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論戰
字數:4681 加入書籤
簽到諸天從笑傲江湖開始!
黃藥師一身所學豐富,有些武功解釋不清楚來源,不能在認識桃花島武功的人麵前施展,隻能在腦海中默默推演,全部消化需要花一些時間。沈飛有些驚奇的是《碧海潮生曲》原來是一首十八禁的樂曲,看來也是黃藥師追憶懷念與妻子生活的一部分。怪不得在《射雕》裏桃花島上周伯通被這首曲子折騰得死去活來而功力遠遜的郭靖卻無感,這大概也是因為周伯通和劉瑛是偷情,那次性行為周伯通一直心懷愧疚,不想回憶,一直在恐懼逃避,如果後來不是因為知道自己有過兒子還是不願意負責的原因。
不過《碧海潮生曲》確實是沈飛在黃藥師身上得到的最大收獲之一,就是簫聲音波功。原來沈飛會的音波功隻是方證的少林“金剛獅子吼”和任我行的呼喝融合優化而成,還有一門音樂與音波功結合的七弦無形劍,有了這個基礎,用簫聲使出音波功駕輕就熟了。
武三通身上刷到的一陽指也是不下於黃藥師的幾項頂尖技能的大收獲,一陽指在《天龍》裏算不上頂尖的武功,在雙雕中卻使一燈在出家前就成了絕頂高手,王重陽在知道自己壽命將盡時把先天功傳給了一燈以留下克製歐陽鋒的手段,當然是認為先天功對一陽指有很大的加成作用。先天功配一陽指足以克製歐陽鋒,王重陽自己就是臨死一擊,用先天功配一陽指破解了歐陽鋒的蛤蟆功,歐陽鋒用了二十年時間才重新練了回來,王重陽的一陽指是與一燈以交換的武功的名義學會的,練習的時間並不長,就有了這樣的威力,當然也是王重陽精修先天功對一陽指的加成效果。而沈飛的全真內功效果已經四倍於原版,對一陽指的加成效果肯定也倍增,必定能超越王重陽和一燈的水平,天龍寺本因認為一百年也無法達到的一品一陽指在沈飛並不困難了。
接下來就是郭靖和黃蓉要來了,他們倆也是一大寶庫。本來小說裏他們倆是看到滅門的陸家莊,知道李莫愁來了才雙雙發出嘯聲向李莫愁挑戰。現在李莫愁已經離開了,就需要沈飛自己另想辦法吸引他們注意,正琢磨間,忽然聽到遠處兩聲長長的雕叫聲,隻見兩隻大雕在半空中飛掠。沈飛暗想“已經來了”,略一思索,走到路邊一座亭子裏,取出了一架瑤琴放在了石桌上彈奏了起來,為了達到新奇的效果,彈的是《漁舟唱晚》,這首曲子1925年才開始創作,這時候的人肯定沒有聽說過。
這本來是一首古箏曲,用古琴也可以彈奏,而且聲音更加柔和,本來是表現洞庭湖的風光,與眼前南湖景色也照樣吻合,夕陽下湖光碧波之間,一艘艘漁舟逐漸返回。手指波動間用上了“七弦無形劍”功夫,琴聲時緩時急一點點流動,遠處南湖上的水鳥,水底的遊魚,林間的飛鳥,近處花草樹木,都隨著琴聲振動了起來,就連天上的兩隻大雕也隨著琴聲節奏盤旋了起來。這是音樂和內力的雙重共振,沈飛使出來,威力和效果已經比黃鍾公強了十倍不止,不過沈飛隻是對周圍的動植物進行影響和控製,並沒有傷害。
不出所料,郭靖和黃蓉果然也像小說裏一樣一先一後發出了嘯聲回應,正如小說中的描寫“郭靖的嘯聲雄壯宏大,黃蓉的卻是清亮高昂。兩人的嘯聲交織在一起,有如一隻大鵬、一隻小鳥並肩齊飛,越飛越高,小鳥始終不落於大鵬之後”,沈飛當初讀小說的時候,對這一段印象深刻,原因就是這一段的描寫簡直就是《射雕》小說的靈魂,是郭靖黃蓉兩人的成長經曆的傳神比喻,寫在《神雕》開頭未必不是作者對《射雕》小說的一個總結。
隨著沈飛一曲彈完,郭靖和黃蓉已經走到近前,黃蓉說“先生功力深不可測,琴技也是登峰造極,兩者渾然一體,竟能激得人內息隨琴音震蕩,不戰而屈人之兵,實在佩服。最奇怪的是這首曲子我竟從未聽過,不知先生如何稱呼,所奏又是是何妙曲”。
沈飛一笑,說“在下沈飛,所彈的《漁舟唱晚》是一名隱士所創的曲子,因此名聲不顯”。
黃蓉說“今天才知道衝舉先生也是絕頂高手。先生以琴聲相邀,究竟有何見教”。黃蓉果然心思敏銳,一下子猜到了自己的用意。
沈飛說“郭大俠、黃幫主,沈某五年前在山東拜訪過楊妙真。他們紅襖軍在北方作戰二十年,當年青州一役,二位也曾參加。數十萬軍民,圍攻一年下來,僅剩數千。蒙古所謂的“借道伐金”,沿途數十萬百姓慘遭屠戳。對蒙古軍的作戰習慣,二位尤其是郭大俠是深知的,不知二位有何對策”?
