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長春觀

字數:465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立夏花兒嬌 !
    中午,陳鈞立不想給夏家母女添麻煩,夏氏感念他的屢次出手相助,非要留他吃飯,也拉著丁貴不讓走。他拗不過,說了一聲,“除夕那晚的餃子到現在也沒有忘。”
    餃子餡兒是現成的,夏氏把恩霖遞給夏嬌兒,洗手去和麵。
    “你會包餃子嗎?”夏嬌兒戲謔地看著陽春白雪似的貴公子。
    “會。”看著公子回答時候毫不臉紅,雙喜擔心了。
    夏氏揉好麵,搓好劑子,擀麵皮,夏嬌兒很久沒有聽見恩霖的動靜,低頭一看,小家夥在自己的懷抱裏睡著了,真是個懂事的好寶寶。
    夏嬌兒開始包餃子,雙喜看著自家公子,由擔心轉為吃驚,公子隻瞅了夏氏一會兒,就用那修長的手指拿起一張麵皮,放入掌心,筷子挑起餡料兒,食指與大拇指微微彎曲,捏緊,一個潔白可愛的月牙就圓鼓鼓的放在蓋簾上了,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嗬成。老天爺真是不公平,像公子,不僅長得英俊,做任何事,隻要想做,就沒有做不好的。
    夏嬌兒則看著陳鈞立的動作優雅,更驚奇地是,從頭到尾,他的藏藍色繡富貴雲紋的長衫上居然幹幹淨淨,沒有沾上一點麵粉。
    吃飯時,夏嬌兒問丁貴,“你不是去過長春觀嗎?那裏香火怎樣?”
    “姑娘,長春觀是方圓一二十裏香火最旺、香客最多的。”
    “嬌兒,怎麽問起道觀來?”夏氏問。
    “嗯,娘。前幾天爹爹給我托過夢,說無處可去。我想去觀裏給他點一盞長明燈,年前生意太忙,一直沒有顧上。”
    聽見丈夫托夢,夏氏當然不反對。她聽說過,離南平縣城十來裏路的長春觀信客眾多,香火最盛。
    “聽說長春觀裏的執事道士無為道長是世外高人,修行嚴謹,最明道教義理。很難有人能入得他的法眼,若能得到他指點,真是不可多得的機緣。”陳鈞立仰慕地說,看得出,他很尊崇無為道長。
    “陳公子和無為道長熟悉嗎?”夏嬌兒知道,有些富貴人家,是道觀裏的香客。
    “不熟。不過,爺爺曾和未入仙門的無為道長有過一麵之緣。”陳鈞立謙遜地說。
    “長春觀太遠了,可有近二十裏地路,驢車腳程慢,當天來回路上恐怕會搭黑。娘不放心。”夏氏憂心,這段時間出的事兒太多了,嬌兒一個女孩子在路上,不搭黑她也不放心。自己要是跟著去了,兒子又怎麽辦?
    “伯母若是信得過鈞立的為人,鈞立願意駕著家中的馬車,陪著夏姑娘前往。”陳鈞立毛遂自薦。
    夏氏心裏當然相信陳公子,覺得老是麻煩人家不好,遂道,“陳公子人品貴重,哪會有人信不過,隻是要耽誤陳公子的時間,這樣不好吧?”
    “早聽說長春觀香火如此繁盛,夏姑娘一介女子都惦念父親,鈞立早想去觀裏祭奠生母,正好同路。”
    既如此,夏氏自然應允。
    幾個人告辭時,夏嬌兒悄悄給丁貴招手,在他耳邊低語幾句,並遞給他一個東西。
    分手之後,陳鈞立使了個眼色,雙喜會意,招手讓丁貴上了自己的馬。
    隔天一早,夏嬌兒來到集上,帶著小福,乘坐陳家的馬車一起去了長春觀。
    顛簸了一個多時辰,夏嬌兒昏昏欲睡時,聽見小福驚喜地聲音,“長春觀好大啊!”
