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統一戰線
字數:5061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立夏花兒嬌 !
回家後,夏嬌兒看夏氏神色疲憊,略略歇息一番,母女倆開始出門謝鄰居。
夏氏扛著大肚子,慢慢地走在前麵,夏嬌兒挎著竹籃在後麵跟著,挨個謝謝鄰居們的捧場,因夏氏身子不便,下跪的事兒隻能夏嬌兒一個人來。夏嬌兒不知道自己跪下了多少次,跪下,起來,再跪下,再起來,簡直頭都暈了。
一直持續到天擦黑,終於來到了母女倆真正目的地,一幢藍磚灰瓦的房子前,寬敞的院子,是夏嬌兒家的兩倍,堂屋五間,東西屋子各兩間,小柳莊的裏長家。無論啥時候,當官的總比普通百姓日子好,哪怕是個不入流的裏長,要不人們為啥削尖了腦袋去考科舉。
裏長姓楊,和二大娘家是一族的。夏嬌兒沒有像去其他人家一樣,在門口一跪,說幾句客氣話,送上一份謝意就往下一家去。而是挎著竹籃,一直走到了裏長家的屋門口,跪在裏長和他媳婦麵前,先謝了他們的照顧,然後拿出一大塊肉,裏長媳婦一看肉約莫有二斤重,膘肥肉厚的,頓時喜笑顏開,讓娘倆往屋裏喝茶。夏嬌兒知道裏長媳婦是客套話,這正是她想要的,拉著夏氏進了屋,再一次對裏長施了一禮,然後含著淚說:“裏長伯伯,我爹爹走了。可我和娘還有弟弟也得活下去。”
拿人手短,裏長歎了口氣,心想夏家的丫頭嘴巴挺好使,可惜不是個小子。他做出悲傷的樣子,點點頭:“大侄女兒,往後能照顧的,伯伯一定先想著你們。有啥事兒說一聲,不過咱們村裏人心善,定不會為難你們娘倆。”真是個圓滑的老狐狸,先說照顧,又說村裏人心善,要是自家和鄰居有了摩擦,豈不是自家不善?沒辦法,在人家屋簷下,還需要人家的照拂,夏嬌兒感激地又對著裏長施了一禮,
“從小爹爹就聽對我說,咱們村是遠近有名的仁義村,縣太爺都誇咱們村的風氣好。這是裏長伯伯管理有方。”這句話是夏嬌兒胡謅的,誰不喜歡好聽話?拍馬屁準沒有錯。
“哪裏,是咱們村裏的老少爺們生來仁德,民風淳樸,幫老扶幼的,確實比鄰村好很多。”裏長聽見夏嬌兒誇他治村有方,心裏說不出的高興,下一任裏長選舉時還要考察民情,誰不想博一個好名聲?
“我們家的肉鋪我和娘還想自己幹,您看我和娘的情況,實在幹不了,想雇一個人幫幫忙。裏長伯伯有人選嗎?我們想雇一個可靠能幹的人。”夏嬌兒打算這個人有裏長來找,最好和他有利益關係,這樣大伯他們來搶占家產,發生衝突時,裏長才願意和她們一起應對。
“這個嘛……”裏長伸出手,撚著自己的胡子。
“伯伯,我們出工錢,一個月可以歇息一天,一天十個銅板,人要能幹。畢竟我和娘都幹不來重活,全指望他,要是合適,我們需要雇好多年。”
在集上幹小工,一天隻有兩個銅板,大工最多五個銅板,夏嬌兒一下子開到十個銅板,誰不心動?
