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品茗

字數:728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大明從討好朱棣開始 !
    日暮時分,朱棣終於醒了,伸了個懶腰。
    道衍本在假寐,聽到動靜也睜開了眼,打趣道:“陛下這一覺可還睡得安穩?”
    “還不是因為你這山太高了,朕一時疲憊,這才睡著了,不過確實還得實在你這,朕才能安穩些。”
    道衍嘴角噙著笑,搖了搖頭,清洗了一下茶壺,又重新舀了幾勺山泉水,開始煮了起來。
    “山下如今可都亂成一團了,陛下倒是還有閑情到我這躲懶。”
    朱棣擺擺手絲毫不在意。
    “老二積怨已久,這次讓他先鬧著,倒是長了些腦子,讓咱都有些刮目相看了。”
    道衍淡笑道:“陛下又怎知是漢王的主意呢?”
    朱棣眉頭一挑:“哦~看來我在皇宮裏呆的久了,還沒你個老和尚看得清了,你有何見解?”
    道衍捋了捋須不急不緩的說道:“依老衲看,朝中上下如今願意幫助漢王,又有幾分智謀的無非僅那一人罷了。”
    “陛下您覺得呢?”
    朱棣揉了揉眉心,吐出來一口濁氣,幽幽道:“這個老東西,眼看著都半截身子入土了,還要出來鬧騰,這主意打得不錯。”
    壺中的水已經煮沸,道衍從旁舀了一小勺茶葉丟了進去。
    朱棣見狀頗為不滿
    “你這老和尚,怎麽越來越摳門了,就放這麽一點夠誰喝的?”
    道衍嘴角微抽,理直氣壯的回應道:“陛下,您恐是忘了,您下午來的時候老衲已經招待過您了,結果您倒好,一覺睡了兩個時辰,平白浪費了我的茶。”
    “要知道攏共也就那麽二三兩罷了。”
    朱棣來了興趣,調笑道:“這天底下能讓你這老和尚都心疼的東西可不多,那朕今日倒要好好品品。”
    不到半刻鍾的功夫,道衍揭開了茶壺,將裏麵的茶葉舀了出來。
    滾燙的茶湯倒入杯中,雙手托著茶托遞到朱棣麵前。
    “陛下,試試吧。”
    朱棣湊到近前,拿手扇了扇,深吸了一口。
    讚歎道:“果真茶香四溢。”
    旋即將之端起,淺迎了一口,舌尖微甜,一股茶香慢慢從鼻端沁到咽喉,四肢百骸說不清的愉悅。
    朱棣閉上眼,滿臉的享受。
    道衍微微一笑,說道:“陛下,覺得如何啊。”
    朱棣睜開眸子,絲毫不吝讚美之詞。
    “這茶如蘭在舌,沁人心脾,芬芳甘冽,清香宜人,著實不凡。”
    “朕走時記得給朕多備些。”
    道衍:“......”
    朱棣見老友一副肉痛神色,大笑道:“你個老和尚,怎滴這般小氣,大不了朕下次有什麽好茶直接給你送來。”
    隨即又端起茶杯,多飲了幾口,這才轉回正題。
    朱棣將前兩日朱瞻埈所說全盤托出。
    道衍眉頭緊皺,看著朱棣的眼神也越發嚴肅,轉動念珠的手也停了下來。
    朱棣疑惑道:“你怎地這般眼神。”
    “陛下,依老衲所見,知道太多未來事對您並無好處。”
    “佛曰: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
    生不生亦不可說,
    不生不生亦不可說,
    生亦不可說,
    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
    亦可得說。”
    “陛下如今知未來事,欲改變未來,又怎知不會留下因果,從而導致別的事情發生。您有沒有想過,若是您竭力改變了一切,但未來總有幾百年的時間是您和二皇孫不知道的,您又如何去替子孫後代做選擇呢?”
    “陛下此舉到底是為了給大明延續國祚,還是加速大明的毀滅,這一切都不可控。”
    朱棣聞言大驚失色,追問道:“大師,那我爹將瞻埈送到我麵前又有何意義?難道我就眼睜睜的知曉未來,卻不能擅自改變未來?我華夏大地幾千萬兒郎隻能繼續遭受被肆意屠戮的結局嗎?”
