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 92 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

字數:631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唐後,我和導師麵麵相覷 !
    “錚”
    一支利箭破空, 正中靶心。
    李長安心滿意足放下了弓箭。
    她的確有一些射箭天賦。她的祖宗平陽昭公主和唐太宗,總該遺傳一點天賦給她。
    “公主。”
    紅綾快步走入演武場,走到李長安身側, 低聲道“已經查出來了是誰。”
    李長安將手中弓箭放到武器架上, 往書房方向走去。
    坐下之後, 李長安拿出了洛陽的官員名冊。
    紅綾道“那些人是河南尹蕭炅的家仆,蕭炅為李林甫故部, 先前李林甫曾舉薦蕭炅為戶部侍郎, 嚴挺之和張公認為他不學無術, 蕭炅因此被出為岐州刺史,李林甫為中書令後, 將他又升為了河南尹。”
    “右相的手伸得倒是長。”李長安意味不明,“遠在長安, 也要費心管著洛陽事務。”
    河南尹她想要洛陽,河南尹和河南少尹都必須是她的人, 這樣才能真正將洛陽城握在她手中。
    洛陽城在她的未來規劃中是最關鍵的一顆棋子,李長安已經將洛陽視作了她的領地,臥榻之旁, 豈容他人鼾睡。
    總不能她在這辛辛苦苦發展生產力,結果卻是給旁人做了嫁衣吧。
    她目前不想與李林甫對上,可私下給李林甫找點麻煩還是能謀劃一番的。
    “蕭炅和蘭陵蕭氏有什麽關係”李長安問。
    洛陽城內最大的兩個家族,楊家不用管,李長安知道他們在洛陽待的時間門不會太長,先前楊家是落寞了才會退居洛陽,如今有了楊貴妃做靠山,楊家一定會去長安,長安才是大唐的中心。
    唯一需要在意的是蕭家, 算起來蘭陵蕭氏的曆史可比隴西李氏更長,當初蕭家人當梁朝皇帝的時候,李唐皇室的祖宗李虎還沒出生。河南尹不好搞,右相不好搞,但是比起世家都算好搞,這種延續了千百年的世家才是最難搞的東西,天知道他們家中子弟到底有多少人在各處為官,牽一發而動全身。
    要是蕭家和蕭炅站在一起,那就也算不上什麽壞事,李長安心思一轉。洛陽的最高官員是蕭家人,洛陽內最大的家族是蘭陵蕭氏,那這個洛陽到底是姓李還是姓蕭要是大唐的第二都城東都洛陽姓蕭了,那都用不著她想辦法,李隆基就會動手處理蕭家了。
    “蕭炅出身蘭陵蕭氏,隻是傳聞他的關係和當今蕭家的家主蕭嵩不太好。”紅綾低聲道,“至於其中有什麽矛盾,屬下沒有查到。”
    “不怪你。”李長安揉揉眉角。
    吃虧吃在年紀上,這些人的恩怨大多都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她都還沒出生,知道那些恩怨的都是些老人了,還得是位高權重的老人,如今死的死老的老,她那剛剛建立起雛形的情報網收集不到那麽多年以前的情報也正常。
    “備馬,我去拜訪張長史。”
    還好她還認識大唐老年交際花張旭,張旭年紀大,交友多,人還八卦,他應當知道蕭炅和蕭家的恩怨。
    到了張旭家中,李長安先是奉上了自己帶來的兩壺好酒,張旭也不顧還有旁人在場,直接拍開酒蓋,湊到酒壇上,深深吸了一口酒氣,滿臉迷醉。
    “好啊,還是公主知曉我的心思。”張旭抱著酒壺,老頑童一樣笑嘻嘻。
    “子壽那樣不知情識趣的老頭子,竟然有如此運氣能得公主這樣一位好學生。”張旭笑嘻嘻的。
