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王崇古送禮

字數:4416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來了!!
    王崇古帶著人,在開封城內兜兜轉轉了一個多時辰,最後在一家金石店內買了本宋刻版的《孝經》,出了金石店,再確認沒有盯梢後,這才在開封府衙門前站住了腳。
    “這位差爺,我們是京城來的,想拜會黃大人,麻煩您通傳一下。”王崇古身邊的長隨點頭哈腰的遞上拜帖,並在拜帖上放了一個一兩重的銀元寶道。
    那值班的官差斜眼看了看不遠處背著手,目不斜視的王崇古,又掂了掂手中的銀元寶,撂下一句話“在這等著。”
    轉身走進了府衙。
    現任開封府知府黃璿,宣德十年由戶部湖廣清吏司郎中任上調任開封知府的。
    其人在明朝是有名的大孝子,夏原吉、楊士奇等都因其孝行而紛紛作詩褒揚過他,其中楊士奇稱讚他“黃氏子孫賢且貴,作詩為告觀風使。”,足可見其人品德行非常好。
    王崇古之所以來拜會和他毫無交集的黃璿,目的隻有一個:他想攀上黃璿的大腿,利用其在朝中的人脈,謀求戶部雲南清吏司郎中一職。
    他為什麽要謀求戶部雲南清吏司的官職呢?單從名字上看,這個官職似乎隻是管理雲南的錢糧,沒什麽油水,畢竟此時的雲南還是大明比較窮的省份。
    因為戶部掌管天下錢糧賦稅,所以明朝自朱元璋起就非常重視戶部的建設,而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直接推動了朱元璋對戶部的一次巨大改革,後期又經過永樂、洪熙、宣德三朝的不斷調整完善,最終確定了大明13清吏司,而且經過細化後,每個地方性清吏司還分管中央的漕運、鹽課、勳貴大臣俸祿等業務,而王崇古之所以看上了雲南清吏司郎中一職,是因為雲南清吏司分管大明天下漕運這一肥差。
    漕運,自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後,南糧北運,帶動了運河兩岸的經濟發展,北方的皇權為了控製日益富庶的江南財稅,尤為重視漕運的發展。
    到了明朝,尤其是朱棣遷都北京以後,漕運又一次迎來了大的發展,北直隸地區有三分之一的糧食都是江南湖廣地區通過大運河運來的。
    王崇古其實早在和餘子俊勾搭在一起時,就看上了戶部的肥缺,怎奈這幾年無論自己怎麽暗示怎麽舔,餘子俊都不願意為他說話。
    正好,自己被皇帝派來河南巡察,天賜的良機不抓住,那他這些年就白混了。
    不一會,差役出來了,明顯比剛才熱情了許多,恭敬的說道,“王大人,請隨小的來,這邊請,請。”
    王崇古的鼻子輕哼一聲,帶著長隨大步走進了府衙。在差役的引領下,穿過第一進的大堂,便來到了二堂,這裏是府尹日常辦公的地方。
    差役卻沒有領他們進二堂,而是在走廊的盡頭一轉,走到了一個小花園內。
    花園內鬆柏翠竹交相呼應,假山亭台錯落有致。雖是寒冬,但花園內的臘梅卻開的異常嬌豔,沙沙的風吹竹林聲,曲徑通幽的小路,讓王崇古一陣恍惚。
    又往裏走了一會,穿過一座假山後,來到了一個非常別致的小院,此時小院內的正房門口內站著一個越弄五六十歲的老頭,王崇古趕緊快走幾步,上前躬身行禮道,“都察院河南巡察禦史王崇古,拜會黃大人。”
    “哈哈哈,王大人一路辛苦了,快快進屋。”黃璿(xuan二聲,美玉的意思)
    按理說,一般的地方官聽說都察院巡察禦史來了,都巴不得上趕著出來迎接,而黃璿隻是象征性的在門內迎接,有些失禮,可在王崇古眼裏,什麽失禮不失禮的,哪有官職來的實惠。
    且不說黃璿在地方,就是他在京城為官的十年,不管是官聲還是人脈都是杠杠的。更是和內閣六部的諸多重臣相交頗深。
    所以王崇古上來就把姿態放的很低,想給黃璿留下個好印象。
    進了屋,二人一套官場問候,下人上了茶,退出屋後,黃璿開口道,“王大人幾時來的河南?”
