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戰爭爆發,初戰告捷
字數:7240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家祖左宗棠 !
1894年6月18日,日本向清廷就提交了“共同改革朝鮮案”,這1提案毫無意外的被否決,李鴻章強調日本必須撤兵。
6月22日,日本向清政府發出了“第1次絕交書”。
麵對日本的野心,慈溪太後和李鴻章依舊不願意開戰,還幻想著列國調停,但對於處於外交優勢地位的日本來說,根本不可能有人來調停。
7月3日,日本向總理衙門遞交“第2次絕交書”與最後通牒。
麵對愈發緊張的局勢和朝中勢力龐大的主和派,翁同龢也不得不與左宗棠聯手。
隨後,在南洋的支持下,光緒帝頂著慈禧太後的壓力,任命左孝威為河南巡撫,率軍北上。
而李鴻章也不得不將淮軍派往朝鮮。
7月7日,葉誌超以直隸提督身份掛帥,率淮軍8千人前往朝鮮。
7月9日,聶士成在北洋水師的護送下,率兩千淮軍前往仁川。
剛到仁川,聶士成就收到了日軍在昨日已突襲漢城,挾持朝鮮君臣,部隊正在前往仁川。
盡管這時候北洋正在增兵,但日本在朝鮮依然擁有兵力優勢,7月5日,日軍成功將1個師團送上朝鮮半島,至此日本已經擁有了超過3萬部隊,在考慮過後,聶士成決定率軍跨過漢江組織防線。
而仁川港內的建威、建安兩艦立即通知北洋水師撤離,並開始在仁川港內布雷。
而作為艦隊總兵的方伯謙正好想要跑路,便帶著北洋水師的4艘戰艦匆匆離開仁川。
待水雷布置完畢後,建威號將布雷艇鑿沉,然後拉滿馬力,以22節的高速離開仁川,返回海州。
而日軍尚且不知道南洋的布雷行動,直到日軍的鬆島號戰艦駛入仁川港內觸雷,日本才匆忙撤離仁川,但鬆島號的前段被水雷炸了1個大口子,不得不暫時返回佐世保進行維修。
而這1次觸雷,也成為雙方開戰的起點。
隨後,日本發布宣戰詔書,言稱:“朕茲對清國宣戰,百僚有閉,宜體朕意,海6對清交戰,努力以達國家之目的。苟不違反國際公法,即宜各本權能,盡1切之手段,必期萬無遺漏。”
並言:“事既至此,朕雖始終與平和相終始,以宣揚帝國之光榮於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宜戰,賴汝有眾之忠實勇武,而期速克平和於永遠,以全帝國之光榮。”
隨後,日本在朝鮮大4增兵,在釜山等地投送了近十萬人。
對於日本的宣戰,北洋也明白這場戰爭是非打不可了。
於是,清廷也頒布了宣戰詔書,稱:“朝鮮為我大清藩屬2百餘年,歲修職貢,為中外所共知。近十數年來,該國時多內亂,朝廷字小為懷,迭次派兵前往規定,並派員駐紮該國都城,隨時保護。”表明大清師出有名。
並稱:“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6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並著沿江沿海各將軍督撫及統兵大臣,整飭戎行,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毋得稍有退縮,致於罪戾。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收到詔書的南洋立刻做出了戰爭準備,但依然沒有將6軍暴露出來,隻是假借黑旗軍和楚軍之名行事。
由於仁川被水雷封鎖,北洋水師將登6地點改為南浦,並派遣濟遠、超勇、揚威、操江4艘戰艦護送運兵船執行登6任務。
7月23日,吉野、浪速等4艘高速巡洋艦在南浦與北洋水師發生交火,揚威、超勇被擊沉,濟遠和操江駛入南浦港內,躲過1劫。
得到此消息的左念微立即做出了發兵琉球的準備。
“令快速艦隊出擊,目標,那霸港。”
收到命令的快速艦隊,全隊上下官兵均是非常興奮,以極高的效率完成了準備工作。