    他不像賀知章那麽會明哲保身,雖說暗中已經偏向了李長安,表麵上還是一副不認識的模樣。張旭倒是和李白有些相似,愛恨分明,隻是他比李白要聰明些,也沒有多少想建功立業的心思,年紀大了就在洛陽當一個長史,遠離長安的中央朝廷,樂得自在。
    對自己的老友之徒,張旭也願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長安便問起了蕭炅和蕭家的矛盾。
    張旭撚了撚胡須,緩緩道“這事我還真知道。”
    “蕭炅並不是蕭家這一代的主支,而是蕭家遠的不能再遠的旁支,蕭家如今的家主蕭嵩,和我有些交情。”
    張旭問“你可知道蘭陵蕭氏的來曆”
    “我隻知道梁朝皇帝姓蕭。”李長安道。
    “沒錯,那就是蘭陵蕭氏最鼎盛的時候。梁朝皇族和其他曆朝曆代的皇室還不一樣,蕭家一向是強於詩詞歌賦而弱於朝政治理。”張旭委婉道。
    這話還是說的委婉了,準確來說是蕭家就不是當皇帝的料,梁朝在魏晉南北朝中也是一個頗為特殊的朝代。
    文學史上蕭家占據的篇幅倒是很多,梁朝的開國皇帝蕭衍精通詩文書法音律佛法道教,還精通史學儒學,自己撰寫史書通史,著有數百卷佛家書籍,還精通道教文化,創立了“三教同源說”,自己也寫有四本書法學習著作,對七言詩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蕭家還不單單他一人這樣,而是代代天子都崇尚佛道,精通音律詩詞,屬於治理國家治理的不怎麽樣,但是文學天賦都很高。
    而且和蕭家的文學天賦一樣出名的就是蕭家人的相貌,史書上記載了一堆蕭家人的美貌,“美風儀”“秀美容儀”“眉目如畫”
    張旭接著道“哪怕是到了本朝,蕭家也是人人都熟讀詩書,精通音律,族中弟子各個容貌秀美。而蕭炅此人,不學無術,跟哥奴一樣,連字都認不全,此人平素不好學,曾將“伏臘”讀為“伏獵”。再加上他長相不甚出眾,所以蕭家人一向看不起他。”
    哥奴就是李林甫的小名,也是天下人對他的蔑稱。
    “因此,蕭炅就幹脆背棄了蕭家,投靠了李林甫。而李林甫又素來忌憚蕭嵩,從蕭炅處得知了蕭嵩賄賂牛仙童一事,便揭發了蕭嵩,蕭嵩因此被貶為青州刺史,不久就致仕了。”
    啊這,李長安在腦子裏梳理了一下關係。
    所以總結一下就是蕭家覺得蕭炅不學無術還長得不好看,於是看不起他,然後惱羞成怒的蕭炅就做了二五仔投靠了蕭嵩的政敵李林甫,還狠狠咬了蕭嵩一口大的,間門接把蕭嵩給搞下去了,兩個人之間門直接反目成仇。
    世家大族內部的八卦真精彩。
    李長安覺得她手邊現在缺一把瓜子。
    “老夫猜測,蕭炅占著河南尹這個職位,就是為了給蕭家添堵。”顯然張旭和李長安一樣八卦,他擠擠眼。
    “那蕭家就這麽在洛陽跟他耗著”李長安好奇問。
    張旭一拍膝蓋“蕭家的家業都在洛陽,搬也搬不走啊。這還得往前數,隋朝隋煬帝的皇後蕭皇後就是蕭家人,隋朝的都城就是洛陽城,早在前朝,為了躲避戰亂,蕭家就把家業都搬到了洛陽,我朝蕭家又在洛陽經營了百年,豈能因為一個蕭炅就搬家呢。”
    李長安吃了一肚子瓜,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蕭炅既然和蕭家不對付那就好辦了,說不準她還能借著這個事情給蕭家賣一個人情
    臨走之前,李長安還從張旭的書桌上順了幾幅她看不太懂的草書。
    看不懂沒關係,知道是文化瑰寶就行了,李長安將幾幅草書卷成卷軸塞到袖中,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張旭府上。
