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解決矛盾
字數:3865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修真世界裏的天師 !
聽著陸卓羽那盡管很輕,卻異常堅定的話語,張弼的心中也略微和緩,雖然他清楚這其中並不全然是因為他與自己曾有過一番交情的緣故,多半還是因為他的性格導致他必須要在這個場合中保持理智。
但是,這卻同樣不是張弼想要的結果。
對陸卓羽,張弼自有一番提攜之心,這是他願意在事情未結束之前對其吐露那東華帝君道統一文不值的原因。
而在兩人一同進入紫雲齋,又一同探查龍穴,最後一同戰那真武傳人的種種經曆當中,也在陸卓羽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記。
今天的陸卓羽雖然並未完全放棄對道統的執著,卻也能在每逢夜裏思考這件事的同時,能夠回憶起當初張弼對他的那番教誨。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即便張弼當初不過隻是個九歲孩童,卻仍舊能讓陸卓羽每每回想起那段經曆時感到慶幸有這樣的一番人生際遇。
但即便如此,卻也不能夠成為張弼能奪人所愛的理由。
“你隨我來!”
此時,張弼丟下一句話後便往外走,陸卓羽不知究竟,卻也將心一橫跟了上去,隻留下楚華顏在後方為這兩人擔憂。
一路來到紫雲齋外圍,這裏是一處望風的所在,紫雲齋本就是一漂浮在天上的閣樓,此地正值上風處,不但風很大,而且因為紫雲齋裏遍布道蘊紫氣用來“鎮壓”那些天地異寶的緣故,而對周遭的靈氣有壓製的效果。
陸卓羽並未去看向身旁的張弼,而是盯著遠方,內心反複不定,像是在聚集力量迫使自己做出什麽決定,又好似隻是這樣平靜的等待著張弼的第一句話。
“這是一枚道統,我知道你在找尋這東西,而且我已經為你挑選好了,不但符合你自身命格,同樣也與你的靈氣兼容,隻要你點頭,這東西便是你的了。”
隨著張弼這番話一出口,陸卓羽內心一震,本能的脫口而出,“你說什麽?”
隨著兩人重新對視,但這一次張弼卻並未言語,隻是掌心裏平托著此物,等待著他的決定。
看著張弼手中那懸托的球形物,陸卓羽的眼角躊躇著,他很想一口就答應下來,徹底了結這段因果。
但理智卻又在告訴他,倘若真的從手中拿走了這東西,那自己的一腔苦楚又算是什麽呢?
而到了最後,當他終於是冷靜下來之後又不免感到狐疑,畢竟在他的印象裏張弼並不是這種人,而且倘若他真的重視楚華顏,就不會拿出一件物品,要自己在這一人一物之間做選擇。
即便這是一枚道統。
看著陸卓羽那逐漸清澈的眼神,張弼也暗歎了一聲“孺子可教”,這是第二次他對此人做出相同的評論,畢竟換做他人,恐怕想都不想便會拿走這枚道統,一走了之。
“看來,你已經有了決定。”隨著張弼話音落下,緊接著手上略一用力,那球形物應聲碎裂,化作一縷煙塵飄散而去。
陸卓羽見狀也僅僅隻是心中稍有不適外,倒也並未流露出任何怪異的神情。
有了這樣一段過場,陸卓羽的心也完全平複了下來,縱使他還做不到能夠讓這段不知道持續了多少年的單相思就這樣付之東流水,卻也不會因此而怪罪張弼了。
隻是之前那一場十年後的約定要他現在就收回,卻怎麽也做不到。
當張弼和陸卓羽並肩回到大廳的時候,楚華顏從這兩人的神情中讀出了她想要的那個結果,這讓她滿心寬慰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張弼的能為。
盡管她並不知道張弼是如何做到的,但她卻無比信任張弼一定有這種能力。
隻是當她在和陸卓羽倉促一瞥之後,也讀出了一抹隱藏的很深的黯然。
也許,仙路漫漫,並不一定就需要一位紅塵伴侶,倘若有一知己也足夠了。
盡管這看上去有種失敗者自欺欺人的感覺。
當三人的心思回到了此間事情中來後,陸卓羽很快就對兩人說起了其中緣由。
原來羅雲厚並不是死在九巒山交戰過程中,而是回到紫雲齋後兩天後突然暴斃的,而且死因不明,即便是司馬過鯽帶著陸卓羽已經先行到來之後也查探不出一個究竟。
而如今,司馬過鯽留下陸卓羽幫忙照看一二,也算是顧念紫雲齋、悲歎城、麗人湖和天霖館之間出自同源的情誼,而他則是火速趕回天霖館向館主稟報。
聽到這一消息後,不止是張弼,就連楚華顏的心中都不由得靈機一動,實在是這種“不知死因為何”的感覺實在是太熟悉了,有一種欲蓋彌彰的味道。
很快楚華顏便看向張弼,得到了後者的點頭認可之後,這才說道,“卓羽,帶我去看看。”
“遵命,師叔!”既然已經知曉了楚華顏的選擇,在對待這兩人的態度上陸卓羽自然會保持恭敬。
隨著三人知會了一名紫雲齋的掌櫃後,掌櫃便帶著他三人一同來到了羅雲厚盛屍所在地。
當揭開白布的刹那,張弼的眉心中就像是中了一箭一樣,緊接著一陣天昏地暗的感覺襲來,當他再睜眼時,眼前身立之人竟然是那最厭惡的身影。
“宣和,你來了。”
純陽真人呂洞賓負手而立,雖是背對著張弼,但仍舊能夠讓張弼看到那一張睥睨天地、即便巍然不動卻仍舊能彰顯出他那張牙舞爪氣勢的臉龐。
呂洞賓向來不是一個能將丘壑盡藏於胸,時常露出一張諱莫如深的老臉之人。
在其未成仙之前,除了以風流成性著稱,更是以字行世、以劍立世的奇聞異事,雖然這種獨特的處世哲學能夠彰顯出其人格魅力,但就如同正一道需要將草藥包在符紙裏給人治病一樣,呂洞賓的行為風格在張弼的眼中看來其實就四個字——
故弄玄虛。
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
這句話總共有三種解釋,而其中最出名的一種便是道若可以言說,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
道家之中,老子的批判性世所周知,無論是他對儒家的反駁,還是對道家其他老祖宗的反駁都是如此,更是有流傳出“道者,虛極之理,以理可名,稱之可道,故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這種具有自我批判精神的言論。
簡單來說,如果道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是凡人不能討論,不夠資格討論的東西,那還修什麽道,更不可能被稱之為道。
而在後人當中也有人評價過“世俗之談道者,皆日道體微妙,不可名言。”這樣的話。
但正一道故弄玄虛,乃是為了治病救人,而純陽小兒故弄玄虛卻並非出於任何目的,僅僅隻是一種宣傳自我的方式而已,就和那孔融讓梨、臥冰求鯉的典故如出一轍。
世人皆知呂洞賓贈人仙丹供其成仙,也知其飛劍能取人項上人頭,甚至還有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樣的愛情故事,但無一例外都隻是一種標榜自身的作秀行為,也是張弼不齒其人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