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荒歸一統

字數:392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修真世界裏的天師 !
    “白駒書院院主龍懷遠參見聖儒!”
    正當徐都令一敗塗地之時,一旁的龍懷遠龍都令見大勢已去,當即走上一步,卸去全身儒門聖氣,以古樸之姿對諸葛玄離進行參拜。
    而他口呼“聖儒”,自然就是認可了諸葛玄離成為天外書香之主。
    一時間,別鶴留苑眾人開始高呼“聖儒”之名,連同白駒書院的眾人也都在龍都令的帶頭之下紛紛響應,唯有徐都令臉色鐵青,尚且不發一言。
    好在龍都令一個眼神,讓徐都令冷靜了下來,心知此時再抵抗殊為不智,反正儒門自古以來就是造反的行家,等到星移鬥轉、滄海桑田之時,再報今日屈膝之仇。
    隨著徐、龍兩位都令都服軟之後,沉積了百年之久的天外書香終於迎來了再世的這一天。
    等到諸葛玄離分派任務,眾人各自離去之後,這才看到了一直待在遠端角落處的張弼。
    隨著諸葛玄離神色微沉,但立刻轉為爽朗笑容,大步流星的迎了上去,連同別鶴留苑的眾人一同麵朝張弼隨即深深的一鞠躬。
    “此番若非道友,老夫也無法執掌天外書香,請受老夫一拜!”
    此時若是換作其他人,怕是說什麽也不會受此大禮的,畢竟對方既然已經有皇龍帝王之相,又豈能再拜他人呢?
    但張弼卻很坦然的受了這一禮,對於他來說,無論是其真實身份,還是之前從諸葛玄離那一瞥之中所讀懂的味道,都讓他清楚的明白,這份“帝師”之名,他隻能接受,無從拒絕。
    眼見張弼堂而皇之的受了自己一拜,其他人的反應不提,但諸葛玄離心中的些許不快卻已經一掃而空。
    正如張弼所料的那般,如今的諸葛玄離已然不再是苑主,或者聖儒,而是君臨天下的帝王,而且還是由紫微大帝親自冊封,可謂是名正言順。
    但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帝王自稱寡人,並非帝王沒有朋友,而是從踏上這條不世王權的道路開始,便要懂得製衡之道。
    這便是紫微大帝所言之“持物之權衡”。
    即便在過去,諸葛玄離欣賞誰,支持誰,但那是憑借一己喜好而為之,可如今的他,做任何事都不能單憑這一己喜好了,而是要權衡利弊,甚至於有可能還要為了打壓別鶴留苑這一幫功臣的權勢,而拉攏徐、龍兩位都令。
    然而,唯獨張弼這個人才是最讓諸葛玄離頭疼的存在。
    之前紫微天光透射而下,照耀的第一個對象竟然是張弼,那一刻可是讓諸葛玄離心跳都快要停止了,卻又生怕自己的遲疑、耽擱褻瀆了紫微大帝,讓大帝降下天罰,隻能硬著頭皮宣布張弼為天外書香之主。
    可萬萬沒想到,最終的結果竟然是天光位移,照耀在了自己的身上,雖說在諸葛玄離閱讀過的典籍中,這種祥瑞偏移的事情從未發生過,但麵對這種讓他欣喜若狂的結果卻也坦然接受。
    隻是當一切塵埃落定之時當諸葛玄離再見到張弼之時,不由得就會回想起那一幕,以至於讓他心中原本的感激通通轉化成了不快。
    甚至於,那一瞬間自古以來所有賢臣在建功立業之後選擇退隱的主角事跡還一一浮現於他的腦海中,希望張弼也做一回這樣的賢臣,不要再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出現。
    但遺憾的是,張弼的智慧豈是任何賢臣可比,在一瞬間洞察了諸葛玄離心中所想之後,張弼果斷的就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這一夜,諸葛玄離和張弼秉燭夜談,誰也不知道他們之間到底說了什麽,隻是在第二天清晨到來時,禮書令汪清璿第一個前來麵見諸葛玄離時,發現聖儒精神很好、神采奕奕。
    天外書香重啟,聖儒即位,可以說一切都還在百廢待興的階段,而且此等大事不向天下廣而告之簡直說不過去,所以很快一封封蓋有聖儒印璽的親筆函便從天外書香出發,送往了中州各處名山寶刹、宗門教派。
    這一天,汪清璿忙完了大小事宜後,略感內心空蕩蕩的。
    當她走出房外,一時間不知道緣何去處,卻見一人也正好於此時出現在了自己的視野當中。
    抬眼望去,不由得心中一動,趕忙朝著來人走了過去。
    “沒想到道友也有如此雅興!”
    此時出現在汪清璿跟前的自然就是張弼了。
    “原來是汪都令,怎麽有空出來換換心情?”張弼笑而問之,隨即兩人一同漫步前行。
    自從諸葛玄離得登大寶之後,過去別鶴留苑的一眾書令也因此得到了升官,汪清璿自然也從書令提拔到了都令。
    踏著遍地楓紅,耳邊聆聽著浩瀚的讀書聲,恬靜的氛圍也給予了人一種心曠神怡之感。
    但是,無論是汪清璿還是張弼,此時的心中卻都高興不起來。
    “不知道別鶴留苑現在咋樣了。”也許是偶有所感的緣故,讓汪清璿不由自主的就把心裏話給說了出來。
    張弼聞言,不由得心中一怔,畢竟在他看來,汪清璿不是陶然那種一心向往中庸之道,隻想做學問的儒生,而據說當初她最讚同諸葛玄離北遷事宜便可看出她內心真實的向往。
    隻不過時過境遷,真的做到了這一步,卻也免不了內心一片惘然。
    “若是都令想要重回別鶴留苑,我倒是可以向聖儒提上一嘴。”既然是閑聊,那就別往心裏去,縱使沉澱的心情易逝,遠不如美景進入眼底來的更為流連忘返,但若有一人可以直訴衷腸,卻也足矣。
    “不,不用了。”汪清璿確實也隻是抒發一番感慨,而在話音落下之後,停步轉頭看向身旁之人,眼神中流露出別樣的神采,“一直都沒有問過道友,不知道友是何方神聖?”
    這個問題一出口,倒是讓張弼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應該說同樣的問題,溫月問過,楚華顏問過,而如今汪清璿也問了,但張弼卻隻給溫月作答過。
    畢竟此生既為張弼,那自然無法了斷天池宮中的一切,至於其他人,張弼暫時還不知道該如何和她們打交道。
    “怎麽,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麽?”汪清璿忽而一笑,露出幾分小女兒之姿,以她如今百歲“高齡”,有如此頑皮之狀實屬難得。
    “如是九種功德具足,於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
    張弼的這一番回答一開始讓汪清璿詫異不已,但很快就露出了溫和笑容,雖然她所知佛學不多,卻也能夠從中聽出張弼的弦外之音。
    世尊之名雖然曆來是佛陀尊稱,但釋迦牟尼在世之時卻從來不讓人稱呼自己為世尊。
    一來佛為未來佛,不在當世之中,二來世尊不過隻是如來十號中的一種,和佛經之中九種功德具足方能被稱之為世尊的規矩相違背。
    而張弼用這句佛經告訴汪清璿,我就是我,不是世尊,不是如來,更不是什麽“何方神聖”。
    聽到如此答複,讓汪清璿心中對張弼的認識更近了一步,當即麵帶歡喜,連同內心的空寂一掃而光,當即讚歎道,
    “道友果真是非凡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