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出山

字數:367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成商戶女擺爛,竟然還要逃難! !
    “大嫂,今日這大餅怎麽烙的這樣好吃?”何三郎哢嚓一聲咬了滿口,深感這一路都沒吃過這麽好吃的餅子。大嫂這不也挺會烙餅的嘛!
    劉氏悄聲對小兒子說道,“能不好吃嗎?沒瞧見你大嫂放了多少油鹽?你也少吃些,這都是用來待客的。”
    精白麵兒的燒餅可不多見,是農家待客最高規格。
    也就是劉氏疼孩子,加上杜蘭月在旁嘮叨著什麽吃飽喝好有勁兒跑,這才讓方氏多烙了幾張白麵餅,饒是如此,方氏自己也不打算吃的,昨天還剩下一堆雜糧餅子呢,也噴香!
    何三郎吐吐舌頭,“你們放心,等小爺我能掙錢了,讓大家頓頓能吃上白麵餅子和白米飯!”
    方氏白愣了小叔子一眼,切了一句,道,“還小爺?你是誰的爺?白麵餅子都堵不上你的嘴!咱家這日子過得很不錯了,頓頓白米飯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即使之前一家人因為店鋪掙錢了,老何家也沒過上頓頓白米飯的日子。
    一來是何家人儉省,二來是真的達不到那個等次。雖說看起來進項不少,但居安思危,也不敢這麽敞開了肚皮吃。
    “要是能過上那樣的日子,你大嫂我做夢都能笑醒。”
    “那大嫂你以後還睡覺嗎?”杜蘭月一本正經地說道。
    劉氏等人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待想明白意思,全都哈哈大笑起來,方氏更是喜不自勝。
    何三郎撇撇嘴,心道,家裏人還當他是孩子,自己已經十六歲了,是個大人了!跟著商隊走商都可以的。
    “三郎好誌向!真的看好你呦!願你以夢為馬,不負此生!”杜蘭月感歎道。
    她也曾有過夢想,隻可惜總是被親人潑冷水,所以還是挺能對何三郎感同身受的。
    所謂中二少年,人不中二枉少年呀!
    “你二嫂說的是,你且要繼續努力。不過該學的還是要學起來,什麽事光靠一張嘴是不行的。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何二郎也適時對阿弟教導一番。
    幾個兄弟姐妹當中,最讓他不放心的就是三郎,不過月娘說得對,得因材施教,若是能引導得當,何愁不能大放異彩?
    “三哥,我也看好你。”
    “三郎哥加油。”
    珍娘和阿桃忍不住給哥哥們打勁兒。
    何三郎高興地咧開了嘴巴,露出一口大白牙,笑得快看不見眼睛了。頓覺豪氣萬丈一般,激動地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了。
    “你們等著瞧好吧!哈哈…”
    見這家人互相鼓勵,身處逆境也無有絲毫怨懟,薑懷遠也覺得很震動,想不到農家竟然也有如此誌向遠大的青年,何家人也都是寬容厚道的。
    這跟他記憶裏的有所不同,農人總是邋邋遢遢,形容拘謹,目光裏也沒有絲毫神采,可這家人不同,眼裏流光溢彩。
    怪不得何二郎如此優秀?原來是生存環境和諧友愛。
    薑懷遠出身姑蘇望族,曾祖父曾經大盛開國元勳,其伯祖也位居戶部侍郎。雖他父親這一支不算是什麽有出息的,但也不少入仕子弟。天南海北都有薑家的子侄。
    他幼時天姿聰穎,是薑家族學裏的佼佼者,一直在伯父家中受教導,這番才有了同上頭那位的總角之情。
    夜幕降臨,薑懷遠被安置在馬車上,劉氏帶著幾個女娃兒跟小孩子在另外的車棚裏休息。
    其他人則是圍在車子周圍,方氏靠著馬車搭了個簡單的帳篷,也能防風。杜蘭月被安置在中間,也免得她身子弱受了風寒。
    第二日,一行人終於順利出了山。
    放眼望去,這山上果真如同薑懷遠所說,有一塊麵積極大的平地,如同牛皮鼓一般形狀。
    再往前走了十幾裏地,便可以看到影影綽綽的人影兒了。
    隊伍裏傳來一陣歡快的呼聲。
    他們終於走出了老林子,這般壯舉已經足夠一輩子吹噓了!
    “大夥兒原地休息,埋鍋造飯!”何大郎高聲說道。同時牛家村的漢子們也是一樣的節奏。
    薑懷遠說,下了山往東南走三十裏,便能到達虎渠縣。隻是如今山下的情形不知道如何了,也不知道縣裏情況怎麽樣?沒有他坐鎮,那些縣衙屬官表現的機會來了,相信應該不會讓自己失望。何況,虎渠縣又不是頭一回被淹了,水位退了也便好了。
    這也是何二郎擔心的,雖說同州府比荊州富庶,但畢竟是剛遭了災,百姓若是活不下去,打家劫舍的也不在少數。
    他們這麽多人,一般的宵小自然不敢上前,但這也是一般的,誰知道有沒有二般、三般存在呢?
    何大郎哪裏有什麽不明白的,所以才讓大夥兒趕緊埋鍋造飯,上了官路,恐怕就不這麽方便了。
    並且讓巡邏小隊裏的人去隊伍裏麵通知,千萬不要露出自家的糧食,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大夥兒一聽,心裏都有些詫異,一想也都明白了!實在是在老林子裏待久了,連外頭的情況都忘記了,糧食多麽珍貴呐!
    再次啟程上路時,便能看到一波兒波兒拄著拐子、攜兒帶女的人們也在下山。
    “你們這是打哪兒來?也是遭了水患?”一位老農問。
    他們這群人,打眼一看就是逃難的,但又不像老農這種出來躲水患的毫無準備,這些人後頭還背著家夥事兒呢!見做飯的陶罐都有,還有不少人推車上還有成梱的柴火。
    故而才會引起老漢的疑慮。
    何大郎拱手笑道,“不瞞老伯說,咱們是出來逃難的,自荊州過來。那邊遭了蠻人屠城!”
    老農混濁的眼睛驟然一縮,道,“真的?哎呦,真是天殺的蠻人呀!比水患可嚴重多了!咱們都是山下的村民,前些天發了大水,沒辦法才來這山上躲災。”
    老農身後的漢子高聲道,“你們難道是從狗熊嶺過來的?”
    聲音裏帶著震驚和訝異,這狗熊嶺可不是一般的老林子,沒幾個人能活著出來。而這群人一看就是整村人,男女老幼全都齊整,真叫人匪夷所思。難道祖宗的話是騙人的?還是這群人太厲害?再或者這山裏有什麽好東西?
    漢子越想越激動,恨不得也去山裏探尋一番才好。他家裏窮,若是能去山裏打獵,可以大大緩解家裏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