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佳人有約
字數:3849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修真世界裏的天師 !
“吞雲鏡!”
此時,另一座山頭上一名元嬰期修士突然大喊一聲,引起眾人心中一震。
既然是紫雲齋的大管家,身上自然不會缺少法寶,此時那羅雲厚心知倘若讓天象一直依照常理運行,自己無法破除對方的九耀決,鐵雄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於是乎,他祭出吞雲鏡,隻見那鏡麵朝上,隨著一縷華彩從鏡麵之中透射而出,光照天際,頓時天空中風疾雲卷,讓那顆原本明亮的計都星突然變得若隱若現。
鐵雄看到這一幕,卻是神色如常,倘若說九耀決如此輕易就能夠被天象所遮蔽,那還算什麽絕學。
隻見他手一招,頓時九耀星一一浮現於他的掌心,就像是化為了一串佛珠一樣。
羅雲厚見狀,心中一凜,心知倘若讓那鐵雄將這以自身靈氣運轉而生的九耀星再度浮於當空,就算是有吞雲鏡也難以再抵擋他了。
所以,此時的羅雲厚也開始運用紫雲齋真正的絕學。
道蘊紫氣。
四大宗派各有各的壓箱子底的絕學,道蘊紫氣便是紫雲齋的看家本領。
天地異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其自身便能彰顯出一段獨特的天命。
這種天命和人的天命不同,因為人是至靈,所有能夠彰顯出的天命都可以在人的身上得到見證,但靈器法寶不同,其本身的天命是固定的,正所謂有緣者得之,當人的行為迎合了這件法寶的天命,法寶自然就會認主。
因此,紫雲齋為了確保法寶一定可以被認主授權,便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絕學,用來駕馭這世間的一切寶物。
不管這件寶物擁有怎樣的一段天命,也不管想要讓寶物認主需要多麽不凡的命格,但隻要擁有紫雲齋的道蘊紫氣,便能夠駕馭這世間的一切法寶。
此時,羅雲厚運動道蘊紫氣,很快那鐵雄就察覺到,自己身上的幾件法寶隱約開始躁動了起來,甚至於就連浮現在他手掌上的這串“念珠”也有一種快要控製不住的趨勢。
當鐵雄有著如此感覺後,頓時大吃一驚。
畢竟他也知曉紫雲齋駕馭天地寶物的能為,卻是沒有想到,自己手中這借由他本門秘法凝聚而成的九耀珠,竟然也能被紫雲齋的道蘊紫氣感應到,進而認定其為法寶。
事實上鐵雄並不知道的是,這就是道蘊紫氣最厲害的地方。
人有三魂七魄,法寶其實也有,就比如說天地人,法寶同樣沐浴天地靈氣而生,認主之後借由後天人魂溫養而兼有靈性。
至於七魄也是同樣,殺生為力魄,鋒銳為氣魄、器形為天衝,天命為中樞,靈性為慧魄,過往傳承記憶為英魄,至於最後的精魄,便是神器認主後的天人合一。
任何一樣被天地認可的神器異寶,都能夠滿足於三魂七魄的特點,而作為九耀星宮計都使的鐵雄,他所凝聚而成的本命法寶勢必也會擁有這樣的特點。
至於要說鐵雄也可以不用祭出本命法寶,而是隨便拿出一樣沒什麽來曆的凡品不就行了?
但倘若真是如此的話,憑借鐵雄元嬰後期的實力恐怕第一回合就會在麵對化神初期的羅雲厚時敗下陣來。
隨著時許推移,戰鬥也已經進入到白熱化,雙方雖是各展所長,鐵雄奇招頻頻,雖然實力稍遜,卻能穩住陣腳。
而反觀羅雲厚,雖然各種稀世法寶同樣層出不窮,但總有防不勝防的時刻,但他憑借實力境界上的壓製,卻也能維持不勝不敗的局麵。
一天一夜過去,戰鬥還在持續,而九巒山上不斷爆發出的各種華彩,也在吸引沒有上山觀戰的眾人的注意力。
而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張弼。
離開小鎮後的張弼並沒有前往九巒山,一來是他身上有著那女修士的元嬰,倘若遇到其生前同門,恐會察覺到她的氣息。
二來張弼對這一戰沒有太大興趣,此番前來天霖館主要目的是履約,隻要能順利見到楚華顏就好,至於別的事還要等見麵之後再行定奪。
因此,張弼選擇了在這條從九巒山返回天霖館的必經之地上等待,至於要說天霖館的眾人是否會選擇駕鶴西去,那張弼也有同樣的方式追趕。
隻是這一戰如此漫長,足足大了三天三夜都沒有結果,這卻是讓張弼沒有料到的。
當然了,張弼一來不知道鐵雄和紫雲齋的前仇舊怨,二來不知道四大宗派彼此間的關係,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隻是照這樣打下去,最終倘若演變成了雙方的死鬥,那麽想要收場就不是那麽容易了。
思來想去,張弼決定還是不等了,不如趁此時機先行知會楚華顏,然後等待她的到來。
隨著張弼將信件藏於紙鶴之中,為其點睛之後送至九巒山上,而他也自此啟程朝著天霖館的方向而去。
卻說紙鶴飛上九巒山後,穩穩當當的落在了楚華顏的手中,作為天霖館三大府閣之一鸞鳳閣的執事,此番前來九巒山,楚華顏除了帶著她的親傳弟子外,再無第二人。
隨著她狐疑的打開紙鶴,看到那上方書寫的筆記後,不由得芳心劇震,大驚失色。
“師尊,你怎麽了?”楚華顏的親傳弟子董戀雲見狀關切的問道。
“無事。”楚華顏將紙鶴收好,隨即回頭對董戀雲說道,“戀雲,你去向司馬執事匯報一聲,就說我有要事,要即刻趕回天霖館,之後你便跟著司馬執事一道,等此間事畢後再返回天霖館。”
楚華顏說完後也不去等待弟子的回複,身影晃動已然消失在了當場,而董戀雲見狀不由得心下駭然,畢竟自從她有幸得此師承以來還從未見過師尊如此驚慌失措的模樣。
卻說楚華顏離開九巒山後,喚出仙鶴,化作一道流星朝著天霖館的方向而去,卻誰料剛來到中途,心中莫名湧上一感,讓她降下紙鶴,進入到那一方市鎮之中。
隨著她漫步於市鎮之中走馬觀花,突然間於人群中見到一人,雖和記憶中的模樣相比少了幾分青澀,多了幾分穩重與成熟外,並無二致。
當即她快步上前,卻又隱約察覺內心些許異樣,於數丈開外的地方停下腳步。
此時站在楚華顏跟前的自然就是張弼了,五年不見,昔人如舊,韶華的變更並沒有顯現在她的容顏之上,雖是一身風塵,卻仍舊掩蓋不住那靈動的身姿。
當兩人快速拉近距離後,楚華顏未及開口,張弼卻先一步笑了,說道,“縹緲乘鸞女,華顏映綠發。”
聽聞此詩句,楚華顏先是心中一怔,隨即不由得麵露歡喜之色。
這首詩她不但聽過,而且也是她最喜歡的詩詞之一,尤其是那最後兩句“森羅窺萬象,境異趣亦別,何必服金丹,飛身向蓬闕。”更是曾幾何時道出了她在漫漫仙路中所偶然升起了一絲孤寂之感。
此時聽得張弼提起,頓時化作嫣然一笑,於那眾生之中燦若雲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