    開口不問來開封,而是問河南,王崇古心中暗道,“真是個老狐狸。這是想摸我的底啊。”
    “哦,下官奉陛下旨意,剛到開封。”王崇古開口道。
    “哈哈,既然王大人是奉陛下旨意巡察河南,若有什麽需要本官協助的,盡管開口。”
    “下官也是例行公事,不敢勞黃大人費心。臨行前陛下特意交代了,讓下官盡量不要叨擾河南地方官吏。”
    說到這,黃璿就懂了,這是來暗訪來了。這王崇古來了開封不去布政使司衙門,卻來我這,莫非開封府治下發生了什麽讓陛下知道了?想了想,黃璿也沒想出有什麽事,於是笑嗬嗬的端起茶杯道,“王大人請用茶。”
    王崇古謝過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讚歎道,“好茶!此茶香味濃鬱,卻又回甘悠久。”
    “哈哈哈,這是我家鄉的野茶蒙頂甘露,長於山間絕壁之上,極難采摘,這還是今年我的老友送給我的,一直不舍得喝。”黃璿說道。
    “哎呀,下官何德何能,得黃大人珍藏,實乃三生有幸。”王崇古趕緊起身道謝。
    “坐坐坐,王大人。如此,寒冬臘月,你我二人圍爐品茶,聽濤賞梅,真乃人生一大快事啊。”黃璿繼續打著哈哈道。
    他對王崇古的到來,一直心存疑慮,你不去布政使司,卻來我這裏,雖說皇帝讓你暗訪,但他又上來將此事說明,他這是主動向我示好,還是有什麽別的目的?
    而此時的王崇古心裏卻有些著急,這黃璿一直在跟他聊些不著邊際的風雅之事,自己一路想好的說辭就不好提。
    剛才暗示他自己是受皇命來河南暗訪,就是想賣他一個人情,治下若有什麽醃臢事趕緊處理了,別到時候被下麵牽連。可聽黃璿的話,似乎一點也不擔心啊。
    於是,王崇古決定主動出擊,剛要開口,就聽黃璿開口道,“王大人,陛下和太皇太後,皇太後可都好?”
    “都好,都好。如今太皇太後監國,陛下勤學修習政務,加上幾位內閣老大人盡心輔佐,如今的大明朝堂可謂是政通人和,人才濟濟。”王崇古說道。
    “那就好,那就好!喝茶,喝茶!嗬嗬嗬。”
    下人進來又換了一次茶,王崇古心裏更加著急,於是開口道,“黃大人,下官前來拜會,也沒帶什麽禮物,隻是有一本家傳的宋刻《孝經》,望大人不要嫌棄。”說完,拍拍手,門口的長隨趕緊推門進來,雙手捧著禮盒,放在了黃璿麵前。
    黃璿眼睛一亮,打開禮盒,盒內躺著一本古香古色的線裝古本,看紙張和字體,應是宋本無疑。
    黃璿隻是看了看,又將盒子合上,笑嗬嗬的說道,“既是家傳,本官可不能奪人所愛。”說完,把禮盒向前推了推。
    王崇古趕緊起身道,“哎呀,黃大人您是我朝少有的至純至孝之人,先帝都曾讚譽過您的孝行,再說我朝又以仁孝治天下,黃大人堪稱吾輩楷模,此《孝經》能得黃大人藏之,實乃物歸原主啊,黃大人切莫推辭。”
    這話說的漂亮,讓黃璿一時有些尷尬了,收吧,還沒摸透對方來意,不收吧,得罪人啊,畢竟人家是巡查禦史,自己是清廉如水,勤政愛民,可保不齊下麵人給你捅婁子,自己被牽連再來個晚節不保。
    最終,黃璿還是收下了,他也是個書癡,愛書如命,家中的各種孤本不少。
    見黃璿收下了,王崇古放下心來。
    “王大人是哪年的進士?”
    “下官是永樂二十一年三甲第十名。”
    “哦,王大人一直再都察院任職?”
    “是啊,哎…”王崇古歎息一聲。
    “王大人為何歎息?”
    “這些年下官也算兢兢業業,怎奈朝中無人,我又不善奉迎,所以到現在還是個七品監察禦史,空有一腔抱負,卻無用武之地!哎…”王崇古一臉悲憤道,這話說的連他自己都不信。
    黃璿“哦”了一聲,便再無下文。王崇古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暗道“我這暗示還不明顯,難道禮輕了?這老狐狸,胃口還挺大。”
    其實,黃璿心中早已破口大罵,“呸,你是真不要臉啊,要不是我早就聽說過你的為人,我差點就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