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薄荷

字數:294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立夏花兒嬌 !
    夏嬌兒邊走邊想,如果她又給邊疆的戰士們幫了忙,將軍會不會再次誇她?將軍誇人能不能來點兒實際的,她不想要提著腦袋的軍人的餉銀擠出來做獎勵,將軍能不能給她寫一張的手書啥的?不是誇她民之楷模嗎?要是能親筆寫出來,她在小柳莊一宣傳,不是更能激發百姓愛軍擁軍的熱情嗎?她打算寫信時候給陳鈞立提一嘴。
    如果成了,下次再和大柳莊發生矛盾,自己至少有張虎皮可以扯,村裏有幾人見過將軍,見過將軍的表揚?等下寫信時候給陳鈞立說說,看看是否能成。
    今年少雨,滿園的蔬菜有些打蔫,不水靈。不過夏天才剛剛開始,以後雨下起來,菜園子一夜長瘋了也就是一場雨的事兒。夏嬌兒覺得,這個幹菜計劃可行,至於手書,隻是附帶,有了顧然好,沒有,一點不影響她對邊疆兵哥哥們的愛。
    除了幹菜,既然做蚊香的艾草不太好采摘,夏嬌兒開始考慮百草堂吳掌櫃的提議,做兩種蚊香,低端走量,掙個辛苦錢,高端的掙錢,掙那些要求品味的人的錢。
    高端和低端效果一樣,都是驅蚊,但低端人買的是實在,高端人買的是品位,是一種感覺。
    而且夏嬌兒隻想到了艾草驅蚊,已經是純天然的了,後世的低端蚊香,據說裏麵都是摻了低毒農藥,便宜,味道刺鼻。現在那些化工產品要是製出來,怕是要比純天然的貴上百倍。不管多貴多賤,夏嬌兒悲哀地想,自己這個文科生,別說沒有材料,就是材料擺在眼前,她也不懂啊。再一次後悔自己偷懶,選什麽中文係。
    “嬌兒丫頭,這把青菜,拿回家炒菜吃吧。”有人喊夏嬌兒。
    原來是柳嫂子的婆婆,老柳嬸子。她手裏正摘菜,非要夏嬌兒拿回家去,夏嬌兒擺手不要,慈祥的老太太走過來直往夏嬌兒手裏塞。她知道兒媳婦,孫子媳婦都跟著夏嬌兒掙錢,讓的很實在。
    “這老天爺,他想讓人出大力,人就得出大力,要是不天天打水澆菜,怕是一棵苗也保不住。要比前年,一院子菜,隻擔了三五回水,菜葉子就吃不完,一夜黃瓜就長的小孩子胳膊長。”老太太嘴裏嘟嘟囔囔不閑著。夏嬌兒看見石頭田埂邊上一個打水的小瓦罐。
    夏嬌兒聞見一股熟悉的味道,清清涼涼的,是薄荷。味道來自老柳嬸子額頭上貼的一片深綠色的樹葉子。
    “嬸子,從哪裏摘來的薄荷?”見夏嬌兒盯著自己,老太太渾濁的眼睛努力睜開,一咧沒牙的嘴,像個孩子似的得意,
    “你說的是這個吧?布花葉子,我貼上它,蚊子就不咬人了。”老柳嬸子喃喃自語。
    “嬸子,你的布花(薄荷)葉子從哪裏來的?”夏嬌兒再一次問道。
    “啊!你想要啊,拿鏟子我給你挖一棵,栽種到你家的菜園子邊上,明年就會有一大片。”老柳嬸子指著自家菜地邊上,石縫裏長出的一叢不起眼的綠色說,“一年長一大片,根深的很,不知道有多厲害,夏天再熱也旱不死。要是莊稼這樣易活該多好,天天割草、捉蟲子,伺候它多少遍,還不舍得結個穗兒。”
    老太太嘟嘟囔囔自顧著自說自話。
    “我掐一棵。”夏嬌兒說著,悄悄把手裏的菜葉放在一旁的石頭上,蹲下身子掐了半棵帶葉子的薄荷,老太太會栽種,村裏一定會有其他人認識。有了薄荷,莊稼的高端蚊香就有了。這叫什麽,得來全不費工夫。還叫頓悟,夏嬌兒現在信了,頓悟來源於對生活的執著,對問題的長期思考。
    她拿著那幾片葉子,寶貝似的往家裏趕去。天漸漸地變昏變暗,西邊的太陽像是喝醉了酒,鬧了個大紅臉,害羞地躲走了。看樣子,明天依舊是個好天氣。老天爺保佑,千萬不要下雨,這幾日的艾葉正在場地裏,再過兩日就能徹底幹透。還有鋸末,也攤在場地邊上,如果來場雨,夏日的雨又急,怕是想收也不趕趟。
    回到家中,嬸子大娘都走了。夏嬌兒坐不住,讓草兒幾個看,幾人一會兒說好像見過,一會兒又說不知道。
    幹脆還是去直接去柳嫂子家。
    “嬌兒,我光知道婆婆種那幾片葉子,好多年了。我還曾嫌棄她不當吃不當喝的,淨占住地,不勝多長一棵菜。不知道她是打那片山裏挖來的,要知道她有用,當初就該跟她一路去。”柳嫂子的兒媳婦們也搖頭。
    老太太的糊塗夏嬌兒領教過了,現在她說了怕是大家也不敢當真。
    “沒事兒,嫂子,要是嬸子想起來了,你記得記下,這可是個好東西。”夏嬌兒隻得如此說好。老太太怕是有些老年癡呆。記得當年奶奶也是一樣,嘟囔著這是有用的,那是有用的,大家都不喜歡她的那些老黃曆,慢慢地,奶奶就不跟她嘮叨這些了。吃蛋黃可以延緩老年癡呆,現在的境況說這個話,說了多餘,淨給人添堵,不如不說。
    她又來到二大娘家。二大爺他們正說著天不下雨的事兒。
    “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這六月不是剛剛開始嗎?說不定雨很快就來了。”二大娘的聲音。
    “咱們的苗苗是大苗,和人家的剛剛出來的苗苗不一樣,特別是棉花,骨朵都長出來了,快要開花了,旱不得,一缺水,棉桃沒有供應上,棉花定要減產。水平,你們仨明天都隨我去田裏擔水澆地,多澆一棵苗,秋來多結幾個桃,多打一把糧,少餓一頓肚子。水水你不要躲懶,莊戶人不能長那富貴命。”二大爺教育小兒子道,,這個孩子,一天天的心野了,不想往莊稼地裏站。
    “大娘。”夏嬌兒的喊聲把他們從澆地中拉出來。
    “嬌兒。”二大娘遞過來一個矮矮的木凳子。
    夏嬌兒在他們家不客氣,一屁股坐上,把手裏蔫了吧唧的半截薄荷苗遞過去,“大娘,你們見過這個嗎?咱們大青山裏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