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封賞

字數:3009   加入書籤

A+A-


    劉昌華作為一個九品推官想要晉升,也是要靠著堆積年份的。隻他在信中說了,他如今在河間府值守,不得擅離,感謝三郎來報信才能讓他們有時間準備,就連他們保定府的知府大人也對三郎讚不絕口,直道是英雄出少年。

    何二郎最近十分忙碌,除了虎渠縣內的事情,還要與上頭派下來的人接頭。

    平隆帝得知寶藏已被找到,龍心大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息叛亂後,便讓遣親信到了虎渠。

    一個半月之後,秋風蕭瑟之時,牛鼓山上落葉飛舞,一大隊人馬有序進京。

    民間已經有傳言,陛下已經找到了前朝皇帝留下的寶藏,如今天下太平,國力大增,該是休養生息之時。

    內閣以楊首輔為首的諸位閣老,擬定了最新的休養生息政策,合九方裏的百姓重新分配,鼓勵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人們重新安定下來,使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

    天下萬民的好時候終於來了!

    老百姓歡呼載道,大家不在乎誰是九五之尊,不在乎誰站在廟堂之高,隻要能給他們片瓦遮身,有口飯飽腹,足矣!誰當皇帝又有什麽要緊呢?能讓他們安居樂業,不必四處漂泊的就是好帝王!他們就會支持!何況,當今陛下竟然找到了埋葬幾百年的寶藏,這說明什麽?說明皇帝是天命所歸!真正的紫薇星轉世!

    民間對於蕭槿的稱讚聲浪越發高漲,讓他十分得意。在得意之餘,蕭槿也沒忘記何二郎這個功臣,甚至是連杜蘭月他也記下了,沒想到她竟然是崔家嫡係後裔?雖然是個外孫女,但也是崔氏一族的血脈啊!聽說她在虎渠一戰中盡心盡力,心中更是覺得對崔家虧欠良多。

    所以,蕭槿一改常態,竟破天荒地給杜蘭月封了個五品淑人!要知道何二郎才是六品官呢!

    聽完冊封,杜蘭月自己也覺得甚為驚訝,不曉得竟然還可以這樣封誥命?

    何二郎玩笑道,以後她的官兒竟還比他還要大了,要多多照顧才好。

    杜蘭月笑眯眯地擺擺手,說道,“好說好說!”。何家一眾人哈哈大笑,恭賀說老爺夫人都是好人,求仁得仁。

    蕭槿也沒虧待何二郎等人,公開表彰了虎渠縣令薑懷遠、縣丞何珩在尋找前朝寶藏中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卓越貢獻,並賞賜了若幹寶貝。給何二郎的不止是內廷製造,還有一些沒有內造標誌的金銀器,也算是十分實惠了。

    薑懷遠笑道,這是陛下體恤則個,變相補貼咱們呢。

    何二郎笑笑,若是內造的物件兒是不能變賣的,陛下賞賜的這些東西則不然,它們是可以變現的,真的是十分貼心的。難道陛下是體恤他窮?這也不該呀?他哪能不知道京都的兩個賺錢鋪子,都是在娘子名下的?難道是覺得自己夫綱不振?

    真是冤枉呀!就算是如此,他也甘之如飴呢。

    平隆帝還真是有如此心思,他知道杜氏十分擅長賺錢,京都的兩個鋪子都是她的,而何二郎隻是個農家子,一朝登高成為狀元,隻是俸祿微薄,平日裏維持一家老小應當已經相當不易了。二來他剛剛冊封了杜蘭月,這也算是越級提拔了。倒不是不能提拔何珩跟薑懷遠,而是時機不到。隻是如此一來,又覺得何珩在家中的地位恐怕是更低了。可他畢竟是為替自己尋找寶藏九死一生呀,為表安慰,這才從自己的私庫中兌換了銀子作為賞賜。

    當然,何珩等人找來的寶藏遠遠多多了,多到什麽程度呢?直接將空虛的內帑給充滿了。剩下的則被他撥給戶部,戶部尚書那個老小子頭一回對自己和顏悅色,一張苦瓜臉竟然也能笑成一朵花,真真是奇了!

    其他人等也得到相應的封賞,對於帝王來說,能找到可用之人,不會吝嗇那些虛名。而對於急切著想要證明自己的人來說,能得到一級一級的封賞,那就是莫大的安慰。而對於普通兵士來說,能得到幾十兩銀子的慰問就十分高興了。

    總之,大夥兒因著這件事都有所得,隻要大家都開心了,那結果就是好的。

    杜蘭月心裏擔心,也不知道承恩伯府如何了?何二郎倒是同京都那邊還有聯係,謝俞安來信,說是他和申氏聽說虎渠被圍困,可真是急得不得了,幸虧最後他們夫妻沒事兒,還因禍得福了!

    翰林院的那幫酸儒們,又開始酸的冒泡了,如今倒是有不少翰林羨慕起他來,出來掛職一趟,升了官兒不說,還撿了這麽大的便宜!夫人也被封為誥命,還是崔家的後裔!一年之後回到京都,恐怕就要甩他們幾條街了!

    現在大家也不敢說的太過難聽,沒看到連禦史言官們都不敢吱聲嗎?何珩幫助陛下找到了前朝寶藏,還能幫助虎渠避險,他的夫人也不是普通閨閣女子,竟然能同男人一樣上陣打仗,還懷著身孕呢!當年說他沒得眼光,娶了個商戶女的都傻眼兒了!

    這杜氏不僅是會做買賣賺錢,還能上戰場打架,最重要的人家不是簡單的商戶女,而是崔家嫡係一脈!

    崔氏,那可是大盛的百年世家,真正的高門貴女!即便是嫁給皇帝,都不為過的存在啊!

    何況,如今崔家已經平反了,門生故舊都開始活動起來,他們奔走相告,訴說著這些年的不易。可以想見,等過些年,何珩在朝堂上的助力會十分強大!每每想到此處,他們便十分後悔!後悔當初沒跟何珩打好關係,還以為人家隻是個窮小子。

    至於翰林院中真心為他高興的人也不是沒有,比如馮源之流,是十分寬慰的。

    謝俞安洋洋灑灑地恨不得將京都發生的大事小情全都訴說一番,還向他們說了珍娘等人的近況,都挺好的,知了二哥二嫂的事情,珍娘十分擔心,隻是她一個人上路不安全。又聽說哥嫂已經沒事了,這才能安下心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