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重陽一曲祝良辰 1 第十一章

字數:217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不許笑之重生大明 !
    蘇裴並沒有朱四預料的那種吃驚,她隻是淡淡的笑了笑說:“你不覺得我們的婚禮才是最幸運的嗎?不管皇爺爺為他自己和父皇他們花了多少錢,也比不過我們的生死相許!不管我們的婚禮表麵看上去有多麽的寒酸,我蘇裴都是這個世界最幸福的女人,也將是大明開國以來最幸運的皇後,因為我嫁給的是大明最厲害、最仁慈、最偉大的皇帝——朱由郎!”蘇裴是站在涼亭的長椅上、膝蓋倚著朱四的背,向天空高喊出來的最後這些話。這些話讓朱四流著淚歡笑,讓他將蘇裴扛在肩上,兩個人繞著涼亭歡快的飛奔,縱聲大笑。
    隻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小兩口的悄悄話早已被人偷聽去了,倒不是因為他們倆的喊聲太大,而是牆的另一頭多了兩個或者是三個腦袋。除了蘇翰林老兩口生怕自己女兒過早的吃虧,在牆外偷偷盯著他二人以外,他們兩個人的中間還夾著一個光頭,那是弘智大師。也許這個光頭在月色的照耀下太反光,晃了老翰林的眼,所以蘇翰林總是時不時的將光頭拔了到一旁,然後這光頭又被蘇老夫人的團扇給擋了回來。“老學政為什麽總是將和尚的光頭推向夫人那一邊呢?和尚雖然是出家人,可在家時若論起來,和尚還要叫夫人一聲伯母呢。”蘇翰林鄙夷的看了眼弘智,卻又因為那顆光頭而轉過臉去,說道:“哼,你這出家人倒還分得清輩分,隻是卻已經分不清親疏了,既然曾經喊我一聲世伯,何故不遠千裏的前來將你妹妹奉送給旁人?”“既然世伯能夠猜出和尚此行的目的,自當可以判斷這門親事的成色,如此佳婿,又貴為九五之尊,不知世伯該如何謝過和尚呢?”蘇翰林自然也是樂意這門親事的,隻是還沒忘了挖苦這個背地裏出賣了他閨女的和尚。老翰林哼了一聲道:“哼,若大師隻是為了小女,老夫自當會多多奉上些供養,隻可惜大師這一遭卻不是為了小女。那你讓老夫謝你什麽?”弘智大師無奈道:“嗬嗬,和尚以為這樁婚事是和尚促成的緣分,沒想到這婚事隻是應了那句俗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今上的那些算計和反複,真的和世伯很相像啊。”沒想到旁邊一直沒說話的蘇老夫人聽到弘智大師的這句,忽然也插話了:“哦,大師真的這麽認為?那就說聲謝謝了。”蘇老夫人又看向自己的女兒女婿,美美的讚歎一句:“嗬嗬,當真是天作之合呀。”
    三個看客——兩個老人和一個和尚,對年輕人的戀愛場麵看得是津津有味兒,連腳下踩著的一條長凳就要罷工了,他們也毫不察覺,直到將蘇裴摟在懷裏的朱四,嘴裏親吻著蘇裴,兩隻手也已經開始不太老實的時候,老翰林才想要一陣驚呼,然後三個人便一起驚呼著摔在了條凳的殘骸處。等他們再次探出頭來的時候,隔壁的院子已經空無一人了,蘇裴卻忽然從三個正在向隔壁搜尋她身影的人背後出現。“爹爹,弘智大師,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輕輕柔柔的一句話,卻讓三人驚得再次掉了下來,弘智大師整理好自己的儀表,雙掌合十道了句佛號:“阿彌陀佛,知命者不立乎岩牆,順受其正。”說完這句,又左右打量,然後自問一句:“和尚怎麽會在這裏,莫非夢遊的毛病又犯了?”說完便大搖大擺的走了,閃過後花園與院中的小門,大師便開始遁逃,跑回自己的客房裏,連油燈都未敢點燃。老翰林尷尬的看了看自己身後的女兒,忽然想到說自己牙痛,便哼哼呀呀的也逃了。老夫人本就是和女兒一夥兒的,自己覺得偷看兩眼也沒什麽打緊,兀自笑著走近女兒,又將女兒身上的那件頭蓬正了一正,說道:“這孩子的個子到是蠻高的,這件鬥篷啊,我兒披上是大了些。不過晚上風露大,年輕人玩鬧也要小心些,可別著了涼。今晚,娘同你睡一個屋裏如何?嗨,等嫁出去啦,娘也就不能再見到我的心尖兒嘍。”說完這句,還可憐巴巴的掉起了眼淚,鬧得蘇小姐眼睛也濕潤了。“娘,太後不是有過旨意嗎?皇家不阻止您和爹爹省親,到時候啊,孩兒再讓四郎給娘在宮裏留一間客房,等娘想孩兒的時候就去看看,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蘇老夫人嘴上嗔怪著女兒胡鬧,臉上卻已經在笑了。母女二人挽著胳膊,去了一個房中睡去,卻也是敘話許久方才安眠。
    生出了金鳳凰的蘇家,第二日就開始變得門庭若市了,許多平日裏請都請不來的貴人,甚至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如今都來巴結,頭幾天趕來的是近處的人物,陸陸續續趕來的都是遠道的親朋,‘親朋’這個廣義詞,隻有在財富與權利的修飾下才更能體現它的親厚意義。僅僅數日後,司禮監的龐天壽以及龍虎將軍高必正二人就來蘇府告期了,吉時就在重陽節當日。告期之後的蘇府,也開始大動起來,修飾房屋、裝點庭院、采辦酒席、闔府上下張燈結彩、廣發喜帖。隻是這喜帖的價值,顯得有些多餘,即使沒有喜帖,該來的客人也都早早的提前一步來到蘇府探訪,逢迎之詞不絕於耳;不該來的客人也都來了,曾經因為蘇翰林是個歸鄉的廣西學政而不削於與其相交的勢利眼們,如今恨不得將當初的態度連同地上的泥土一同吞回去。蘇老翰林並不在意這些人態度的變化,自己女兒的頭等大事、蘇家最隆重的節日,當然是祝賀的人越多越好。蘇老翰林實在也是沒時間理會這些人的態度變化,僅僅是裝點家宅這一件事,就已然令他頭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