    道衍搖了搖頭,繼續道:“高皇帝既以通過夢境讓二皇孫知曉,那便是覺得這一切並非不能改變。”
    朱棣更加疑惑。
    “你這老東西都給我繞糊塗了,既然可以改變那為何偏偏不能讓我知曉。”
    道衍站起身,倚在圍欄邊上,俯覽群山疊嶂,落日餘暉。
    淡淡道:“答案不已經出來了嗎?”
    “二皇孫既然出現在您的身邊,那他身上自然背負著因果,這便是他的命。”
    朱棣滿臉苦澀,轉頭望向老友的背影失聲道。
    “你的意思是,我大明的未來隻能由他把握,而我不得幹預?”
    道衍微微頷首
    “可他隻是一個九歲的孩童,如何撐得起這江山,如何擔得住我大明幾百年國祚。”朱棣質問道
    道衍解釋道:“陛下,老衲剛剛已經說過了,他身上既然背著因果,那大明的走向就隻能由他來決定,未來自然也會如他所願。”
    “您隻需切記,不要主動去問,該您知道的他自然會告訴您。”
    朱棣垂目,看著手中的茶杯出神。
    思考良久道:“他既為我孫兒,又以庶出的名分與我自小親近,這何嚐不是一種因果。”
    “既如此,那朕便相信他,帶給我大明的隻有更加璀璨的未來。”
    道衍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淡笑道:“那老衲就祝陛下心之所想,皆如所願。”
    “那便承你吉言了。”
    天色漸晚,朱棣也隻得告辭離去。
    東宮
    楊士奇等人心急如焚,來回踱步。
    見朱胖胖進來了,躬身行禮後便急不可耐的說道:“太子殿下,今日民憤定是有人在外故意挑唆,此舉意在針對東宮啊!”
    朱胖胖看著幾位平日氣度不凡的臣子,如今急得抓耳撓腮,一時多了些惡趣味。
    咬牙切齒的附和道:“此人真是用心險惡,可憐我兒不過九歲,便被當作爭權奪利的工具。”
    楊榮若有所思道“太子殿下,這背後怕是少不了漢王的影子。”
    朱胖胖擺了擺手滿臉嚴肅的說道:“現下最要緊的事,就是盡快的解決流民嘩變的問題。其他的的先放放吧。”
    眾臣顯然是早就各自商議過了,見朱胖胖發問。
    楊榮出列道:“臣以為此事唯有二皇孫親自出麵解釋,不然難平眾怒。”
    “可陛下今晨才剛剛下詔幽禁二皇孫,又如何肯輕易放他出去,此次嘩變不過就是借此挑釁君威,倒真是進退兩難。”
    朱胖胖配合的點了點頭。
    旋即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淡淡道:“那便就讓瞻埈出麵吧,什麽勾結叛逆行刺陛下,這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有心人想要借此威逼陛下,遷怒我兒,那便讓他們好好看看吧。”
    “太子殿下糊塗啊,若是真如此行事,任憑二皇孫聖恩再隆厚,陛下龍顏大怒,明麵上順應民意不得不放了他,但心中定然對二皇孫心生芥蒂,產生厭惡,那對太子殿下您...”
    朱胖胖擺擺手,絲毫不以為意,直接蓋棺定論。
    “哎。就這樣吧,明日我便入宮請旨,允許瞻埈出城解釋。”
    楊士奇和楊榮對視一眼,心中大為疑惑,今日太子殿下為何行事如此不智?
    楊士奇還是忍不住開口道:“殿下,此事是不是在斟酌斟酌?”
    朱胖胖掃視了一圈眾人,也不再隱瞞,淡笑道:“諸位不必擔心,父皇之所以將瞻埈幽禁東宮,就是想看看此次到底有多少牛鬼蛇神跳出來搞事,父皇心中有數,至於勾結刺客之事那更是無稽之談,所謂求情的一事,不過是有心人杜撰出來的,兩具女屍還在詔獄停著呢。”
    雙楊和蹇義、夏元吉等人都麵露疑惑之色,忙問道:“殿下,此言當真?”
