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科舉
字數:4712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越大秦統一六國後開始了修仙 !
“陛下駕到~”
“參見陛下”
現在滿朝文武除了諸葛亮等人心腹,其他人,大氣都不敢喘。
更別說參奏什麽事情了。
除非是逼不得已,四大家族的覆滅讓很多官員每天都戰戰兢兢的。
那麽多人說砍就砍了,說弄誰毫無征兆的就給辦了。
他們頭上像是時刻都懸著一把刀,隨時都可能落下。
秦老三看著他們的模樣忍不住有些好笑。
“眾愛卿,賦稅的事情還希望你們全力以赴,同時,寡人會從賦稅之中會撥出一部分,用於給眾愛卿除俸祿外的額外獎勵”
秦老三這是又給文武百官一個選擇。
貪錢可以貪很多,現在賦稅的可都是有錢人,不過風險很大,尤其是現在的秦老三,要命啊。
獎勵不多,卻勝在安全無隱患,大大方方的就能拿到手。
用僥幸去嚐試秦老三的刀鋒不鋒利?
這可就需要好好琢磨一下了。
四大家族沒了,沈萬三也大大方方的接收了王家。
王家牌匾也改成了沈家,而且,四家的產業全部交給了沈萬三打理。
沈萬三直接就原地起飛了,紙張和書籍也陸續開始了售賣。
價格超低,讓很多人都可以讀書識字。
“係統,趕緊的,給我兌換功德值,哈哈,沒想到抄了四大家族能獲得這麽多的民心值”
“再接再厲吧,老百姓能吃飽飯自然就有民心值了”
“少說廢話,趕緊給我兌換五次,四大世家滅了消息恐怕很快就會傳出去,我需要更多的武將”
“兌換好了,是否抽獎?”
“抽獎”
“叮,恭喜宿主獲得文臣武將卡,是否立即使用”
“使用”
“叮,恭喜宿主獲得,霍去病、蒙恬、王翦、王猛、衛青”
秦老三愣了愣。
“係統,這秦朝的名將怕不是要招完了吧?是不是你玩啥貓膩了?”
“知足吧你,都是猛將,你還想要啥?”
霍去病:西漢名將 、軍事家、民族英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
衛青:字仲卿,西漢時期軍事家、外戚,民族英雄,霍去病之舅。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將領、軍事家,秦統一六國的具體實施者。
王猛:字景略,前秦時期大臣、政治家、軍事家,官至丞相。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秦國名將蒙驁之孫、蒙武之子 ,秦朝將領、軍事家。
“一個舅舅,一個外甥,係統,在這裏霍去病和衛青認識不?”
“不認識”
“哦,另外三個也都是秦國猛人啊,有了他們,秦國眼下也不怕外敵入侵了”
“你確定?打仗將軍必不可少,更重要的你要有人,你有啥?”
“邊境戰士都是我的人,讓他們幾個去邊境,不說固若金湯,別人想打進來,也沒那麽容易”
隨後,秦老三把諸葛亮叫過來商量了一下。
把五人全部封為了將軍,悄然前往了趙國,魏國,韓國,楚國邊境處。
“孔明,有了他們,加上韓信將軍這支奇兵,隻要不是多國同時來犯,秦國應該無恙了”
“陛下,如今有了這幾位將軍助陣,秦國就有了更多休養生息的時間了”
“是啊,士農工商,農和商現在都在推向,工可以暫時押後,畢竟,秦國剛趨於穩定,士這一途孔明可有建議”
“陛下,眼下能讀的起書的大多是富貴子弟,或多或少都會有所牽扯,暫時還無法做到一一核實,寒門子弟,想要入朝為官更是難如登天”
“孔明,寡人準備施行科舉製度”
“陛下,恕臣愚昧,科舉是為何意?”
“簡單說就是考試,由國務院出題,讓天下學子來考試,前三名榜首可相應入朝為官,紙張和書籍目前都有在售,三年後開始科舉,有足夠的時間讀書,你覺得怎麽樣?”
諸葛亮聞言眼睛一亮。
這麽一來,寒門也能出貴子。
“陛下真乃神人也”
秦老三表麵沒什麽表情變化,可心裏卻樂開花了。
“哦吼吼~被諸葛亮稱為神人,咋就那麽得勁呢”
“你虛榮心真重”
“係統,這話說的,沒虛榮心還是人嗎?在刻板的人也有虛榮心,也對,你又不是人,懂個錘子”
和係統皮了一下,這才繼續開口道。
“大致上就是鄉試,市試,然後是殿試,為了防止徇私舞弊的情況,具體製度規劃還需要孔明你仔細斟酌一下,這科舉的事情可以先昭告天下,也讓那些寒門子弟趁這三年努力一把”
“臣,遵旨~”
秦老三這麽做有兩大原因,一讓寒門子弟努力一把是真心實意的,還有一點就是百裏奚那裏。
百裏奚檢查天下,現在不知道在哪裏,不過,一旦科舉製度昭告天下,他肯定能知道。
他還有一個本事,那就是他善於教化,思想家可不是白叫的。
百裏奚手持佩劍,代表的可是他,做的任何事也都是他的功勞。
“林天澤,你作為一縣之長,勾結權貴,魚肉百姓,今日,我百裏奚手持天子劍,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還百姓一個公道”
百裏奚拔出天子劍,就把林天澤這個縣長給ko了。
圍觀的百姓個個都拍手稱好。
“百裏大人真是給咱們除了一個大禍害啊”
不少百姓都開始了議論,百裏奚看著圍觀的百姓說道。
“陛下派我手持天子劍,監察天下,為的就是讓秦國百姓有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我相信有陛下在,咱們秦國絕對能夠越發昌盛,百姓越發富裕”
百裏奚的一番言語,讓很多百姓都連連點頭。
因為他們確實享受到了實惠待遇。
“大人,新來了一份詔書”
百裏奚打開看了一下,裏麵寫的正是秦老三的科舉一事。
隨即就笑了笑,圍觀的百姓有些不明所以。
“百姓們,這裏有一件大好事,陛下推舉了科舉製度,大致意思就是考試,隻要你有學識,有抱負,有理想,哪怕是寒門亦可出貴子,科舉三年後開始,如果哪位家裏有讀書人,這是一個好機會”
“啊呀,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不行,我得回去,讓我那兒子用心讀書”
沒多久本來圍著的眾多百姓都漸漸散去。
可見,這科舉製度還是很入人心的。
誰不想家裏能有個當官的?
這個時期大多數人,除了富家子弟有多少人能讀得起書?
這科舉簡直就是一副壯心劑,因為這給秦國的窮苦百姓開了一條康莊大道。
兄弟們~前麵好像有個地方用錯詞了,看到的指點一下,我找不到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