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抵達別鶴留苑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修真世界裏的天師 !
想來要不了多久,這事就會傳到正一道其他師弟們的耳中,讓道隱真人、三茅真人、太極真人們哄堂大笑。
當然笑完之後他們也不會閑著,以前張弼雖然犯事,但神魂還給他留著,即便被貶下界,但周旋於一群凡人之中料想也不會真的迎來殺劫臨身的那一天。
神魂對張弼來說不僅僅是他可以在雲炁充裕的前提下動用一些神通,比方說召喚土地公來探路,開啟道紋來洞察一下別人的心事。
更重要的是,神魂就相當於是一張專屬於宣和真人的符籙,其中記錄了張弼在仙界的所有事跡。
有了神魂張弼才能在死後繼續轉世重生,而如今的他一旦死了那就真的什麽都沒有了。
但沒了神魂的張弼還有慧魄,慧魄雖說屬於三魂七魄之一,每個人都有,但就如同佛門所言的佛慧一般,一旦開啟便能覺知一切真理,了知一切事物。
而張弼的慧魄自然就是他在正一道的道統了,隻不過因為他沒了神魂,所以張弼的正一道道統不在仙界,而在凡間。
憑借這份道統,凡間的正一道便能為他開啟方便之門,甚至於有朝一日張弼能夠壯大正一道在凡間的影響力,對他再次成仙無疑有著莫大的助力。
而且,倘若說那純陽小兒、蕩魔天尊往後還要再次不顧身份的對已經被打落成凡人的張弼下手,那麽正一道的各位祖師爺們也勢必不會再袖手旁觀,即便鬧到三清大殿,各位天尊們也絕不會容忍丹鼎派對正一道趕盡殺絕。
從南柯一夢中醒來的張弼,重新啟程前往別鶴留苑。
而這一次他沒有選擇在其他地方多做停留,而是一路往南,渡過大江,在第十四天後抵達了別鶴留苑所在的飛鶴山。
對於一個六歲的孩童來說,跑這麽大老遠的路可不容易,但更難的卻是他在即將入山的時候被擋在了山門處的結界之外。
看著眼前若隱若現的書香結界,以及耳邊聽著從結界之中吟唱成歌的儒門典律,張弼意識到今天的別鶴留苑除了自己外還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原本張弼沒打算硬闖,但就在此時,隻見結界之中偶有人影晃動,隨即殺伐之聲響起,靈氣衝擊之際,連同那結界之上浮現的聖賢書卷金榜也蕩起了一層層漣漪。
看得出來,別鶴留苑正在遭遇著敵人的入侵,而且這個敵人可能不是外敵,而就是儒門之中的叛徒。
一想到這裏,張弼果斷出手了。
儒法,張弼懂得不多,但正所謂一本度人經,渡人渡劫亦渡仙,天地萬法,無出其右。
隨著張弼開始念出度人經,嚐試淨化結界之中不斷滋生的欲望,甚至連同結界本身也在張弼的度化之中。
漸漸的結界中的殺伐之聲逐漸停止,而後一道金光將張弼包裹起來,隨即空間挪移,一瞬間,張弼就已然來到了別鶴留苑之中。
張弼環顧四周,隻見自己置身於一處仙音嫋嫋的亭台樓閣之中,而那仙音並非從閣樓中傳來,而是浮於水波之上,借由那風聲、水聲、落葉聲、鬆花聲演奏出一曲別致的鍾鳴鼓樂。
音律,無疑是儒門的一大特色。
雖然張弼並不知道自己來到這裏究竟是別鶴留苑的人所為,還是那儒門的叛徒所為,但看樣子這是另一個考驗。
度人經雖然能渡人之欲望,其包含了儒釋道三家的諸般法門,但弦樂絲竹之樂章卻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度人經。
就如同唯有命裏才能承運一樣,度人經顯然也是無法渡音律的。
想到這裏,張弼的心中頓時就有了底。
此時他手掌攤開,開始嚐試凝聚一股微弱的靈氣,道家練氣的法門張弼自然是懂得,雖然向來不屑於去學習,畢竟那是丹鼎派的道法,而非正一道的道法。
不過此時信手拈來,卻也不費吹灰之力。
靈氣充盈手掌,隨即化作一道庚金劍氣,在張弼彈出一指的同時,激射向那看似平靜的湖麵,隨即升起了一道水柱。
水柱聲綿長,瞬間改變了原本那一曲音符的旋律,讓整個亭台閣樓中的仙音也隨著水浪激起而發出的綿長之聲開始變得厚重。
聽到這裏,張弼的嘴角就泛起了一絲笑容。
三教之中,儒門最講中正,正所謂參天地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日月並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
而中正者,正是王道。
張弼初來乍到之時,仙音雖然嫋嫋,卻不謂之禮數,禮數不足,無法展現王道威儀,而如今通過張弼撥亂反正,用暗含道家清平之意,輔佐王權,眼前亭台樓閣就此消失。
當張弼再次睜開眼睛之時,隻見自己已然身處廟堂之上,文臣武將分列左右兩側,上首一人濃眉大眼,胡須甚至都快拖到地上了,想來便是這別鶴留苑之主。
此時,廟堂之上的眾人也在看著眼前的張弼,不少人眼裏泛起異色,顯然是沒有料到能夠破解外圍結界,同時還能解開第二層的音律之陣的人竟然會是眼前這個隻有六歲的孩童。
雖然已經不是頭一次被這麽多人圍觀了,不過張弼卻還是感到了一種不適之感,而這種不適並非來自於這廟堂之中借由排座次來展現出的窒息氛圍,而是在那上首之人身上湧現出來的絲絲聖氣。
一想到聖氣二字,張弼心中一凜,知道自己來對了地方。
“堂下何人?”此時,那胡須垂地的老者突然以儒門中正之音開口問道。
“楚天四時雨。”張弼不假思索朗聲說道,盡管聲音頗為稚嫩,卻仍舊中沛有力。
“若遇千裏煙波該如何?”老者無視了那廟堂之中眾人更為驚奇的目光,繼續問道。
“暮靄沉波千萬裏,風煙過鯽歸來去。”
隨著張弼話音剛落,站在右側文臣首位的宰輔用他那似洪鍾一般的聲音大喝了一聲,“好!”
當張弼剛走進這家廟堂之時就已經預料到自己會遇到什麽了。
果不其然,一個六歲的孩童能夠被文武百官以禮相待,因此當那老者問堂下何人的時候,張弼便知道他問的不是人,而是禮。
儒門以禮教化天下,止邪安民,不管後續發展如何,這份初衷自然能夠得到身為正一道的張弼的認同。
所謂“楚天四時雨”,楚天指的是古時的南方,四時雨常出現在古詩當中,寓意多事之秋,張弼以古寓今,不僅道出了自己的來意,同時也隱晦的提及了他之前在別鶴留苑外所觀察到的情景。
老者讀懂了張弼所想要表達的意思,也同樣用暗含雙關之意的一句話提問,而煙波兩個字可以指文章的波瀾起伏,也可以指遠離廟堂的江湖之遠。
而張弼用一首即興之詩來作答,迎合了儒門的同時,也在告訴他一時的風平浪靜並非長治久安之理,而再如何波瀾起伏的局勢也終究會有落下帷幕的一天。
“來人,設宴!”從張弼口中得到了滿意答案的老者當即大喊一聲,隨即從那首座之位上快步朝著張弼走來,卻在臨近張弼跟前的時候聽到兩個字。
“且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