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張昭甩鍋
字數:5624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越大秦統一六國後開始了修仙 !
隔天詔書就發布出去了,可大臣們知道後,沒一個有笑臉的。
上麵寫的都是秦老三的不容易,和大良造的罪行,以及老百姓的苦,然後是他帶領百官弄糧食,以及,老百姓監督,膽敢貪墨糧食的輕重懲罰等等。
看到這些,滿朝大臣隻想說。
親自記錄,就是抄一下就拉到了?
說好的功德呢?
就一句百官,老百姓知道誰是誰?
他們也不得不感歎,秦老三這文字遊戲玩得好啊。
人家確實是親自抄了,也昭告天下了,你能說啥?
簡直太雞賊了~
轉眼間幾天時間就過去了。
“係統,啥情況,這糧食都發出去了,我這民心值咋沒長?”
“八十八年,兩三代人的形象,哪能這麽容易改變”
“靠,那我錢不白花了?”
“急什麽,老百姓要的隻是吃飽飯,安居樂業,你多做一些對老百姓有好處的事情,他們自然會向著你,沒你想的那麽難”
“那明天上朝,我就把農具的事情搞一下”
坐在椅子上,喝著小茶,秦老三這真是提前把老年生活享受到了。
“陛下,夏大人求見”
“讓他進來”
“臣,參見陛下”
“元讓,免禮,發生何事,看你神色有些焦急”
“陛下,邊關來信,說是楚國有使團要從咱們這邊借道,還有魏國也是如此”
“借道?嗬嗬,來我們這借道能去何處?”
秦國在最邊上,來這邊借道,明顯有其他目的。
“元讓,老辦法,不過,這次要留活口,要留那邊你自己看著辦”
“臣,遵旨~”
夏侯惇離開後,帶著人就離開了秦都。
現在的邊境也不是真正的邊境,因為真正的秦國邊境已經被始皇帝前身給割讓出去了。
三個國家邊境都是秦國的城池。
說句難聽的,不管哪一國來攻打,都夠秦國喝一壺的。
兩天後夏侯惇才帶人到了一處城池。
因為沒有得到消息,城池一直沒回話。
“卑職拜見夏大人”
叫夏侯惇大人而不是將軍,是因為,秦老三雖然讓夏侯惇暫時掌管軍務,卻並沒有封具體官職。
“沈將軍不用多禮,來人可還在?”
沈千城,是南郡的守關將軍,南郡目前為止已經分出去一半有餘歸了楚國。
“在,在驛站休息”
“好,等天色漸暗的時候,你去告訴他,可以借道”
“夏大人,這些人恐怕不懷好意”
“無妨,陛下已經有決斷,他們進不來的,你盡管去做便是”
“是”
夕陽西下,天色微暗。
沈千城親自去通知了楚國來人可以借道,讓他們今天盡快進城。
夏侯惇則是帶著人跟在這人身後,前後腳出了城。
半路隱藏了起來。
一個時辰後,一支隊伍就緩慢的走了過來。
等隊伍到了近前,夏侯惇一擺手,身後的人出去就是殺~
“魏國人?你們為什麽在我楚國境內,還敢公然襲擊我們,給我殺~”
夏侯惇等人穿的的確是魏國的衣服。
他也沒用自己的長槍,而是提著一把刀,一個人就把對方殺的膽寒。
“快去,把這裏的情況匯報給大王,讓人來支援”
楚國境內隱藏著一支這麽強大的魏國隊伍,這可是大事。
夏侯惇看著有人跑了,也沒追,他要的就是有人把消息傳出去。
有人走了,剩下的人也不用留了。
一刻鍾時間,其餘人全部被斬殺。
“打掃戰場,馬上撤退”
等到楚國人來到的時候,隻剩下一地的屍體了。
夏侯惇等人一路馬不停蹄又來到了源縣,再往東,就是讓出去的地方了。
用了同樣的辦法,唯一不同的是,魏國這邊沒留活口。
然後,夏侯惇等人處理完屍體,穿上魏國的衣服,大大方方進了秦國。
張昭這邊的大棚也都建造好了,糧食也都種上了。
就等著三個月後收獲了,秦老三的農具也都推廣了。
“張大人,這些真是陛下給我們老百姓弄得?”
“當然了,其實陛下也是有苦難言,當年陛下繼位之時太過年輕,大良造大權在握,陛下想做什麽都做不了,知道你們吃不飽,穿不斷,陛下也是痛在心裏卻無能為力”
張昭平日裏都是和百姓一起幹活的,關係處理的很好。
如今這番話說的真情意切的,不少人都信了。
“看來,是我們錯怪陛下了”
“陛下說過,大家恨他,怨他,是理所當然,他也不怪百姓不理解他,如今大良造伏誅,陛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大家吃飽飯,這些糧食已經花光了國庫,陛下現在一日三餐和咱們沒太大區別”
好家夥,這一賣慘,很多百姓眼眶都紅了。
尤其是老一輩,秦老三和他們一樣都是老頭子了。
背了一輩子的罵名,現在就算百姓真的吃飽穿暖又有多少人記他的好?
可他還是這麽做了,這讓很多百姓都感動的不行。
“張大人,以前都是我們糊塗,誤會了陛下,還請張大人見到陛下,讓陛下不用如此憂心”
張昭聞言,臉上全是苦惱之色。
歎了一口氣說道。
“當今陛下憂心的事情太多了,大家也知道,大良造在的時候,割讓出去不少土地,他們對秦國虎視眈眈,可現在秦國民不聊生,保家衛國的將士們也是隻減不增,未來一片渺茫啊”
一群老頭聽到這話,看了看自己的兒子輩。
“張大人,我兒子雖然不識字,不過,有一幫子力氣,不知道能否參軍?”
“當然可以。。。。”
接著張昭又說了一下參軍的待遇。
好好給大家科普了一下相關知識點。
好家夥,所有的鍋都是大良造背了,加上張昭的一番說詞。
還有農具的事情,秦老三的形象立馬就不一樣。
因為農具的措施很親民,管家負責打造,百姓免費借用,等以後收獲了糧食再等價交換。
說白了,就是打白條借出去,讓老百姓心裏對未來有了盼頭。
見有人願意讓兒子參軍,張昭心裏知道,至少眼前這些百姓的思想觀念正在轉變。
不過,他也沒立馬收下,這一個兩個的還不夠麻煩的。
等這裏的消息傳出去,總能吸引一些人來的,到時候一起收也不遲。
秦老三無聊的坐在椅子上。
“係統,出來聊會天”
“聊什麽聊,和你沒啥聊的”
“不是,你不覺得無聊嗎?這皇上萬萬人之上,可無聊的透頂,天天在這深宮大院,太沒意思了”
“你自己搞點娛樂項目不就行了”
“那你有啥消遣項目?”
“實在無聊,你去釣魚唄,禦花園有池塘還不是你隨便釣”
“太不習慣了,而且,這吃的喝的,上個廁所,處處都不習慣”
“那你就加把勁啊,等你把鹽,紙,菜都推廣出來,小日子不就滋潤了”
“我倒是想,這又不是21世紀,做點什麽事都要靠時間,一點節奏都沒有”
“你這就是不知足,21世紀你一個月幾千塊錢,就有節奏了?還不是苦逼一個?”
“說的也是”
和係統聊了一會天,就吩咐人找來了一根竹子。
然後找了一根繩子,拴上了一個魚鉤。
“嘖嘖,奢侈啊,魚鉤都是黃金打造的,不過,這是不是有點大了?”
這個時期的魚鉤比現代魚鉤要大很多。
而且鉤子比較粗,就算釣到大魚魚鉤也能穩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