郭靖說“當年在青州城中,我與蓉兒已經商量好。我們學了嶽武穆的兵法,自當受‘盡忠報國’四字之教,盡心竭力,為國禦侮。縱然捐軀沙場,也不枉了父母師長教養一場”。
黃蓉也說“當年我聽了靖哥哥這翻,就已經和靖哥哥作好了雙雙戰死的準備,後來我們受邀去了見了臨終的成吉思汗。也沒想到到最後那李全卻降了,還做了蒙古的地方大官”。
沈飛說“郭大俠想學嶽武穆盡忠報國,不過那李全可不是宋國人,他和楊妙真等北方紅襖軍起義也是反抗金國的暴政,金國應付蒙古和依附的西夏戰事,難免對民間橫征暴斂,這才激起了北方漢人大舉反抗,並不是他們都心向南方宋國。宋國例次北伐都是慘敗,隻能效法先人的故智,花錢買個偏安之勢了。無論是金國衰亡在即還在繼續納貢,還是給紅襖軍封些官銜,給些錢糧。名目不同,實際上都一樣,都是出錢出糧讓別人替自己打仗抵擋蒙古大軍,就像花錢雇人做工一樣。紅襖軍在青州和蒙古激戰一年,把自己的家底都幾乎拚光了,早已經對得起他們拿的那些宋國的錢糧,況且他們雖然接受了蒙古的招遠,卻從未像西夏一樣西征攻金助紂為虐,沒有什麽可指責的”。
這話說的郭靖啞口無言,郭靖自己也參加過一次蒙古西征,並且因此產生了“是非善惡”的思考,確立了後來的人生觀。黃蓉的心思更活絡,似乎聽出了沈飛對南宋似乎有些微辭不滿,不過自小受黃藥師影響也沒有覺得什麽不妥。
沈飛又追問“不說盡忠報國的話題了,那麽兵法上,將如何應對蒙古軍騎射”?
郭靖說“對付騎兵,當年嶽武穆的郾城之戰是以步克騎,用麻紮刀砍馬腿,也可以騎對騎,背嵬軍有馬戰無儔之譽。弓箭,出戰可以配盾牌手防護,而且同樣可以訓練弓手對射。郭某自信由我操練將士騎射功夫不會比蒙古軍差,”。
沈飛想起了小說郭靖和楊過從蒙古軍營裏突圍時第一時間交代楊過先去奪兩麵盾牌防止弓箭。最後襄陽大戰時的描寫,史家五虎帶群獸來了後,郭靖調來兩千弓箭手防備,評價在郭靖的訓練下,襄陽士兵的騎射術確實已經不遜於蒙古。最後大戰時耶律齊統率的五千軍隊和蒙古軍交戰損失兩千人擊殺了蒙古軍五千人,打出了125的交換比。但是這樣硬碰硬的思路是難免兩敗俱傷的。郭靖訓練出來的精兵比起蒙古軍來畢竟數量有限,對耗下去不僅劃不來,而且難免失敗。即使是嶽飛,其他各路配合的軍隊先撤退以後,也“馬踏南去人北望”了。
沈飛說“郭大俠似乎沒有說到一件克製騎兵的利器”。
郭靖有些奇怪,問“什麽利器”?
