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第 125 章 王忠嗣

字數:557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唐後,我和導師麵麵相覷 !
    天寶元年十二月乙卯, 太子賓客賀知章告老還鄉,帝王賦詩送之,太子領群臣送之。
    賀知章經過洛陽時, 秘密至伊川縣李府,與李長安、嚴挺之私會一夜,第二日才再啟程還鄉。
    天寶二年春。
    一冬無雪。
    樊梨花死在了十二月的第一天, 她終究還是如她老師所言一般壽數當有九十一。
    這樣的年紀放在什麽時候都是喜喪了, 據薛家人所言, 樊梨花是在夜間去世,那一夜的星辰很明亮。
    薛家人沒有告訴李長安,樊梨花去世之前最後觀星占卜了一次, 大笑三聲, 隨後才離世。
    沒人知道樊梨花的占卜結果是什麽。
    直到天寶二年的五月, 薛嵩兄弟才聞訊從邊關趕回來奔喪。
    隨後在薛家待了幾日, 又急匆匆返回了邊關。
    中間跟李長安隻見過一麵。
    天寶二年六月,聖人又生了攻打石堡城的心思,他再次催促王忠嗣領兵攻打石堡城,王忠嗣言吐蕃軍進攻朔方, 他身為朔方節度使實在脫不開身。
    聖人無奈作罷。
    六月末,伊川縣迎來了兩個故人。
    “小裴老師陳老師”李長安收到二人已經來到的消息之後立刻就騎馬從洛陽城趕了回來。
    顏真卿在伊川縣頗有政績,上月被升為了殿中侍禦史,奉命巡查河東、隴州。
    他出身本就清正, 自漢以後,儒家學說就占據了主流, 尤其是隋唐數本儒家典籍被納入科舉範圍後,儒家聲望更盛。顏真卿祖宗顏回是孔子愛徒,所以顏真卿的出身並不比尋常世家子弟差, 何況他不但有出身,自己也還有本事,更有李長安提攜,升官就更快了。
    不過顏真卿在臨離開之前為李長安引薦了他的侄子,顏季明。
    祭侄文稿所祭奠的那位侄子。
    如今伊川縣的縣令名叫張巡,開元末年剛中進士就被蹲在吏部等著他的沈初“一見如故”,順理成章被調到了伊川縣當縣令。
    張巡這個名字遠不如他的外號更廣為人知,文天祥正氣歌中“為顏常山舌,為張睢陽齒”中的顏常山指的是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張睢陽指的便是張巡了。
    戰績是帶著三千人在沒有任何外援的艱苦條件下死守睢陽兩年,累計殺敵十二萬,安慶緒派十幾萬大軍強攻睢陽也被其拒之門外,守住了江淮之地,可以說要是沒有張巡,睢陽守不住,那江淮地區也會淪陷,說不準安史之亂就真把大唐滅了。
    以三千抵擋十幾萬,兩年抵抗叛軍三百多次進攻,還殲滅敵軍十幾萬堪稱守城的神。
    洛陽如今正在修繕虎牢關,修繕圖紙就是李長安與張巡一同繪製。
    趕來時,李長安身上還帶著工地上的塵土。
    裴芸與陳國生從馬車上走了下來,裴芸一見到李長安臉上帶上了微笑。
    “瘦了,瘦了。”裴芸伸手捏捏李長安的肩膀。
    她搖頭道“我阿姐性子你也知道,一旦做起事來就非要做完不行,她說田地裏離不開她,就讓我帶著書先過來了。”
    她的聲音裏卻帶著驕傲。
    陳國生卻沒有過來跟李長安搭話,而是一下馬車就走到了後麵幾輛馬車邊上,掀開車簾仔細觀察著車中所載東西的狀況。
    確認無誤後才鬆了口氣,走到了李長安身邊,興致勃勃道“你這丫頭終於舍得把老夫放出來了用不用老夫順帶走一趟範陽把安祿山給一並炸了”
    李長安笑道“沒了安祿山還有史思明,這可不是死一兩個人就能解決的事情。”
