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平隆帝的心思

字數:3083   加入書籤

A+A-


    今日輪到他為陛下日講,聽到蕭槿如此說,張青陽哪裏敢居功?連忙起身誠惶誠恐道,“陛下言重了,為陛下日講乃是微臣份內之事,微臣不敢言累。”
    張青陽作為待詔學士,如今任詹士府左春坊的左中允,是真的越級提升了。但卻沒幾個人對此安排有異議,或者說是羨慕的人多於妒忌的,足可見這位小張大人是多麽會做人,又是多麽得聖上隆恩了。
    詹士府是大盛朝司皇家內務以及太子東宮事務的常設機構,詹士府詹士為正三品大員,可以直接對皇帝下發的政令、太子的日常教導提出意見和建議。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太子之所以是太子,雖然是出身高貴的原因,然則獨木不成林,若想天下長治久安,必然要重視未來儲君的教育,所以曆任詹士府的官員,都必須是德才兼備的高級人才。
    而張青陽,作為大盛朝為數不多的一甲出身的年輕翰林官,又曾任今上的老師。加之文學修養,書名經名都是為人先的,除此之外,還有數年的實錄官生涯,其父為前任國子監祭酒,這出身、這履曆,都是妥妥的大男主劇本呢!
    平隆帝蕭槿喜歡他的原因,固然與其心思清明、學識淵博相關,但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國子監的師生之誼。
    在年輕的平隆帝心裏,這位小張大人是一縷暖陽般的存在,說是溫暖了自己在京都為質子的時光,半點兒不假。所以,單單憑借這一點兒,便是別人拍馬屁也追不上的存在。
    蕭槿心情還不錯,縱然很多老臣都不看好他,但張青陽是個例外,最重要的是,他的很多政治理念都能說到自己心裏,直擊心靈的那種。且,這位張大人是真正的能臣,在他身上,平隆帝沒發現一絲一毫的狂妄自大,唯一擁有的也是一顆赤子之心。
    張青陽推薦的這個人,何珩,也應該是值得信任的吧?
    “將殿試上今科頭名的策論卷子找出來。”待張青陽退下之後,蕭槿對著旁邊的太監說道。
    “奴才遵命。”旁邊的小太監細聲細氣地回應,得了吩咐趕緊去尋了,殿試試卷一般封存於禮部,方便實錄官查閱,當然,作為一國之主的平隆帝也能查閱。
    平隆帝蕭槿對於這個何珩這個狀元郎的策論,印象還是很深刻的。此人分析當今時局,實理實事,鞭辟入裏,措辭精準,倒是十分雄健厚重,讓人讀起來心潮澎湃,與以往的老莊學派不盡相同。
    故而,平隆帝大筆一揮,便將此子定為頭名,其他的內閣首輔作為監考官,也不敢違逆皇帝的意思。
    再說,隻一介書生而已,分析的太透徹,隻因一顆赤子之心尚未涉足官場,不知天高地厚罷了。隻要令皇帝開心,誰做狀元郎又有什麽要緊呢?
    狀元郎才是文官晉升之路的開始呢,想要入內閣,主中樞,恐怕得二十年後了!
    平隆帝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這叫何珩的狀元郎策論試卷中所說的,是不可能大肆推廣到帝國上下的,積弊已久啊!
    但蕭槿這個皇帝不是個草包,反而十分精明果決,他決定做的事兒,必然是要做的,隻是時間問題。
    所以,何二郎更像是他在朝堂中安插的一顆棋子,不動則已,一動驚人。
    在這段時間裏,他要對何二郎進行觀察,培養跟考驗,若何二郎能通過這一切的關卡,將來定然會成為平隆帝的左膀右臂。
    好在,這位狀元郎的表現不錯,不僅不是他擔心的讀死書郎,還是個頗有經世致用之才的賢能之人,能在翰林院裏如魚得水,獲得那些酸儒們的認可,充分說明了他的能力。
    平隆帝有些心急了,國家如今是多事之秋,各地都有小規模的動蕩,原因自然與天災人禍分不開。他自認為不是一個懶惰懈怠的帝王,甚至比先帝他們更加勤政,可是也僅能勉力維持國家運營而已。
    想了又想,還是決定要謀而後動,老家夥都跟他麵前裝鵪鶉,讓他覺得自己離開了他們便無所適從,借此拿捏自己。
    哼!他是帝王!是紫微星宿,是天命之主!哪裏能受他人脅迫?
    何二郎不曉得平隆帝的心思,在一個小小的從六品修撰位置上,想要出人頭地,隻能期待明年的選官了。
    一個月前,劉昌華作為同進士出身,已經在吏部備案,並且很快便候補上了河間保定府的九品推官,掌推勾訟獄之事。倒是與其父的職責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於這個安排,杜蘭月還有些不解,為何會到這個地方任職呢?河間府本就是靠近邊境的地區,目前也不是穩定的地方,動蕩之中人心不古,他這推官之職實在是不好幹呀。
    河間府為大府,設巡撫、布政使及其按察使各一人。而保定府為其下設的知府,機構設置同知府的官員體係。
    何二郎卻覺得,劉昌華此舉也算是富貴險中求,雖說如今保定府不是個安定地界兒,但萬世太平又哪裏能出功績,到了保定府,自然有其父在官場上的同窗幫忙斡旋,加之劉母的強大財力,混出個人樣兒來並不成問題。
    杜蘭月想了想,也便能明白一二了,看來這位梧州府劉司獄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至少在教育兒子、為家族謀劃方麵,甩了那位吳照磨幾條街。
    因不能為劉昌華送行,何二郎便書信一封送給他,裏麵記載了一些他以往在書中看到的風土人情,山川地理,奇聞異事,又以朋友的語氣鼓勵他再接再厲,將來若是自己外放,也好給他提點兒建議。
    本以為保定府山高水險、戰亂頻發的劉昌華,在讀來信之時,不知不覺的便深入進去,倒是讓劉昌華一顆撲通撲通的心安定了不少。
    吳文才已經跟梧州那邊斷了的聯係,他那個好爹爹,竟然說那女人算計自己隻是一場誤會,並且讓他給她道歉,讓母親多日以淚洗麵便是不孝子雲雲……
    喜歡穿成商戶女擺爛,竟然還要逃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成商戶女擺爛,竟然還要逃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