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城外等待

字數:355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成商戶女擺爛,竟然還要逃難! !
    如此,村民便在城門外不遠處的曠野中休整了一夜,還好,這一夜並未發敵軍襲城或者是流民內亂等雜七雜八的事兒。
    晨光微曦之時,村民心底的希望也跟著一起升騰起來。
    昨日,他們也聽到了不少流民的議論,原來,大家均是聽聞梧州城的新政投奔而來,希望真如傳言所說,能有個好去處。
    流民裏麵也有眼神閃爍的漢子和婦人,也許就是逃奴,隻要有一線希望,他們也會進去試試,當然在這之前肯定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聽醜叔說,偽造過所或者是戶籍證明也不是很難,黑道上還有靠專門做這個發財的。
    有錢能使得鬼推磨嘛。
    過所是啥?過所是這時代的通行證,戶籍證明就相當於現在的身份證。
    上麵都詳細記載了所錄之人的姓名、籍貫和五官特征,身高幾尺,甚或是臉上有顆痣、禿頂、吊梢眉、三角眼之類的具有辨別價值的特點。可以想象,這些容貌特征在擅長易容之人手裏,根本不是什麽難事。
    況且,如今戰亂災難,死傷之人不計其數,還有專門從死人身上搜取過所或者戶籍證明的人,然後再由中人根據特征賣給需要的人,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隨著人流向前湧動,何家村一行人終於到了城門口。
    城門口有兩道通道,有專門的守備衙差進行值守,那守衛們均身穿衙門捕快服,腳蹬皂靴,手持樸刀或大刀,十分威武地矗立在城門內外。
    沒怎麽見識過官府威嚴的村民不由感到一陣心悸,好擔心的感覺有沒有?
    不少村民默默地將頭發理順,衣角壓平,生怕被衙差們看不起,不讓他們進城就更糟了。
    隻是進城的過程卻出奇順利,仔細核對過身份之後,衙差便放他們入城了,並且有專門的差役告知他們辦理相關事情的流程。
    這就很讓人愉悅了!
    何老爹及村人們都在感慨,他們這回是真的來對了!
    流程也不複雜,先到衙門門口登記,再等候分配村落就好。
    既然安家落戶不成問題。村民心下又想著找個好地方了,畢竟這田地上中下等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隻他們初來乍到,輕易也不敢開這個口。
    何大郎卻覺得很有必要運作一番,畢竟若不出意外的話,這片田地會伴隨他們的後半生,涉及到是否能混口飽飯的問題,自然是大事。
    雖說何二郎有信心讓自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但族人們一路同行,田地就是村民的根本,他自是也希望自己的族人能安居樂業。
    將來即使自己成為官家人,也不想族人窮的吃不上飯吧?那也是要被禦史參上一本的,說他隻顧自己享樂,不顧同族雲雲。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況這於自家而言也沒壞處。
    牛家莊那邊更是如此,不需何大郎過去商量,牛虎便主動過來尋他,說是他們打算多開墾些土地,就算是雇人開荒也使得。
    牛家莊窮的叮當響,還好漢子們有的是力氣。幾人一合計,得!還是湊點兒錢活動活動。
    何二郎帶著三郎花了幾個小錢打聽,知曉明日分配落戶的乃是府衙裏的戶房經承。
    何二郎想著,分配田地這樣的小事竟然需要戶房的經承親自督辦,可見梧州府對於流民的安置問題也非常上心,但同時他們想要破費點兒銀兩去走後門的路,好似也不是很容易。
    即使如此,兩人還是輾轉來到衙門,通過打聽找到了戶房的小吏。
    那小吏聽聞他們的來意,也不覺得稀奇,隻這人的穿著打扮明明是讀書人,細問之下才知道是秀才公,麵兒上便又帶了一絲和氣。
    “我們經承大人十分公正,公子到時候想要什麽樣的地方,盡可以提要求。”說罷,又悄悄補充了一句,“您是讀書人,我們經承大人最是敬仰不過。”
    其實就算是他們知府大人,對於讀書人也是十分推崇的。
    科教文衛,在古代也是地方官員的年度考核指標,隻“文”之一途,就讓知府抓耳撓腮,可笑他梧州府這麽大,這兩年竟然沒出一個進士,據說好的舉人都已經舉家入京了,或者是在戰亂中遷往南方。
    原因是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年底述職怎麽辦?
    和他不對付的幾個鱉孫子在民生一事上追不上他,可在“文”這方麵,暗地裏可是經常嘲笑他,暗戳戳地笑話他是同進士出身!
    梧州知府為此也真是生氣!
    可話說回來,這也是事實。
    於是,他便在衙門師爺的建議下,對來梧州府安家的學子們給予諸多的便利。
    因他平日裏對下官恩威並施,說起來也是個不錯的上官,下麵的人自然也希望自家知府能在年底麵聖的時候討個“優”,自然無不盡心竭力搜刮良才。
    隻可惜,讀書人哪裏那麽好找?
    大部分讀書人家裏都是有點兒小財的,若為了科舉,還是在京都郊外安家的多些,要麽在稍微繁華的州府住下。
    流落到他們這裏的簡直少之又少。
    戶房經承…有些發愁!
    照理說這應該是禮房經承的責任,可沒辦法,禮房經承年長又是他的同族長兄!再說,這新人報到,首先知道的可不就是他們戶房嘛!
    此時的戶房經承還未想到,第二日就能收留個大瓜!
    何二郎兩人回到隊伍,將情況說明,眾人驚訝了幾句,沒想到梧州竟然這麽重文。
    不過這是好事兒,誰叫他們隊伍裏有個秀才呢!就算是說出去,也不怕沒人羨慕。
    牛家莊的漢子也願意跟他們分到一個村落,他們如今心裏沒有主意,安嬸的主意占主導地位。
    作為村裏唯一年長的老婦人,安嬸自是覺得跟著何家村,或者說是老何家這棵大樹才有安全感,她可不想牛家莊這群年輕人再走上歪路,否則都對不起列祖列宗。
    即使說的再好聽,劫富濟貧,那也是刀尖上舔血的買賣,在炕頭睡覺都不能安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