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教學
字數:4122 加入書籤
原神開局偷吃貢品竟被鍾離發現!
“吳燁,天快黑了!我該回去啦,不然鍾離這家夥又要在我耳邊囉嗦半天,說什麽女孩子要矜持啥啥的,嘿嘿,我才不管呢。不過我沒有怪鍾離啦,鍾離跟爺爺是故交,有時候我感覺他跟父親一樣對待我。”
“我知道了,我送你回去吧。”
吳燁停下筆,站起身望向窗外,才見夕陽西下。
“不用啦,你繼續安心寫字吧,不過”
胡桃走到吳燁麵前,輕輕踮起腳,眼含秋水對視著吳燁的雙眼。
“木啊。”
吳燁心領神會,他輕輕親了一口胡桃,胡桃則是心滿意足地離去了。
“篤篤篤!”
剛吃完晚飯,正坐在院子的噴泉旁的椅子納涼的吳用聽到有人在敲著大門。
吳用走過去打開門,發現是一個風塵仆仆的年輕人在門外等候,渾身汙垢夾雜著淡淡的海腥味,正是李子大。
“老爺爺,您好!請問先生是住在這裏嗎?”
李子大看清來人是位老人家,他嘴角含笑微微彎腰問道。
“先生?你是在找我的孫子,小燁?”
“額,老爺爺,抱歉,白天的時候我沒有問清楚,我不知道先生叫什麽名字,他跟我說來桃花巷找他就行,我來到這隻發現一戶人家,所以”
“哦,沒事,那你找的人就是小燁了,他正在房間裏忙著呢,我去給你喊他出來了吧。”
“不不不”,李子大攔住吳用,急忙說道,“老爺爺,不用了,我在他房間門口處等他就好。”
“嗯,行吧,你隨我進來。”
吳用有些疑惑,但還是選擇帶李子大走進來,從他的穿著能看出對方是個剛忙活完的碼頭力夫,一個年輕力夫喊小燁為先生?
吳用往裏走著,後麵的腳步聲越來越微弱,他轉身一看,發現李子大走了幾步後就停下來,吳用不解問道:
“小夥子,你怎麽了?”
“我我才發現我身上有些髒,我擔心爽約了,所以沒來得及清洗就從碼頭那邊趕過來,老爺爺,要不你跟先生說一聲,我明天再來吧,今天就算了”
李子大撓撓頭解釋道,然後打算離去了。
“李子!且慢。”
聽到窗外有雜聲響起,吳燁停下筆,打開房門走出去,恰好看到這一幕,他喊住李子大。
“先生?!你果然在這!可我身上比較髒,汗臭味還很重”
“嗯,無妨,你進來吧,抓緊點時間。”
“好的。”
“先生,您怎麽把我給你的古籍放在桌腳下,那您用什麽教我學字?”
李子大一進門就看到書桌下壓著白天他給吳燁的古籍,心疼地問道。
“哈哈,沒事,你不用把它拿起,剛好我的書桌有些歪,拿它墊墊正合適,況且我有更好的文章供你學習,你坐下好好看看,哪裏的字不會讀或者意思不懂問我就行。”
吳燁溫和一笑,勸阻李子大的動作,然後從書桌上拿出一張紙稿遞給對方。
李子大雙手接過,然後坐到吳燁旁邊,看向紙稿上的字。
“勸學?先生這是您寫的?您全用的是楷書來寫?”
“嗯哼?怎麽啦,這樣不是更貼近咱們的日常生活嗎?咱們平常看的字都是楷體。”
“嗯這樣確實很方便,我也能一下子看懂部分的內容。”
李子大誇讚道,不過臉色有些擔憂,他還是選擇說了出口。
“主要是我擔心先生您”
“擔心什麽?”
吳燁低頭繼續在新的紙稿上寫字,隨意問道。
“我擔心先生會被人說是異類!畢竟那些流傳於世的文章用的都是古文,是文學界的泰鬥統一的,我擔心先生寫的東西可能會被一些老學究反對。”
“哈哈哈,一群墨守成規的玩意兒,他們隻是擔心有後來者輕易取締他們的位置罷了,才弄出這些舞文弄墨的東西,無妨。”
吳燁胸有成竹,淡淡笑道。
“況且我是某個人的錢包,真出事了,他會幫我。”
“錢包?!錢包會幫人?”
“好啦,李子,無需多言,你快好好看看吧,半個時辰可是很快就過去了。”
吳燁提醒李子大道,李子大點點頭,捧著紙稿開始認真往下看。
“先生,這個是什麽子?是寫這篇文章的作者?”
李子大指了指某個字問道,吳燁順著他的指尖看道:
“荀子,一位戰國時期的學者。”
“戰國時期,璃月有這個朝代嗎?”
“當是我編造的吧,你隻管讀就是了。”
“‘已’是什麽意思?”
“停止的意思。”
“先生,這個字怎麽念?”
“讀輮。”
“先生,那這段字的讀音跟意思是什麽?”
“雖有槁暴,意思是即使曬幹了。”
“先生,‘博學’是學識淵博的意思嗎?”
“在這裏是指廣泛地學習。”
“先生”
“好了,半個時辰準備到了,李子,我問問你,這篇《勸學》你從中學到了什麽?”
吳燁停下筆,揉揉發酸的手腕,看向李子大詢問道。
“額,先生,我,我”
李子大臉露難色,撓撓頭,支支吾吾的。
“沒有關係,說得不好,我也不會責怪你,你盡管說好了。”
“額,我從中學到了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額,學習這個要要認真學!嗯,知識,知識要不斷獲取。這個這個學習需要沒錯!學習就是需要堅持不懈的精神。”
李子大說出這段話時,先是看了紙稿一眼,說出第一句話,然後吳燁把紙稿收起來,他就低頭看著自己的腳苦思冥想出了第二句話,之後左顧右盼,突然想到關鍵點時一拍自己的大腿,自信滿滿地說出第三句話。
李子大說完後緊張看著吳燁,吳燁沉吟了一會,然後用手揉揉太陽穴說道:
“嗯,不錯,《勸學》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就是這樣,看來你還是有點悟性的。這樣吧,你今晚回去把這篇文章拿回去,自己抄寫一遍,然後背誦下來,明天來的時候把紙稿拿給我,順便把這篇文章背給我聽。”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