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新安府人證到!
字數:5116 加入書籤
今兒個這一天,何星辰受到的刺/激,委實是有些大了。
何星辰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怎麽把華大夫打發走的。
也不知道自己是何時,回到臥房休息的。
何星辰隻感覺自己的腦袋很懵,甚至一時間喪失了思考的能力。
直到翌日淩晨,何星辰被小夏子喚醒,並服侍他穿衣洗漱,準備前往宮中早朝。
何星辰這才回過神來。
“小夏子,昨晚華大夫是否來過?是否說過那樣的話?......”
幾經確認,何星辰這才知道,原來這一切竟真的不是夢。
如果不是夢的話......京都的百姓,未免也太......
何星辰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評論京都那些給他立長生牌位的百姓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這京都,何星辰是真的一刻都不想再待了。
......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早朝伊始,刑部各個官員就率先跳出來。
紛紛將他們昨天廢寢忘食調查出來的,有關世家官員的更多罪證,一一呈現到皇帝麵前。
強買強賣、強搶民女、吞並耕地,甚至還有多起命案。
總而言之,經過調查發現,這些世家的罪過,簡直就是罄竹難書。
刑部更是向皇帝表態,必將嚴肅認真的對待每一個大大小小的案情。
即使如抽絲剝繭,他們也將不嫌麻煩的,將世家官員所有的罪過,一一取證。
他們定會為大乾朝所有被世家官員欺壓過的百姓,討一個公道。
借著這些話題,金鑾殿內的文武百官商議了許久。
最終,皇帝何玄天拍板定論,並下旨讓戶部配合刑部。
把被世家非法獲得的耕地,全部歸還百姓。
並根據刑部查出的罪證,對所有涉及到的世家官員的府邸,進行徹底的查抄。
對這些世家官員名下的耕地,進行變賣。
何玄天唯一的要求就是,這些世家的耕地,不能再賣給任何其他世家大族。
也不能賣給地主、商戶或地方官員。
所有的耕地,隻能以適宜的價格,賣給大乾朝各處的貧民。
戶部要盡可能的做到,讓大乾朝所有的最底層的貧苦百姓,都能人人有地種。
“皇上聖明!”
不管文武百官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反正今時今日,沒有一個官員會跳出來,反對皇帝這樣的決定。
何玄天坐在龍椅上,心情別提多美妙了。
這一波操作下去,他的大乾朝的國庫就更豐盈了!
他做皇帝那麽些年,還從未像今年這樣如此富裕過。
果然,賺銀子的感覺真好。
即使他是皇帝,也不能免俗。
更何況,他變賣世家耕地這事兒,可不僅僅是賺了銀子。
最重要的,還是他為普通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開心!
今兒個實在是太開心了!
這個時候,見文武百官終於討論完上一件事。
何星辰趕忙借機,盡快發言。
“啟奏父皇,新安府的人證,已於今日到達京都,此刻正在宮門外候著。
還請父皇允許人證上殿,好還兒臣一個清白!”
沒有等太久,當初誣告何星辰殺人全家,就為了奪取水泥方子的吳傳山,以及刑部章郎中,還有何星辰所謂的‘人證’,全被帶上了金鑾殿。
“爹!
嗚嗚嗚~~~
兒子不孝,讓爹受苦了!”
“祖父!嗚嗚嗚~~~~”
“你......你是老大?”
哪裏還用得著證人作證,結果已經一目了然。
可即使如此,流程還是要走的。
刑部尚書劉懷清親自審案,梳理人物關係,以及案情。
即使吳傳山被折磨的,精神已然出現了些問題,也說不出他具體是如何被關押、並被折磨要求他誣告大王爺的這些過程。
但,僅憑眼前的些許證據,就已經可以證明。
吳傳山當日對大王爺何星辰的狀告,全是假的!
吳傳山就是被刑部章郎中逼迫的,隻能說假話,對大王爺何星辰進行誣陷。
根本就沒有水泥方子被奪這事兒,更沒有吳傳山一家,因為水泥方子被殺人奪寶一事。
刑部章郎中,竟敢捏造事實與人證,故意陷害大王爺何星辰,真是其心可誅!
根本都不用審其他的案子,刑部章郎中隻憑這一個案子,就已經可以直接拉出午門斬首!
“皇上,皇上饒命啊!
微臣也是被人教唆的,是安國侯!真的是安國侯!
如果不是安國侯威逼利誘,微臣一個小小的刑部郎中,哪裏有膽子敢誣陷大王爺啊!
求皇上明察!
求皇上饒命啊!”
死到臨頭,章郎中隻能把所有的罪過,全賴到安國侯身上,隻求能得到一個繼續苟活的機會。
可惜,安國侯行事嚴謹。
至今為止,無論有多少人指控安國侯,這些人都無法拿出一個像樣的證據。
既如此,無論刑部章郎中如何哭鬧、求饒。
皇帝何玄天都當場下旨,讓侍衛將章郎中拉出去午門斬首!
那就是要讓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或許有些罪可以被原諒。
但汙蔑皇族、甚至膽敢設計陷害皇族者,殺無赦!
皇權,絕不能被侵犯!
結果,世家官員的罪過還沒完全整理完畢。
刑部章郎中,就成了第一個被斬首的人。
當然,當初一起汙蔑何星辰的那幾個官員,誰都別想好過。
雖然誣告大王爺何星辰,命人殺人搶奪土豆的‘人證’孫金柱的家人,無論如何都找不到了。
但吳傳山的兒子、兒媳與孫子,卻在金鑾殿上,將他們所了解的,所有關於新安府的賑災過程以及改變、還有他們這樣的普通百姓對大王爺何星辰的了解,以及大王爺為新安府百姓做過的每一件事。
全都一五一十的講述了出來。
即使大王爺曾遭受到的其他的指控,還沒有找到確切的人證,可以百分百的證明大王爺的清白。
但此時金鑾殿內的文武百官,已經覺得沒有那個必要了。
大王爺能在新安府,為災民百姓們做到那種地步。
這樣的大王爺,又怎麽可能成為世家官員帶來的人證口中,那樣欺壓百姓的惡毒之人?!
甚至有些許,在京都官位幾乎已經做到頭的官員,已經在心裏盤算著。
是不是該申請一下外放,就去新安府當官。
良好的生活環境與氛圍,還有伸手就能撈到的功績。
這新安府,如今算得上是一方寶地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