    夏嬌兒撩起車簾子一看,已經來到了長春山下。隻見一座起伏連綿的群山叢中,一座古樸的道觀就在眼前。怪不得中國建築學家考古時候都是去寺觀,這長春觀隻是一座在柳家集這樣的小地方的道觀,卻也令夏嬌兒震驚,環境清幽,遠離塵囂,晨課悠遠的鍾聲蕩滌凡世俗心。
    為表示自己的誠意,香客們都是在山腳下步行上山。陳鈞立表示虔誠,穿了一件沒有任何紋飾的青色長衫,束了同色玉冠,宛如青鬆一般挺拔。他站在車旁,伸手要扶夏嬌兒下車,夏嬌兒搭上他的手,由於常年練功,他的掌心微微有些粗糲,且略帶薄繭,看起來修長的手掌比夏嬌兒自己的手要寬大許多,熾熱暖人,夏嬌兒微涼的手被他包裹著,一股暖流湧向心間,麵皮發燙。下車後,借拿著祭奠用品不著聲色地把手拿開,和小福一起,低頭跟在陳鈞立身後,神色肅穆地前行。陳鈞立走在前,回想小姑娘纖細小巧的手,滑膩柔軟仿似無骨,當時他差點兒忍不住捏一下,瞬間又理智回籠,才忍住沒動。
    長春觀房屋是木質的,屋頂上覆著青瓦,顯得古色古香。觀前的幾棵整齊的大樹目測有上百年了,雖是冬日,除了那兩棵迎客鬆仍舊蒼翠,餘下幾棵大樹全都隻剩枝條,隻看樹枝樹冠,依然能讓人想到夏日枝葉繁茂,如大傘般的陰涼。
    觀前的青石板台階幹淨整潔,被小道士掃得一塵不染。青石板台階光潤無棱,可見來往香客不斷,香火的盛況可見一斑。山門上一副筆力遒勁的楹聯:
    存心邪僻,任爾燒香無點益;
    持身正大,見吾不拜又何妨。
    從這幅楹聯看,觀裏更注重人的自身修養隻要心存善念,多做善事,自然能得到福報。這幅楹聯讓唯物主義無神論的夏嬌兒對觀裏道長肅然起敬。踏進山門,道觀不大,有前後兩個院子。觀內的布置也非常簡潔,有正殿和東西偏殿,這些都是供奉的三清祖師和各路神祗。殿堂背麵是道長們住的後院,道士生活起居的地方。
    這幾日天氣晴好,夏嬌兒他們來的早,卻也見三三兩兩的香客來來往往,但都懷著敬畏之意,無一人大聲喧鬧。
    幾人上香磕頭,找小道士詢問長明燈的價錢,夏嬌兒給了小道士五兩銀子作為給爹爹供奉長明燈的費用。
    趁著陳鈞立去找道士詢問無為道長的空兒,又給了小道士五兩銀子,問他,“師父,一位無法說名字的朋友,能供奉長明燈嗎?”
    小道士雙手合抱施禮,“隻要心誠,均可供奉。”
    夏嬌兒又出了五兩銀子,給枉死的“夏嬌兒”也點一盞長明燈。
    “無為道長雲遊去剛回,我們很有緣法。”片刻,陳鈞立回來慶幸地說,“不過,找道長解惑的人很多,我們需要再等一等。”
    “有緣總會相見,不必過於執著。”夏嬌兒勸慰他。
    沾了陳公子的光,小道士把他們領入後院的廂房喝茶。
    過了約半個時辰,小道士過來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行了個禮,“師父有請。”
    二人起身跟著小道士來到一間廂房,裏麵陳設十分簡單,一床、一幾、一櫃、蒲團四個。無為道長身穿半舊青袍,麵容清瘦,須發花白,眼角處有幾道深深地皺紋。如果不是那一雙眼睛深不見底,透出超然物外的淡然,你或許以為他是村中隨處可見的一位老者。
    他們合拳行禮,跪坐在蒲團上,虔誠地聆聽了無為道長誦念了一段《三官北鬥經》,無為道長又為他們吟誦了一段驅病消災的《玉樞經》。
    最後,無為道長緩緩睜開眼睛,看著陳鈞立,“陳小信客,令祖康泰否?”
    陳鈞立雙手合抱,恭敬回答,“感謝道長惦念,爺爺一切都好。”
    無為道長笑了,看向夏嬌兒,“這位女信客是?”
    “信女夏嬌兒,小柳莊人氏。一向以殺豬賣肉為生,自感罪孽深重,特來寶觀消業。”夏嬌兒虔誠地合拳施禮。
    “無所謂好,無所謂不好,一切自在人心。小信客不必掛懷。”無為道長的聲音似有魔力,能穿透人的靈魂。
    夏嬌兒右掌向下按在蒲團中央,左掌伏於右掌上,額頭平貼於掌,磕頭拜謝。
    “小信客請抬頭。”夏嬌兒依言仰起頭。
    “請伸出雙手。”夏嬌兒奇怪,還是聽話照做。
    “奇怪,按手相和麵相上看,小信客去歲應有大災,怎麽還完好無損地站在這裏?”無為道長搖頭不解。
    真是神了,原來真的有人能從麵相上預知未來。親身經曆讓夏嬌兒不由得相信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後世大街小巷裏太多的三腳貓功夫的騙子,把老祖先的神秘給破壞掉了。
    “道長高見,嬌兒年前的確經曆過一場大災,差點命喪黃泉。又活了回來。”夏嬌兒說著,撩起額前頭發,讓無為道長看傷疤。
    無為道長細細察看之後,“小信客大難過去,後福無窮。”無為道長說完閉上了眼,小道士引著他們出門,二人行禮轉身,忽聽無為道長似睡似醒,吟了一句,
    “積善成德,福慧雙修。”
    二人再看,道長閉緊了雙眼,一言不發。隻得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