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北德意誌同盟

字數:371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在歐陸當反派 !
    “戰爭爆發的太突然了,我們需要時間來準備,這時候跟理查德那個暴君談判不失為一個好計策。
    如果任由戰爭繼續打下去,理查德無論是否會失敗,漢諾威都會淪陷,奧爾登堡和梅克倫堡的教訓已經告訴我們,沒有上萬正規軍防守的城池堡壘,是擋不住理查德麾下那群瘋子士兵的。”
    “可是,我們停戰後,北德意誌邦國的聯軍就會解散,我們所做的努力都會化為烏有,花出去的錢就像打了水漂!
    更何況,我們需要時間準備,理查德同樣需要時間鞏固已經占領的地盤,他是不會從梅克倫堡和奧爾登堡撤退的,丹麥王國本土一團亂的地方武裝力量,理查德也需要時間去整合,到時候我們麵對的就不是擁有萬人兵團的理查德,而是麵對一個崛起的丹麥王國!”
    “不不不,我們花出去的錢不會白費,這次北德意誌諸多邦國的軍事行動,理查德又不是眼瞎,怎麽可能看不見?
    這意味著北德意誌諸多邦國已經跟理查德結下仇怨,隻要理查德還想繼續擴張,就必然會跟北德意誌邦國發生戰爭。
    這對我們來說已經足夠了。
    一旦雙方爆發戰爭,理查德戰敗,我們就可以落井下石,推翻理查德對丹麥的統治,讓丹麥王國重新回到正軌。
    若是理查德贏了,以理查德的野心,必然會占領北德意誌邦國的領地和城市。
    一個丹麥國王想要侵吞德意誌地區的領土,大家覺得會引發什麽反應?
    到時候,我們甚至不用親自出手,神聖羅馬帝國和普魯士王國就會跟理查德發生生死之戰!
    那可是整個中歐的力量,理查德打不贏的。
    即便退一萬步來看,理查德僥幸打贏了普魯士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家族,侵吞了整個德意誌地區,到時候該上火的不是我們,而是巴黎和聖彼得堡!
    哦對了,北歐的挪威和瑞典也不會睡好覺的。
    畢竟,挪威和瑞典可是丹麥王國的傳統領地。
    理查德的崛起固然是一個威脅,但也是不列顛的機遇,現在我們需要的隻是時間。
    當然,為了以防意外,在和談結束後,最好將漢諾威的王親貴族遷徙過來,下一次戰爭爆發,漢諾威恐怕不會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我們必須看清一個現實,理查德的本部軍隊是真的能打,或者說,他們就是從地獄中爬出來的魔鬼,在戰場上我們決不能輕視理查德的實力。
    至於理查德整合丹麥王國其他地方武裝,倒是不用太過在意,丹麥人打仗的本事,在座的各位應該都清楚。
    理查德的強大,跟丹麥人的戰爭能力沒什麽關係,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丹麥人打仗的本事太垃圾,才使得弱小時期的理查德能快速完成第一桶金的積累。”
    …………
    不出意外的,理查德得到了想要的和談條件。
    雙方都不想繼續這場兩敗俱傷的戰爭。
    理查德是不想大幅度消耗麾下的嫡係部隊數量,倫敦政府則是不想漢諾威現在淪陷。
    漢諾威有不少英國國王的親戚……
    雙方和談的條件很簡單。
    倫敦政府承認理查德丹麥國王的法統,這是第一個承認理查德一世的國家,還是歐陸大國!
    相對的,理查德要承認挪威獨立。
    其實,如今的挪威已經事實上獨立了,隻不過還沒有選出自己的國王罷了。
    畢竟,國王是看血統的。
    而且挪威貴族在獨立找尋一個國王,或者跟瑞典王國實現共主這兩個選項間,還有一些分歧。
    挪威貴族當然希望能並入瑞典王國,如此一來挪威就不用擔心陸地上的安全問題了。
    但瑞典王國並不想給挪威人同等的地位,隻想將挪威當做殖民地掠奪,這就是雙方的分歧。
    不過這個分歧因為理查德的崛起和倫敦政府的斡旋,並沒有被激化,瑞典王室正在被倫敦政府遊說,讓挪威人跟瑞典人實現同等地位。
    其實,就是挪威貴族和瑞典貴族享受同樣的政治特權。
    貴族才是這個時代的關鍵,屁民大多數都是農奴……
    別看現在的歐洲各國都宣傳自己為文明國家,實際上歐洲各國仍然普遍流行著奴隸製。
    不是隻有沙皇俄國才有農奴。
    隻不過沙皇俄國的農奴日子過得最苦逼罷了。
    隻要瑞典王室那邊妥協,挪威和瑞典合並為共主國家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就跟當初的挪威丹麥共主國家一樣。
    理查德承認的挪威獨立,其實是承認挪威從丹麥王國治下分裂出去。
    理查德是一個務實的人,既然他暫時沒有能力跨海征伐挪威,承認就承認唄。
    以後強大了,宣戰理由還不好找麽?
    比如說,邊境丟了頭牛?
    或者一名邊境士兵失蹤了,要派遣軍隊進入鄰國境內搜尋!
    當然,倫敦政府也是務實的政府,理查德想要丹麥法統的承認,他們就承認了。
    反正其他國家不承認,理查德這個丹麥國王的法統一樣水分十足。
    隻是,讓理查德不爽的是,和談條約簽訂後,北德意誌邦國的聯軍雖然解散了,但北德意誌乃至中德意誌部分邦國,卻結成了戰略同盟夥伴。
    就連普魯士王國都加入進去,或者說普魯士王國本就是幕後推動者之一。
    要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阻撓,或許整個德意誌都要結成一個牢固的戰略同盟。
    這個戰略同盟中,普魯士王國和巴伐利亞選侯國起到了主導作用,將維也納政府剔除在外,這就是維也納政府極力反對的原因。
    隻是,維也納政府也忙著跟沙皇俄國最後一次瓜分波蘭,消滅這個民族主義思想越發高漲的危險國家,所以暫時無力做出實際行動來阻止北德意誌同盟的誕生。
    柏林政府和巴伐利亞首府慕尼黑趁機在北德意誌同盟中頒布了關稅同盟協議,取消了北德意誌地區諸多邦國層層疊疊的關稅稅卡,極大的促進了北德意誌地區的商貿繁榮。
    沒人會跟錢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