    按照一開始的打算,李長安來洛陽的目的隻是拜訪師長舊友,尋一本箭譜,如今這些事情都已經做完了。
    隻是李長安並不打算回伊川縣。
    伊川縣隻是她布局洛陽的第一步,如今這第一步已經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建工廠招工,工廠不是一日兩日就能建完,李長安在伊川縣守著也沒法一夜之間門就把工廠變出來。
    所以李長安打算先把前麵擋路的石頭給搬走。
    如今的河南尹,也就是幾年後的東都尹,應當換成她的人,這樣李長安才能放開手腳在洛陽做事。
    李林甫的手伸得太長了,管著長安城還不夠,還想要伸到洛陽來。
    要將河南尹換成她的人,第一步就要將現在的河南尹弄下來,歸根到底是要打擊李林甫,要不然就算是把蕭炅弄下來,李林甫也還會派別人做河南尹。
    對於怎麽打擊李林甫,李長安有了一點主意,隻是這個想法到底能不能實現,還得再商討一番。
    李長安厚著臉皮寫了一封信,派人送給韋芸。
    什麽打工加班是為了實現人生價值,隻要你幹得好升職加薪大大的有,你現在做的事情是在救黎民於危難之中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我有事回一趟長安,伊川分公司就交給你了”。
    至於顏真卿的想法嘻嘻,你夫人真好用,現在歸我了。
    “阿嚏。”
    李林甫吸吸鼻子,總覺得有人在背後罵他。
    隻是每日罵他的人太多了,李林甫懶得去想誰在背後罵他。
    “聖人在何處”李林甫擱下手中的毛筆,抬首詢問。
    他的屬官恭敬道“聖人正在勤政樓中處理政務。”
    李林甫思付自己已經有兩日沒有見過聖人,於是便起了心思。
    正好他負責實行的和糴法已經略見成效,可以借這個功勞去向聖人請功,也讓聖人高興一下。
    於是李林甫便吩咐備車入宮,從相府來到勤政樓,李林甫整了整袖中的奏折,接到聖人的通傳後立即微微彎腰,恭敬趨步入了內殿。
    還未到殿內,便聽到了歌舞聲,李林甫便知道今日聖人的心情不錯。
    “朕的宰相來了。”李隆基伸手製止李林甫稟告政務,雙目依然盯著簾子中的歌舞,“哎,先不談政事,你看看朕新排的這曲歌舞如何。”
    李林甫便咬碎了牙。
    他雖然在政事上頗有才能,可在這些風花雪月的事情上卻沒有多少本事。
    倒也不是李林甫不想學,隻是這種東西實在是吃天賦,李林甫玩弄人心和權術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可音律和詩賦不管怎麽學他都學不會。
    因此他時常擔心自己會和陛下沒有共同話題,讓別人的恩寵超過了自己。
    一曲歌舞罷,李隆基臉上帶著微笑,走到窗前透氣。
    李林甫亦步亦趨跟著李隆基走到了窗前。
    “陛下,和糴”
    “朕信你,你全權處理便可。”李隆基不願在玩樂的時候聽這些煩心事。
    他用李林甫就是看中了李林甫能替他幹活。
    李林甫自討了個沒趣,隻能閉上了嘴。
    “噫。”李隆基忽然指著樓下,笑道,“此人是誰風度翩翩,一表人才。”
    李林甫定睛一看,心中嫉妒的火苗一下子就燃了起來。
    一人身穿大紅色官袍,身下騎著白馬,下巴上生著一撮美髯,風流倜儻極了,正從勤政樓下打馬而過。
    卻是兵部侍郎盧絢。
    竟敢和他爭寵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