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能幹的郭銘

字數:3826   加入書籤

A+A-


    相對於荊州和縣,京都的寬容度就要高得多。

    在這裏,女性掌櫃也是有的,隻不過依然局限於衣物飾品之類的店麵。

    珍娘笑的咧開了嘴角,兩排整齊的小白牙露出來,有些靦腆,又有些興奮地雀躍點頭。

    “既然二嫂任命,我就不推辭了。我一定會努力成為合格的大掌櫃!”

    杜蘭月莞爾,她是很希望珍娘能獨當一麵的,就算是將來嫁人,也能進可攻退可守。

    這是女子一輩子幸福的底氣。

    因為有了事情做,珍娘的心情也逐漸好了起來,也不用著急回杏花村了,風風火火地在京都幹起了事業。

    之後還越發順風順水起來,這是何家人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

    見自家妹子成日裏不著家,詢問後才得知竟然被娘子派去當掌櫃了。

    何二郎心裏也驚訝不已,一個敢任命,一個敢接茬,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呀!

    縱觀整個大盛,恐怕也隻有娘子敢做如此任性妄為的決定,將一個蒸蒸日上的鋪子轉手交給一個沒什麽經驗的小姑娘來經營,而且是極其放手的那種。

    她這般隨性灑脫,就算是他也自愧不如。

    李太白有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這種豪放的氣魄向來為文人士子所追捧,但真的能做到如此豪邁的,卻是鳳毛麟角。

    “月娘,我替珍娘跟爹娘謝謝你了。”

    何二郎摸著媳婦的肚子,如今已經五個多月了,有些顯懷了。

    前些日子,何二郎曉得這孩子會動,讓他驚喜地不知如何是好。於是每日下衙之後,必定要在他家娘子的肚子旁邊觀察一會兒,多半都能捕捉到胎動的瞬間,何二郎如同一個孩子一般樂此不疲。

    這般孩子氣的舉動,倒是讓杜蘭月吃驚不已。

    何二郎並不覺得有什麽,說自己頭一回當爹,自然是感到新奇。

    杜蘭月拍了一下他的手,嗔道,“他剛才動了好大一會兒,此時怕是累了,你就莫要再逗弄他了。”

    最重要的是胎動時間長了,她也覺累的慌。

    “都是一家人,這麽生分幹嘛?再說珍娘除了是我的小姑子,還是我的閨蜜。記得剛嫁與你時,日日都獨守空房,那段日子多虧了珍娘,才能過得十分快活,所以說她是閨蜜也不差什麽了。”

    聽她說“獨守空房”,何二郎心中悵然,若早知道今天會栽在自家娘子身上,他哪裏還會躲閃?

    隻當時情況複雜,他還以為娘子心係薛遷,自己是奪人所愛呢!

    可笑當時他還琢磨著,若是娘子真的不願意跟他去,他也不是不可成全他們。

    隻是,情不知所起,也不知從何時起,他在陌生中對娘子生出了好感,然後再到欣賞、喜歡,再到此生不渝,現在即使再有薛遷之流,也別想將她月娘從他身邊奪走。

    “有你這樣的嫂子是珍娘的福氣。”何二郎道。

    見她又仿佛比之前瘦了些,便有些憂心,“娘子這幾日的胃口還是不怎麽好,若是想吃什麽便跟我說,為夫給你買去。”

    天氣炎熱,酷愛美食的她也有些苦夏。

    杜蘭月點頭,“你也莫要擔心,等這些日子過去就好了,我算著再過一個月就該涼爽了。”

    娃兒的預產期要在明年春天,萬象更新,是個好兆頭。

    想著他最近十分忙碌,杜蘭月便問,“二郎最近衙上特別忙嗎?我怎麽瞧著也清瘦了不少。”

    雖說是清瘦了,但卻更有精神了,平日裏的一日三餐也規律,所以之前她也沒多問。

    說起這個,何二郎眼裏的笑意快要掩飾不住,道,“這幾日確實比較忙,不過這個消息,娘子聽了也必然高興。”

    “哦?二郎快快說與我聽。”說著便要起身。

    見她扶著腰便要坐好,何二郎趕緊上前扶了一把,生怕她一個不好磕碰著。

    “娘子莫要著急,都是當娘的人了,萬望穩重。為夫就在這裏,還能跑了不成?”

    待她坐好,何二郎才說道,“娘子外家之事已經差不多妥了!”

    “你是說崔家平反的事兒?”杜蘭月驚喜道,“陛下怎麽這麽快就點頭了?難道是郭銘?”

    崔家雖然是被冤枉的,關鍵證據都存疑,可是要打翻先帝的定論還是要足夠的證據,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可以翻案的。

    首先要有人提出異議,之後經過內閣票擬,再呈交司禮監,最後才能達到平隆帝手裏。

    這個過程沒有幾個月都完不成,除非是有足夠的證據,流程才能如此暢快。故而,杜蘭月知此事才如此驚訝。

    何二郎道,“娘子所言不假,之前我也覺得要半年一載的,隻是這回真的是天助外祖一族了!

    郭銘也是個能幹的,受命後竟真的派人去了荊州,這被派出的人也是個能耐的,在極短的時間內便能將當年荊州王聯合外族陷害的證據搜集個**不離十。另外,此次還有證人跟隨他入大理寺作證。這事兒被陛下知曉,龍心大悅!”

    “由此,陛下便能有足夠的理由昭示天下萬民,荊州王起兵謀反確實乃大逆不道之舉,竟然還敢與外族私通殘害忠良,置百姓生死於不顧,崔氏一族就是被其所害!”

    杜蘭月斟酌道,“所以,之前荊州王造反打出的匡扶蕭家正統的旗號便不攻自破了?一個與外族後勾結殘害忠良,又置百姓生死於不顧的人,又怎麽能得到百姓的擁戴呢?這樣一來,陛下便能不得吹灰之力給荊州王來個釜底抽薪?”

    至於會不會沒麵子?當然不會!

    崔家的罪名是先帝所定下的,又不是他定的!罵的也不是他!蕭槿反而能通過此事,在朝廷中建立更大的威信。

    瞧,前頭的是個昏君,將天下治理的七零八落,打壓忠良,寵信奸佞。而自己呢,還要做這收拾爛攤子的活兒!真真是不容易!

    那些言官們對此也是大加褒揚,還有人專門為此事寫了奏陛下疏,誇讚他聖明!

    平隆帝一個高興,立刻批複,著刑部給事中即刻辦理翻案。

    很快,崔氏一族平反的消息便傳回了荊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