裏長媳婦輕輕碰了碰裏長的胳膊,急忙向夏氏推銷,“他爹,咱家老二咋樣?她嬸子,你知道的,我家二子小川,要說到可靠,你最清楚,能幹也不用說。”
裏長家裏有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大兒子機靈嘴皮子巧,念過幾年私塾,在縣城的一家酒樓裏當賬房,娶的媳婦是縣城邊上一個老秀才的閨女,育有一兒一女,一家人住在縣城裏;二兒子,長得高大粗壯,有把子力氣,隻念過兩年書,不是送不起先生的束修,他說自己進去學屋就頭疼,出了學屋神清氣爽。一直給人家打短工,人實誠、話少了點,娶了鄰村裏長的閨女,王氏,現下王氏的小腹已經高高隆。
夏氏誠實地點點頭。
“這……”裏長知道自己的二兒子嘴笨,趕集上店不行,壓根不是做生意的料,可在這麽高的工錢麵前,仍舊心動。
“伯伯,二哥哥很好啊。力氣大,這正是我和娘的短處。隻是殺豬砍肉的,又髒又腥,就怕二哥哥不願意?”夏嬌兒的話一出口,裏長媳婦臉上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花,拉著夏氏的手,親親熱熱仿佛親姐妹:“願意,願意,這是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事兒,咋個會不願意?放心吧,夏家妹子,大侄女,我家二小子就是有力氣,滿村子再也找不來像他一樣能幹踏實的後生。”
“成!嫂子,隻要侄子願意幫忙,我們娘倆太感激了。”夏氏看出夏嬌兒的意思,想和裏長家捆到一輛馬車上,當即拍了板。村子裏,裏長的權力很大,和土皇帝有得比,他參與了,大伯他們的美夢估計成了泡影。
“那啥時候開始,讓小二子提前去洗洗刷刷,咱們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氣。”
“明天吧,二哥哥有空嗎?”
裏長媳婦熱情回頭朝著屋裏喊,“有,小二子,來,你明天就去嬸子家給你嬸子和妹妹幫忙。”她的臉笑成了一朵花,對夏氏說,“明天我也去瞅瞅,有啥需要的搭把手。先說好哈,我不要工錢。”
“那太好啦!”夏氏感動地說不出話來。
“伯娘,您這樣幫我們,我和娘都記在心裏,定不忘您家雪中送炭的恩情。”夏嬌兒真誠地望著裏長媳婦。
“雪中送炭?弟妹,閨女念過書?真是個好閨女。”裏長看出來今天的事情雖說是夏氏拍板,夏嬌兒的機敏令他喜歡,村上的後生們識字的不多,更不要提丫頭們了。
“伯伯,爹爹在世時,胡亂地教我認得幾個字。”夏嬌兒謙虛地說。
夏氏聽見亡夫,眼圈不由地紅了,“她爹還教給嬌兒算賬……”低著頭,難過得說不出話來。
“弟妹,這就是你的福分,我兄弟走了,有嬌兒在,餓不著你。嬌兒聰慧,想來侄子更聰明,將來長大了,沒準能考個文狀元,給你掙個誥命夫人當當。”裏長媳婦開著玩笑,勸慰她。
夏嬌兒看時候差不多了,起身對裏長和他媳婦行禮道:“伯伯,伯娘,以後要辛苦二哥哥了。”
“嗨,你這孩子,客氣個啥,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裏長媳婦親熱地說著,把她們送到大門外。
娘倆告辭回去。
漆黑的路上,夏嬌兒小聲地一再囑咐夏氏:“娘,明天不管大伯他們說的多好聽,咱們一定咬死不同意。”
“嬌兒,我……我怕說不過你大伯,再說萬一他們動起粗來,傷著了你弟弟,就不好了。”夏氏憂心地說。
是啊,自己沒事,可娘的肚子不能有事,不管是弟弟妹妹,都是自己的親人。
“娘,咱們再去二大娘家一趟吧,就說你不舒服,讓二大娘在家陪著你,你不要去給爹爹添墳了。”夏嬌兒說著,拐彎向二大娘家走去。被夏氏拽住了衣袖,“我想去給你爹爹添墳,畢竟……”
夏嬌兒腳步不停,“娘,你能把弟弟順利生下來,爹爹在地下不知道有多高興。等爹爹百日,周年忌日,咱們啥時候不可以去添墳?”