沈飛說“戰車。戰國李牧山穀設伏大破匈奴騎兵,斬殺十一萬,就是用戰車兵擋住匈奴騎兵、再以騎兵步布和弓箭手合圍殲滅匈奴騎兵。漢朝衛青漠北對陣匈奴單於主力,當時漢軍精銳先是被霍去病挑走,李廣和公孫敖兩路兩萬人馬又迷路沒有趕到戰場,敵眾我寡,戰局不利。衛青也是用武鋼車列陣,阻檔匈奴騎兵衝擊和箭矢大破匈奴王庭主力,晉初鮮卑禿發樹機能用騎兵攻陷西涼,多名晉將慘敗,也是馬隆采用諸葛亮所製偏廂車,募軍三千五百出擊,就擊敗數萬鮮卑騎兵,殺死禿發樹機能,戰車曆代都是克製騎兵的利器”。
接下來,沈飛直接就用了俞大猷和戚繼光的原話,說“戰車一可以束營伍,一可以為營壁、一可以代甲胄,堪稱有足之城,不秣之馬,以戰車為核心與騎兵、步兵相互配合,互為攻守。才是可以大破騎兵的強軍”。
沈飛心想,俞大猷和戚繼光的車步騎營,戰車的作用是多功能的,一是作為運輸車,運載士兵和武器。一是作為裝甲車,保護士兵,戚繼光認為鴛鴦陣隻適合在南方狹小的地形作戰,在北方平原就不適合了。到了薊鎮就把鴛鴦陣作為奇兵藏在車壁的保護下,隻有敵軍接近時才出擊進行近身肉搏,而且絕不遠離戰車,隨時可以退回。還有就是作為炮兵牽引車,車營裏藏的正兵就是各種火器兵,大將軍炮、佛狼機炮、快槍、鳥銃、虎蹲炮等等各類火器手,遠距離分梯次攻擊。後麵還跟著後勤輜重營,隨時可以補充武器彈藥和食物,大戰時可以維持整整一天的持續攻擊,堪稱一支恐怖的現代化多兵種合成旅。
郭靖沉思了一會兒,說“先生提醒的不錯,戰車確實是一種克製騎兵的利器。我們夫妻在桃花島享了十年清福也夠了。也確實該到前方訓練將士,隻要練出騎射不遜於蒙古精兵,加上戰車以補騎兵的不足,大戰再起時足以與蒙古軍一戰”。
沈飛暗想確實從書中第一次襄陽大戰開始,郭靖一家就移居襄陽城了,不過訓練車步騎營的事情,還是自己來保險,自己可是刷到過這個能力的,沒有人比自己更加熟悉。現在隻是給郭靖和黃蓉提一提這個概念。戚繼光的作戰思想裏極少用“師夷長技以製夷”式的思路,弓對弓、騎對騎,進行拚刺刀式的對決,這樣即使勝利也會損失慘重。還專門批評過“惟以虜為師,彼以何利,我即以本器當之”的觀念和戰法。戚繼光主張“異用之術”,要使用與敵軍不同的武器和戰法克敵製勝才能不僅取勝而且盡量減少己方的戰損,在南方,戚繼光雖然參考倭刀及刀法創製了戚家刀和辛酋刀法,可是沒有隻用刀和倭寇對砍,是用藤牌手、狼筅手、長槍手、鏜鈀手組成攻防一體鴛鴦陣小隊,腰刀和投擲標槍隻是藤牌手的兩件副武器,實際是用六件兵器對付敵軍一件倭刀。在北方,用戰車組成營壁,擺上距馬,遠距離用多種不同射程的火器打擊騎兵,近距離還是鴛鴦陣肉搏,不過取消了狼筅,增加了棍、鉤鐮、砸馬腿的大棒對付敵軍一把不過三尺的短刀。
戚繼光這種思想也和現代戰爭吻合,淘汰騎兵衝鋒的是一戰時的大規模戰壕加鐵絲網、地雷陣、機槍陣地,對付機槍低級一點的擲彈筒,高級一點的榴彈發射器。攻堅用大炮,衝擊陣地用坦克。對付坦克大炮用武裝直升機、或者幹脆上轟炸機,還有各種單兵反坦克和防空武器,等等都是不同兵種和武器的互相補充和相生相克,不會同兵種兩敗俱傷地拚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