7月25號清晨,太陽還未從東方的地平線上探出頭來,這正是南方夏日少有的清爽時刻,駐紮舟山的快速艦隊在昏暗中駛離軍港。
經過了1天多的海上顛簸,艦隊已經到達琉球島西南的馬齒山附近海域。
按照計劃,艦隊在這裏暫時分為兩隊。1隊,由旗艦鎮海號,率領靖海、威海號,駛往那霸港外海,遂行偵查。
餘下兩艘艦船前往馬齒山,前往事先約定好的錨地,準備建立臨時基地。
馬齒山1帶海域已經被南洋水師摸清楚了,這1處錨地也是早就選擇好的,實現已經66續續遞送了1些裝備在這裏。
7月26日下午3點,鎮海號分艦隊已經行至那霸港外海。
在此偵查兩個小時之後,鎮海號分艦隊準備返航。
突然,鎮海號上的觀測手好像看到了什麽。
殘陽如血,赤紅的晚霞中卻參雜了1縷黑煙。
觀測手將這1消息匯報給艦長,進過分析,鄧世昌決定對敵艦進行偵查。
隨著距離的靠近,觀測手確定了那是1艘戰艦,而非商船。
“發現海上目標,目標1批!”鎮海號觀測台上的觀測手立刻通過傳聲筒向艦橋報告,“距離約6千米,航向西南,航速約12節。”
鎮海號上也加裝了極目甲型測距儀,但沒有火控台。
鎮海艦隊位於西方,正好背對夕陽,相比於日艦更不易被發現,1直到鎮海號艦隊靠近到4千5百米處,才被對方軍艦發現。
而靠近之後,通過進1步測定,觀測員很快向艦橋通報了敵艦的具體情況:寬度超過10米,全速射炮布局,10門炮,初步判定為日本千代田級巡洋艦2號艦千歲號。
這艘戰艦在看到鎮海號之後表現的非常驚恐,立即轉向加速,試圖逃離。
千代田級作為日本的裝甲巡洋艦,排水量2440噸,航速19節,裝備有十門120mm速射炮。損失任何1艘都對日本有著巨大影響,而且千歲號的鍋爐並沒有問題,是貨真價實的高速巡洋艦,值得追擊。
鎮海艦發出旗語,3艦轉為正東航向,開始加速。隨著各艦加速,煙囪裏麵冒出的黑煙開始變濃。
千歲號明顯已經開始使用強壓通風了,半個小時之後就突破了19節的航速,將速度提升到了21節。
但這對於靖海級來說並沒有用,因為靖海級的設計航速就可以達到21節,強壓通風下更是可以跑到23.5節的恐怖航速。
很快,靖海號就咬住了千歲號的尾巴。
下午6時23分,雙方相距3千米,千歲號的鍋爐過熱不得不降下來,速度回到18.5節的戰鬥航速,靖海、威海為了保護鍋爐也將速度降了下來,降到20.5節,以保證對千歲號的速度優勢。
靖海號艦長段紹昌放下手中的單筒望遠鏡,下令升起紅色戰鬥旗,按下主炮射擊準備電鈴按鈕,同時向威海號打旗語。
靖海號艦橋內鴉雀無聲,觀測台上的觀測士官不停的通報距離方位,位於觀瞄室內的槍炮長鹿半夏用觀瞄通報法標定第1次射擊諸元,並向段紹昌報告。
靖海號之前的槍炮長徐祖善如今已經高升至橫海號岸防戰列艦的槍炮長了,而鹿半夏的炮術優良,還在統1射擊術的基礎上創建了綜合射擊術,於是順位升替,成為靖海號的槍炮長。
隨著段紹昌1聲令下,靖海號前主炮與右側耳台上的速射炮開始根據射擊諸元,緩緩壓低炮口,調整射擊角。
十5分鍾之後,雙方相距兩千5百米。
威海號觀測員發現千歲號右側騰起白煙,不到5秒時間,威海艦艦首左前約300米處先後騰起兩3根水柱,5秒後,傳來1陣炮擊聲。
在靖海、威海的夾擊下,千歲號慌亂之中開始開炮,但準頭非常差,這種距離還沒有到120mm炮開炮的合適範圍。
而南洋海軍自然也不是挨打不喊的主,在靠近至2000米之後,段紹昌下達了開火命令。
“允許開火!”
鹿半夏再次核對射擊諸元,確認無誤後,向前主炮炮位傳遞了炮擊指令。
艦艏的152mm速射炮在得到指令後迅速完成炮擊,白煙還未散去,第1發炮彈已經在目標艦附近形成水柱,觀測台上傳來觀測手的通報。
“很好,誤差十米以內,沒有白費這麽長時間的觀瞄訓練!”鹿半夏拍了拍欄杆,臉上的興奮幾乎掩蓋不住。
綜合射擊術的運算量稍大於正常的射擊,但卻可以將射擊效率提高3倍以上。
威海艦也開始了第1輪炮擊,她的運氣更好,第1輪就打出了1發近失彈,千歲號明顯抖動了1下。
隨後,鹿半夏迅速調整,3輪射擊之後,震耳欲聾的炮聲剛過,不到5秒時間,觀測台上傳來扯破嗓子的叫聲:“命中1發,敵艦左舷命中1發!”
