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主觀能動性!
字數:5131 加入書籤
交代?
何星辰還真就不怕交代!
他可是有掛的男人,還能怕這個?
萬一要是拆了模型,拿著圖紙,那幫造船工匠都無法給他造出一艘鄭和寶船。
大不了,他就從龍為Mate100上直接買元件。
工匠們不會造,難道還能不會照著設計圖和模型組裝麽?!
笑話!
其實何星辰說一年,他感覺自己這已經是往少了說了。
要不是怕嚇著文武百官,以及便宜父皇和五弟他們幾個。
何星辰都想直接說,半年就能將鄭和寶船建造成功。
現在他龍為Mate100上,餘額也算是不少了。
外加上他目前,也不再急著升級了。
何星辰如今消費起來,那簡直就是壕無人性。
要不是很多時候,他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何星辰都想把什麽發電機、切割機等等各種現代化的大型機械、電器,都買一通。
這樣更能提高生產力。
造船?
那就更不在話下。
不過嘛,誰讓這是大乾朝,是古代呢。
事兒最好還是得慢慢來,反正何星辰其實也並不急。
隻是麵對吏部尚書孔時適,剛剛那明顯有著,想要將何星辰一軍點話。
何星辰非但沒退縮,反而迎著孔尚書的方向,往前邁了一步。
並且用似笑非笑的眼神,直逼孔時適。
孔時適不由得一陣心虛,不自覺的往後退了一步。
他沒想到,大王爺不但沒有被他激將成功,更沒有氣急敗壞,反而是這個反應。
大王爺不會是,想對他怎麽樣吧?
可何星辰用意味深長的眼神,看了孔時適幾眼,給了他深深的壓迫感之後。
何星辰卻並沒有,像想象中的那樣要為難孔時適。
反而重新麵對皇帝,“請父皇放心!
兒臣既然承諾一年內造出一艘寶船,就一定說到做到。
兒臣知道,造這樣的寶船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按理說,不可能確定一個,具體的完成期限,更不可能確定具體的預算情況。
但......兒臣作為咱們大乾朝的皇長子,必然要有所擔當。
更要為弟弟們,以及文武百官做個表率。
今日,我們身處這樣的位置,享受著朝廷以及大乾朝所有百姓,帶給我們的福利。
那麽,我們每一年豈能不為朝廷以及百姓,做出我們應做的貢獻?!
你說是不是這樣?孔尚書?”
嗯?
孔時適一時有些發懵,他正聽著大王爺裝模作樣的,在皇上麵前表態,準備時刻找點漏洞再次攻擊呢。
不曾想,大王爺怎麽說著說著,突然把話引到了他身上?
“額......大王爺此話有理。”
“既然孔尚書,也這麽認可本王的話。
那麽......本王今日可以如孔尚書所願,在此立下軍令狀,保證一年內定要完成一艘寶船的建造。”
孔時適的眼神,忽的驚喜的亮了。
可他沒想到,大王爺何星辰突然話題一轉,再次將問題拋到他頭上。
“那麽,作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孔大人又打算在這一年內,為大乾朝的朝政、以及為大乾朝的百姓,做些什麽實事兒呢?
而你打算做的事,又應該要如何才能衡量,你取得的成績?
好以此證明,你無愧於吏部尚書這個位置。
更能證明,你對朝廷的忠心,證明你兢兢業業的努力,對得起朝廷給你的俸祿,對得起大乾朝所有百姓對你的信任以及敬仰?”
好麽!
孔時適感覺自己一下子,被大王爺逼到了絕路。
一時間,孔時適口幹舌燥,不停的吞咽口水,冷汗更是岑岑的往外冒。
他大腦都有些宕機,一時間根本不知該往哪個方向思考。
大王爺這問題,這......這讓他如何回答?
這幾年來,他作為吏部尚書,不過就是把控把控全局。
隻要不出什麽大亂子,他的工作就算沒啥錯。
可如今聽大王爺這麽一說,別說皇上了,就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有愧於吏部尚書這個位置。
更別說,他能衡量自己一年的工作成果了。
哪有什麽成果啊!
對他來說,大乾朝的官吏都能過得去就行了。
孔時適不停擦著額頭上的汗,可就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不過,何星辰倒也沒打算逼他。
最近世家官員們紛紛爆雷,目前已經牽扯出來的其他官員,可也真是不少。
這個孔時適雖然有很多小心思,但能不被那些世家官員的案子牽扯出來。
何星辰就已經能給這個人,打個及格分了。
他自然也不會,立即逼孔時適當場做出什麽承諾。
剛剛這一出,何星辰既是對孔時適剛剛將他軍的一種反擊,表明一下自己的態度。
也是想給滿朝的文武百官們,都提個醒。
以後,大乾朝的官吏,很需要增加績效考核這一製度了。
他們得開始了解並且逐漸習慣,要給自己的工作做個定位,更要有清晰的認知。
他們必須得知道,十年寒窗苦讀之後,當了官不是為了光宗耀祖,有俸祿可拿,有銀子可貪。
他們是有使命、義務和責任的!
他們,必須得學著,自己給自己設立目標、製定計劃,並且全力去完成。
一年之後,所有文武百官都得讓自己、讓皇上、讓其他官員,更得讓大乾朝的百姓知道。
他們沒有混日子,他們沒有白拿俸祿不幹人事。
他們,的的確確有為朝廷、為百姓,鞠躬盡瘁謀福利!
這......才是一個大乾朝合格的官,該幹的事兒!
所以,何星辰並沒有直接為難吏部尚書孔時適。
他要先給所有人,做出一個表率。
如何衡量自己的能力與資源,如何合理的製定目標,並且完成。
等一年之後,不,或許隻是幾個月之後。
隻要有一艘寶船,一旦建造成功。
那麽,他就可以更有說服力的站在金鑾殿上,讓所有文武百官都跟著他,一起改進如今的工作製度與習慣。
他必須得讓文武百官,鍛煉出主觀能動性。
絕不能像何星辰這為數不多的幾次上朝一樣。
好好的早朝,也能變成一個菜市場,甚至還能審案。
最關鍵的是,每次早朝的議題,一討論就能討論好幾天。
根本就沒有人,帶著解決問題的辦法來上朝。
這樣的朝堂,又怎麽可能帶給百姓與希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