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聖慶·上元觀台有感》
字數:4902 加入書籤
朕,乃萬歲!!
太學閣眾文所在的平台處擺著一張長桌,桌麵上放置著上好的筆墨紙硯。
“時辰已到,比試開始,本次文試題目正是我身後這座銅雀台,詩詞歌賦,文章判詞皆不限製。”
主持本次文試的人,是太學閣副閣老嚴旭。
嚴旭站起身掃視了一圈,滿臉和藹地說道“在場的哪位後生要先來拔個頭籌?”
題目既出,自然是不能冷場。
在場有不少人事先已經猜到題目,所以早就在腹中擬好了詞文,就等這一刻大出風頭。
“我來!”
“洪某先來!”
“此事舍吾其誰!”
一連數人出言,都不願放過這個一展才華的機會。
嚴旭的目光在一名年輕公子稚嫩的麵容上掠過,點名道“你先來吧。”
“是!”
年輕公子姓蕭,在京都的文壇圈子裏頗有才氣。
當被點名第一個上場時,他明顯激動了一下,在身旁幾位同行的朋友鼓舞中緩緩走上台階。
“學生蕭旻,為此台做了一副對詞,請諸君欣賞。”
蕭旻拿起狼毫在硯台上沾了點墨水,接著小心翼翼地落筆於白紙。
很快,兩句龍飛鳳舞的對詞便顯露於人前。
“青台遙風遠長嘯。”
“巨座蓋地鎮天都。”
橫批天嶽高台
這對詞句一出,現場立馬響起了滔滔不絕的稱讚。
就連太學閣負責文試的諸多儒生也麵露驚奇。
“好對詞!好對詞啊!”
嚴旭嗬嗬一笑。
他與身旁幾位同為評判的文士商討過後,給了個‘中品’文詞的評價。
“獻醜了!”
蕭旻微微一笑,向一旁的幾名朋友走去,不過幾人並沒有急著走,而是待在原地繼續觀看接下來的比試。
“這天華京都不愧是人傑地靈之地,隨便出一人便有如此文量!”敖媗隨口稱讚道。
“我倒是有些期待龍兄弟待會的文詞會是如何。”楚流風輕笑道。
“楚兄可莫要抱太大希望。”鄭淵搖頭苦笑。
“此地眾多文士,也隻有寥寥數人修出了浩然之氣,龍公子隻要不是有意藏拙,定能一鳴驚人!”敖媗眸中閃著淡藍色的微光,在場中掃視了一圈。
“但願如此……”鄭淵其實並不想太出風頭。
不過被身旁的藍發女子這麽一說,他不拿出點真本事可能還真糊弄不過去。
“學生黃啟,做觀台文一篇,請諸位鑒賞。”又一名白衣儒生上台寫文。
他氣質從容不迫,並沒有之前那人的青澀。
相比於蕭旻的對詞,黃啟的文章難度顯然更大。
不過他所在團體的朋友都一臉淡然,並沒有顯出出絲毫擔憂,似乎都對黃啟的文學造詣篤信不疑。
黃啟在桌案上重新拿起一支毛筆,在白紙上緩緩寫下自己早已擬好的文章。
“聖慶春元,風寒如肅,神都之東,高台矗雲,華君諭召,顯臣……”
這篇文章共有五十六字,言簡意賅,筆墨流暢。
縱使圍觀之人多為百姓,也能看懂其蘊含之意。
所以,當黃啟停筆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鼓起熱烈的掌聲。
“好文!真是好文章!”
“不愧是京都八大文才之一的黃啟,果真不凡!”
“此文怕是能在那無字碑文上占有一席之地!”
圍觀之人紛紛點頭認可,無一人言出不遜。
“黃公子當真腹有才氣,老朽佩服。”
評判席上的一位老者嗬嗬一笑。
“宋老誇讚,學生愧不敢當。”黃啟風度翩翩,氣質儒雅不凡,麵對師長讚賞,當場回了一禮。
“嗯,胸有文采而不驕,為大才也!”
嚴旭給了他一個極高的評價。
隨後,他與眾文士商討一陣,遂將黃啟的文章定為‘上品’。
“多謝各位師長抬愛。”
黃啟爽朗一笑,轉身就回到了好友邊上去。
接下來又上去了幾人,可他們的作品除了一人有可取之處外,別的都被定為了最普通的凡品。
可即使如此,現場的氣氛依舊高漲。
還有不少人躍躍欲試,準備上台獻文。
而這時,一名身穿粉色衣物的少女邁開步伐,向前走了幾步。
其餘人見狀,硬生生地止住了腳步,不爭不搶,任憑少女走上台去。
“小女聞幽蝶,做讚台詩一首,請諸君品析。”
粉衣女子執起筆墨,在白紙上陸續寫下一行秀娟小字。
“天階拔雲接日高。”
此句一出。
現場所有人都瞳孔一縮。
此一句便展現出了高台舉世無雙的雄偉,不可謂是精妙無雙。
聞幽蝶眼中含著光芒,繼續寫了下去。
“地柱宏都立磅礴……”
就連之前參與比試的幾人也麵露欽佩之色。
“不愧是天華久負盛名的才女!單憑兩句詩,便已超過之前所有人。”就連敖媗都忍不住稱讚。
周圍人同樣是發出類似的感歎。
聞幽蝶不為所動,繼續寫下兩行詩句。
“舉世蒼茫無二座……”
隨著旁人低語,在場眾文皆是毛孔豎立。
但,聞幽蝶又寫下了最後一句。
“萬載獨唯聖君台!”
這一句寫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一個激靈。
短短幾字,直接將銅雀台和天華之君都誇了一遍,將其意義升華至新的高度。
“天階拔雲接日高,地柱宏都立磅礴!”
“舉世蒼茫無二座,萬載獨唯聖君台!”
特別是鄭淵,他作為被吹捧的本人感觸最深。
這兩句詩簡直猶如盛夏的一碗冰酒,爽透全身,甘暢無比。
“好詩,好詩啊!”
“如此詩句信手拈來,真不愧是當朝太師之後。”
“女中文傑,自然如是。”
坐在評判席上的幾名文士不吝讚歎。
他們交頭商討,隨即一致給予了這首詩‘極品’的評價!
“聞姑娘,這首詩的詩名你準備取什麽?”太學副閣老嚴旭笑著問道。
“詩名《聖慶·上元觀台有感》。”
聞幽蝶在略微思索後,給出了答複。
聖慶二字是當朝帝君‘淵’的年號。
他們雖然不明其中聞幽蝶取這個名字,但詩名涉及天子,所以也不便多問。
敖媗明眸善睞,微笑著詢問道“龍公子,你可有把握寫出超過此詩的文詞?”
——
s文中對詞、文章、詩句,皆是作者現編現做,未參考任何詞句,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