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門庭之變

字數:418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修真世界裏的天師 !
    一路上,別鶴留苑眾人一同出手,放倒了許多攔路的儒門弟子。
    從麵相來看,這些儒門弟子有的惶恐不安,有的振聾發聵,有的欣喜若狂,還有的誌得意滿。
    看得出他們盡皆迷失了心智,陷入到或是美夢、或是噩夢的境地當中無法自拔。
    直到他們來到了一座書院。
    “那是……田書令!”諸葛玄離一眼望去,隻見書院之中立身講台之人正是百年前他曾熟識的舊友。
    此時這位田書令也正陷入到一種迷離的狀態之中,正對著空無一人的坐席進行著儒家中正之道的演講。
    他的語氣鏗鏘有力,眼神也無比清澈,看上去並不像是一個陷入夢魘之中的人。
    而且從他的站姿和手上比劃的姿勢也可以得見,這是一個為人正派之人,一言一行均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速戰速決!”
    諸葛玄離下達命令,由於遲遲沒有見到徐、龍兩位都令,加之天外書香裏氣氛詭異,讓眾人的心頭都平添了更多的陰霾。
    這樣的陰霾倘若久久揮散不去,就算有儒門秘術的加持,其效果也將慢慢減弱,直至徹底失去效果。
    得到命令的禦書令夏侯牧和書書令文翰見狀,對視一眼,一同出手。
    對方是和他們身份地位相當的書令,一對一的話恐有變數。
    這場戰鬥並未持續多久,等到田書令徹底昏迷後,眾人繼續朝著下一個地方前進。
    一路上,張弼始終不發一言,倒不是此地氣氛詭異讓他必須得全神貫注,而是他始終覺得有什麽是被自己忽略的地方。
    諸葛玄離見狀,倒是並未多問,一方麵是怕打岔張弼的思緒,另一方麵他也存著一些心事,不足為外人道也。
    眾人一路前行,逐漸來到一處庭院的開闊地。
    此地高台林立,背景是圜丘和祈穀,看得出是一處祭天的所在,原本眾人並不打算在此停留,畢竟沿途上並沒有其他儒門弟子,但張弼卻突然停下腳步,蹙眉道,“慢著!”
    眾人聞言當即停步,露出不解的神情,諸葛玄離正要詢問,隻見張弼回頭看向了一處通往高台前的台階。
    “道友可是發現了什麽?”諸葛玄離低聲問道。
    “台階不對!”
    張弼的回答讓眾人再次生疑,卻又在循聲曆數台階過後,露出了驚駭的眼神。
    “這台階竟是雙數?”汪清璿的語氣有些顫抖,身為禮書令的她,自從數十年前投身別鶴留苑後就一直對天外書香非常神往,此番諸葛玄離提出北遷,她便是頭一個讚同之人。
    但如今,眼見這裏諸多詭譎之事,心神俱震的同時,更是有種信仰崩塌的感覺。
    三教祭祀的規矩均非常嚴格,細致到天壇的台階、廊橋的欄板、望柱以及廟宇的房間數都必須要遵照既定的數字,且不能為雙數。
    畢竟雙數為陰,單數為陽。
    而像天外書香這種堪稱儒門聖地的所在,斷然不可能犯下這樣的錯誤。
    此時張弼回頭看向諸葛玄離,卻見後者眼神迷離,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回憶,這不由得讓張弼聯想起了一件往事。
    當初張弼從諸葛玄離那裏聽說別鶴留苑培育龍氣和打算北遷之事時一度也曾懷疑過,畢竟倘若隻是打算重振天外書香,似乎根本用不著培育龍氣。
    而之所以培育龍氣,無外乎兩個原因,一者為了禦敵,二者為了爭權奪利。
    換句話說,從一開始諸葛玄離就知道當年天外書香分崩離析的真相,甚至他自己就是這次事件的親身參與者。
    隻不過這種事站在張弼的角度來看,卻是不好插手,如若諸葛玄離自己道出當年事因也就罷了,但他不說的話,其他人也隻能被蒙在鼓裏。
    懷揣著心中的疑惑,眾人繼續前行,內心的陰霾也愈發的深重,這也讓他們在再次遭遇其他儒門弟子攔路時,下手便有些不知輕重了,也不知道是為了宣泄內心積鬱,還是他們也中了邪。
    張弼將這一切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縱使他和天外書香非親非故,且道儒兩家素有嫌隙,但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卻也做不到袖手旁觀。
    如果不生事則以,一旦出事,他自然會出手。
    由於天外書香非常廣闊,即便是花費一整天的時間也未必能夠盡覽,這天夜裏,眾人決定暫時擇一地休息,打算等到明日再行出發。
    夜裏,張弼正在打坐,忽聞門外敲門聲。
    “請進。”
    房門打開,卻是汪清璿,看得出她滿含心事,鬱鬱寡歡。
    “道友,我可以進來坐坐嗎?”汪清璿站在門口,出言詢問。
    待得汪清璿進入後坐在張弼對麵,正要將滿心的疑惑一股腦的脫口而出,卻看到張弼這間屋子裏的異狀。
    此時她以眼神求得張弼同意後,這才緩緩起身,走到窗戶旁,隻見上麵赫然貼著一張符篆,上麵書寫著看不懂的文字和圖案。
    雖然之前張弼曾將一些簡單的符籙之術傳授給別鶴留苑的眾人,幫助他們駕馭那些品相非凡的靈器,但正一道中不同的符籙和符篆有著截然不同的用法,卻難以一一道之。
    待得汪清璿放眼一周,看到了屋子裏不下二十多張符之後,這才回到張弼跟前,雖然她有心詢問這些符篆的用法,但內心本就已經積鬱甚多,卻也無暇再顧及其他。
    “不知道道友對此行有何看法?”
    汪清璿坐下後詢問的第一個問題讓張弼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容。
    三教之中,儒門最重視的就是交際,而交際則體現在認同感上,這是和佛道兩家最大的區別。
    過去張弼很少前往天庭,一方麵是天庭乃是儒門的天下,其中有不少身份地位比之他更高的神隻,而他作為正一道祖師爺何苦要去天庭看他人的臉色?
    另一方麵則是張弼很清楚,儒門最講究地位和規矩,在天庭中,實力強的往往並不是地位最高的。
    換句話說,無論是儒門還是天庭,都沿襲了古代王朝那一套,對權勢的眷念遠比佛道兩家更重。
    汪清璿此來的心思和目的在張弼的跟前一目了然,她不問前程、因果,而是先問自己的看法,便是因為她很在意他人的認同感,尤其還是當天外書香種種“醜聞”暴露之後,連同她自己都有一種信仰崩塌的感覺。
    對此,張弼先將親手泡好的茶遞給她,看著她抿了一小口之後這才說道,“不知道書令的天命修到哪一步了?”
    和丹鼎派一樣,儒家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修煉法。
    儒家修身,修的並不是身,而是命,最終的目的是要讓自身契合天命,用凡人的話來說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聽到張弼問她的修煉進境,汪清璿剛開始有些詫異,不過很快她就如實相告,“靈樞之境。”
    聽到這個答案,張弼點了點頭。
    之前在別鶴留苑和那名金丹後期的修士戰鬥時,張弼對汪清璿的實力有一定程度上的洞察,如果用修真境界來劃分,她的實力差不多在金丹初期,如果沒有張弼以六丁六甲陣轉移龍氣為她提升實力,和那金丹後期修士戰鬥她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