    朱胖胖煞有其事的點了點頭:“諸位若是有興趣的話,不妨去詔獄停屍房看看。”
    眾人急忙擺手:“我等不感興趣,太子殿下說笑了。”
    隨即都各自疏了一口氣,懸著的心算是放下了。
    蹇義抱怨道:“太子殿下明明早就知道此事,還捉弄我等許久才肯告知實情,真是...童心未泯啊。”
    此話一出,眾人先是一愣,相視一眼紛紛大笑。
    朱胖胖無奈的看著眾人,揮手道:“沒事趕緊回家吧,記得將戲做足一點。”
    眾人躬身一拜齊聲道:“我等省得。”
    南京城外,此時雖然是傍晚時分,卻極為熱鬧,其中不僅有城外礦場的工人更是有數千流民此時正對著城牆大叫。
    “二皇孫為我等流民辛苦操持,好不容易有此家園,不可能是幫凶。”
    “二皇孫菩薩心腸,怎會行此等下作之事,必有冤屈。”
    “皇帝平白誣蔑二皇孫,定是心中嫉妒,循私報複。”
    “幽禁二皇孫,就是不想給我等活路,我們不服。”
    “放了二皇孫!”
    ......等等這些,此類言論不一而足。
    人群之中朱勇一行人聚在一起,小聲討論著。
    “朱大哥,我們花錢找了一幫人在這裏麵給小殿下說好話,當真有用嗎?”
    朱勇顯然也十分糾結回應道:“如今我們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撇過頭看向徐安。
    “老徐啊,你當時在場,怎麽不攔著點小殿下,這怎麽就落得一個刺殺陛下的罪名了?”
    徐安苦笑:“當時刺殺陛下的可是天外樓的鳳朝朝,還有一位蒙麵女子,小殿下顯然與那女子極為熟悉。”
    “那劍朝陛下刺去的時候直接就擋在了陛下身前,後來忠義衛出現,將她們拿下的時候小殿下神情倔強,悲痛不已,將刀都架在脖子上了,都求著陛下放過她們,那女子顯然也對小殿下用情至深,淚流不止,但當時陛下雷霆震怒,我嚇得都快尿了,哪還敢插嘴半句啊。”
    朱勇瞧著徐安那副模樣極為不屑:“瞧你那副樣子,這麽點場麵就給你嚇到了,小殿下以真心待我們,你在關鍵時刻卻如此畏畏縮縮,真不爺們。”
    張軏也極為認同附和道:“小殿下還真是我輩楷模,才九歲便讓姑娘對他死心塌地,我不如也。”
    鄭熙插嘴道:“我倒是覺得這是小殿下獨有的魅力,就仿若我等,雖然小殿下年紀尚小,但卻令我們所有人心悅誠服,那女子這般屬實正常。”
    一幫勳貴子弟齊刷刷的點了點頭。
    旋即看向這潮水般人群,擔憂不已。
    城牆之上,朱高煦一行人正俯視著這幫流民。
    嘴角止不住的得意。
    朱桓奉承道:“王爺還是一鳴驚人,智計無雙啊,此計絕妙也,東宮那邊已經傳來消息,太子一行人在書房商議了一天,毫無對策,那幫太子黨出來的時候,個個愁眉苦臉,麵帶憂色,明日早朝,太子殿下怕是會成為眾矢之的,不好下台了。”
    朱高煦喜形於色,十分謙虛的說道:“有此結果,全奈胡首輔鼎力相助。我不過是出了點小力氣罷了,不敢居功。”
    旋即又看向朱高燧,拍著他的肩真摯的說道:“好兄弟,對虧有你,若非你教我如何去做,那胡廣定不會如此輕易屈從。”
    朱高燧渾身一顫,若無其事的將二哥的手挪開,諂笑道:“我不過是恰好知道胡廣此人的一點愛好,隨便提了一點小意見,還是兄長尺度把握的好,這才將胡首輔也拉了過來。”
    其餘眾人也紛紛開口恭維。
    朱高煦一時有些飄飄然,仿佛已經看到了太子下馬,他坐上皇位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