西我需要考慮,所以我才會叫舅舅你過來。
我想派你出使益州,你去給我到益州看看,究竟是不是劉璋做的?如果是,那就沒什麽好說的,讓他給我一個理由。
如果不是,那你便可以回來告訴我,我就知道這是曹操的陰謀,我也好對手下人有個說法。”
蔡瑁明白了,點了點頭,他確實是最適合出使益州的人選,換個人,要麽就是能力不夠,要麽就是資曆不夠。
他是如今益州為數不多資曆和能力都夠的人,又是劉琮的親舅舅,最得劉琮的信任,自然可以去做這件事情。
劉璋笑著說道:“舅舅,那這一次的任務可就交給您了,您可不能給我打馬虎眼,必須給我好好完成。
我既要知道劉璋的態度,也要讓他知道我的態度,說不定咱們兩家還能聯合起來,給曹操老賊一點打擊。”
蔡瑁答應了下來,又和劉琮聊了一會兒才離開,回到自己府中後,蔡瑁便開始思考這件事。
越想,他就越覺得這件事情可能是曹操的陰謀,所以他也將文聘和黃忠二位將軍請了過來。
文聘和黃忠來到蔡府見到蔡瑁後,全都有些詫異,一般蔡瑁是不會將他們二人同時請過來的,甚至他們私底下見麵都很少。
因為他們一方是外戚,一方是領兵將領,如果走得太近,肯定會被別人忌憚,從而導致失去信任。
這一次蔡瑁竟然不管不顧的,將他們二人找了過來,就一定是有大事情,二人不敢怠慢,連忙走入大廳中。
坐在大廳的蔡瑁早已等候多時,看到二人進來,連忙起身招待,等三人都坐下之後,蔡瑁率先開口說道:
“我今日將二位將軍找過來,是有事情要和二位將軍商量,還請二位將軍聽聽我的分析。
我認為這一次益州的挑釁是曹操的陰謀,並不是益州人所為。”
“哦,這是為什麽?還請蔡先生給我們二人分析分析。”文聘問道。
“你們是對劉璋這個人不太了解,可我不同,我對這個人很了解,劉璋這個家夥,沒有這麽大的膽子。
他如果敢有現在這樣的作為,那他也不會龜縮在益州這麽多年,早就稱霸一方了?
你們可不要小看益州的實力,益州作為天府之國,有充足的糧食儲備,也有足夠的兵馬。
之所以這麽多年都困在益州,就是因為劉璋膽子小,沒有他爹劉焉的膽魄。
前主公還活著的時候,我們就曾評價過這父子二人,都說他們是典型的虎父犬子,劉璋根本比不上他父親的萬分之一。
這件事情不是他做的,最有可能的就是曹操,他想挑起我們和益州的爭端,然後坐收漁翁之利。”
蔡瑁解釋完看向黃忠和文聘,二人聽完蔡瑁這一番分析之後,也覺得他說的非常有道理。
曹操就是這樣奸詐狡猾的一個人,做出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這下可就麻煩了。
文聘問道:“蔡先生,按你這麽說,那你今天叫我們過來幹什麽?我們又幫不了你。”
“誰說你們幫不了我,我需要你們的幫助,如今主公,性格太為偏激,我怕再這樣下去會出事。
如果這一次出使益州,沒能有好的結果,他肯定會忍不住發兵的,到時候我希望二位將軍能夠和我一起勸阻。”
二人全都表示同意,他們也能感受到劉琮的變化,身居高位者最不能意氣用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