“好吧。”夏氏終於讓步了,她思念丈夫,可想到丈夫盼兒子時熱切的眼神,她還是讓步了。
三間磚屋,和兩間土坯房,一道矮矮的籬笆門,是楊二大娘的家。磚房裏住著二大娘和小女兒水花,兩間土坯房住著兩個兒子,水平和水水。
夏嬌兒輕輕拍了拍籬笆門。
“誰呀?”緊跟著一陣“撲通撲通”的腳步聲。
“嬌兒娘?”二大娘吃驚道,“順手解開繩扣兒進來了,敲啥門?”二大娘家的籬笆門上有個繩子拴著,略微能擋一下牲畜,二大爺是個木匠,人木訥少言。他家蓋了三間磚頭房子,水平哥已經說了親事,還沒有成家,在村子裏稱得上中上等人家。
進屋一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剝苞米,水花在一旁學做鞋子,厚厚的鞋底子小姑娘臉憋得通紅,使老勁才穿過一針去。
夏氏看著二嫂一家樂融融的,頓時想起自己的家,沒了丈夫……一陣陣心酸。水花小小年紀已經會做鞋子,不由地誇讚:“水花真能幹。”
“哪裏能幹,手笨的像腳一樣。”二大娘嘴裏貶低著閨女,心裏卻樂開了花,親熱地拉過夏嬌兒,“冷不冷?進屋暖和會兒。”寒冷的秋夜裏,夏嬌兒心中暖意融融。
母女二人說明了來意,二大娘滿口答應,還主動說讓二大爺和水平、水水都去,幫忙收拾收拾院子,夏嬌兒心中感動,啥是親人,這才是親人,沒有血緣的親人。
路上,夏嬌兒已經想過了,娘長久需要人陪,千萬不能浪費人們之間的情誼,人情如紙薄,越用越少。“大娘,我們去趕集賣肉,你在家陪著我娘,親兄弟,明算賬,一天五個銅板。”
“走!惡心你大娘來了?當年你水水哥燒的渾身抽搐,是你爹爹顧不上趕集,駕著毛驢車送水水去醫館找的郎中,最後集散了,肉賤賣了。要不是你爹,你水水哥許早沒命了。”對水水說,“以後記得……。”
十五歲的水水已經長得和他爹爹差不多高,瘦瘦的一條兒,救命的恩情,他娘天天提溜著耳朵,對他說了很多年的話,怎可能記不住?他娘剛一開口,水水笑了,露出一口白牙,接過話茬兒,有些害羞地說,“我記得,娘,嬌兒和水花一樣,是我親妹子,誰都不能欺負她。我要是敢欺負她,你打斷我的腿。娘,這話你都說了多少年了,聽得我耳朵都起繭子了。”水水幽默的話,聽得幾人都笑了,夏嬌兒悄悄看過去,連自己的娘也嘴角微翹。原來是爹爹結下的善緣。夏嬌兒想,因果果然有輪回,不過,爹爹幫助的人多了,怎麽沒有見個個記得,還是二大娘一家人心善,知恩圖報。自己記下這份恩情,等晚些時候再報答吧。不過水水哥真是個開心果,以後要和他多走動,讓娘開心點,生出來的弟妹才更健康。
“你這混小子,敢這麽編排你娘,找打是不是?”二大娘高高舉起胳膊,在水水背上輕輕地打了一下。水水左右閃躲,夏嬌兒看出來他是故意沒有躲過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夏嬌兒心中輕鬆、踏實了許多。有了今天晚上的鋪墊,她對明天的事情多了幾分把握。抬頭看見東邊的天空,一輪圓月已悄悄升起,金黃金黃的,漆黑的回家之路清晰了許多,但願明天會是個好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