隨著靖海、威海兩艦的完成跨射,千歲號中彈的次數逐漸多了起來。
作為1艘裝甲巡洋艦,千歲號有著同噸位下的較好的防護能力。但整體設計上,她並不算是1艘優秀的戰艦。
隨著距離的拉進,靖海、威海兩艦的艉炮開始射擊,舷側120mm速射炮也開始向日艦傾瀉火力,千歲號壓力陡增。
連續3發152mm炮彈命中千歲號後方左右舷側,船體劇烈晃動。
隨後,1發炮彈打中千歲號後桅杆底部,整個桅杆快速向左後方傾倒,1頭紮入艦體內蒸汽倉,摧毀了部分蒸汽管道和鍋爐,導致千歲號開始失速。
千歲號艦橋上的阪元8郎太,看著千歲號的慘狀,左手緊緊抓著欄杆,目眥欲裂。
“艦長閣下,千歲號已經……”
“住嘴!”阪元8郎太大喝1聲,拒絕了左右讓其登艇撤離的請求,對著艦橋內眾人說道:“帝國沒有逃跑的艦長,我與千歲同在!”
說罷,阪元8郎太猛地抽出佩刀,盯著艦上的人:“諸君,帝國的軍艦決不能落於敵人之手,我已決意赴死,諸君,9段阪下見!”
隨著1聲巨響,千歲號艦體猛烈1抖,很多沒有扶著東西的軍官艘摔倒在地,但這些人都掙紮著站起來,參差不齊的說道:“阪元君,9段阪下見!”
9段阪是日本東京千代田地區的1個地名,臭名昭著的靖國神社以及其他的神社就設在上麵,因此9段阪也被許多日本軍人視作魂歸之地。
阪元8郎太看了看左舷,接著說道:“左舷應該是中彈了,但是,千歲暫時還沉不了……”
“全艦聽令!瞄準左艦,所有火炮,瞄準她全速射擊!”
千歲號憑借著殘破的動力,以13節的最大航速逼近靖海號。
雖然千歲號不可能靠上靖海號,但是其上的所有火炮都在不停的設計,包括搭載的8門機關槍也在射擊,除非是炮手死亡,否則不會停止射擊。
盡管千歲號鍥而不舍的向著靖海號衝去,但受傷的千歲又如何能跟靖海號比呢。
隨著時間的拖延,千歲全艦燃起大火,但依靠著水線帶裝甲的保護,千歲號依然沒有停下。
但鎮海號的入場為千歲的棺材訂上了最後1個釘子。
兩分鍾後,千歲號的艦橋又中了1發彈,艦橋頂部坍塌,碎片劃傷、裝甲壓死了不少人。
阪元8郎太臉上被碎片劃出1條條口子,血流滿麵。
阪元8郎太看著已經殘破不堪的艦橋,越過艦橋看到外麵被擊毀的船艏炮,整個炮房被扭曲的不成樣子,炮管狠狠的斜紮在甲板上。
阪元8郎太不再下令,站立在坍塌的艦橋上,右手握著佩刀的刀柄,大拇指輕輕摩挲。
在1聲又1聲爆炸聲中,艦橋中幾乎已經不存在活人了,阪元8郎太這時候隻剩下1隻手還能動,他掙紮著拔出佩刀,將它紮在自己麵前的海圖和航海日誌上,然後將海圖和航海日誌1點點的撕爛……
阪元8郎太還是第1個陣亡的日本海軍高級軍官,就像是另1個時空,他在赤城號炮艦上1樣。
此時的千歲艦,全艦都是大火和濃煙,前部的甲板已經被爆炸和大火炸穿燒化,露出下麵的鋼肋骨架,盡管這樣,還是偶有槍彈從濃煙中射出。
隨後,鎮海號的254mm主炮命中千歲號,這艘戰艦殘破的艦體直接碎成兩塊。
下午6時59分,戰鬥結束,日本海軍千歲號裝甲巡洋艦戰沉,靖海號、威海號輕傷。
經過事後統計,揚威艦1共被命中254mm炮彈68發,其他小口徑炮彈無法計算。
月亮剛剛從海麵上升起,裂成兩半的千歲號緩緩沉沒,直到最後,艦上還有步槍的射擊聲傳出,全艦無1人逃生。
“這就是……所謂之國運之戰吧。”站在艦橋裏,鄧世昌看著這1幕。
他可能也沒有想到,在另1個時空,他也做過類似的事情,決死的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