    說話間李長安已經帶著二人來到了廳內,“陳老師這次可把東西帶齊了”
    陳國生攤攤手,無奈道“就跟我給你寫的信裏說的那樣,黑火藥的威力炸不開城牆,要想把城牆炸開得用硝化甘油,這個性狀很不穩定,沒辦法車馬運輸,我得親自去石堡城那邊配。”
    那幾輛馬車中帶的就是陳國生事先準備好的用具,他得到了軍中以後再提煉炸藥。
    “不著急,一時半會這仗也打不起來,明年能打起來都算快。”李長安道。
    二人旅途勞累,李長安也沒有多說什麽,而是讓裴芸和陳國生先歇息一晚。
    第二日李長安才找上陳國生。
    “還要勞煩陳老師裝神弄鬼一番。”李長安提著茶壺給陳國生斟了一杯茶,笑眯眯道。
    “炸藥太過驚世駭俗,陳老師本職既然為道士,倒不如裝神弄鬼一番,假托請雷公相助,方才降下雷霆劈開城門。”
    李長安已經想好了托詞。
    倒不是說火藥有什麽隱瞞的必要,大唐如今雖然還沒有將火藥應用在戰爭上,可火藥已經被發明出來了,也總會有那麽幾個倒黴道士練要把自己炸死。
    隻是懷璧其罪,陳國生弄出來的這個威力太大,而且目前還不具備大規模工業化的條件,隻能小規模手工提取,對操作要求還極高
    “實在不行您就說這是火藥。”李長安嘟囔道,至於為什麽這個火藥威力這麽強,湊巧唄。
    人家漢光武帝劉秀還能召喚隕石跟大風呢。
    陳國生聽到李長安的話呲牙咧嘴“又要裝神弄鬼啊。”
    他還參加過“破除封建迷信”活動呢,結果一睜眼當了道士不說,還得天天裝神弄鬼
    “時代不同了嘛,咱們大唐人就信這個,吐蕃人也信這個,咱們大唐已經算不錯了,吐蕃處於奴隸製社會對鬼神之說更敬畏呢。”李長安安慰陳國生。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為了天下蒼生,你就忍忍吧。”
    陳國生長歎一口氣“行吧,你幫我寫個稿子我照著念我老頭子一輩子沒信過封建迷信啊。”
    李長安對這個已經十分輕車熟路了,自從發現大唐人信奉這些迷信之後,李長安就專門研究了大唐目前最流行的迷信說法又結合後來這一千多年流行的迷信說法,弄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糊弄人方法。
    李適之這樣有文化的大唐宰相聽了都深信不疑
    十月中旬,朔方都護府。
    爾雅曰“朔,北方也。”
    朔方就位於大唐的北側,北側緊挨著回紇,西側是河西各鎮,西南方則是隴右,距離吐蕃並不遠。
    開元九年大唐置朔方節度使,領單於大都護府,夏、鹽、綏、銀、豐、勝六州,定遠、豐安二軍,在大唐的時節度使中,朔方節度使手下的兵力也是最充足的一個。
    王忠嗣便是如今的朔方節度使,他原名王訓,是王海賓之子,王海賓在開元二年抵禦吐蕃一戰中戰死,當時李隆基接見了戰死將領的遺孤,王訓才九歲,見到李隆基便伏地大哭。
    李隆基感慨“這是相當於霍去病的遺孤啊,等日後你長大,朕一定拜你為將”,於是便將王忠嗣收養在宮中,當作義子撫養長大。
    王忠嗣長大以後果然也沒有辜負李隆基的信任,南征北戰,成為了如今大唐首屈一指的名將,身兼兩鎮節度使,坐鎮朔方。
    “將軍,朝廷又派人來詢問戰況了。”
    帳篷被撩開,一股冷風伴著哥舒翰一同進入了大帳。
    如今才十月中,朔方便已經很冷了,騎著馬寒風便像刀鋒一般往臉上刮,帳篷已經掛上了隔風擋寒的羊皮簾子。
    哥舒翰在前兩年新城之戰中立下大功,又在今歲吐蕃趁著秋收入侵大唐時候帶領一支軍隊反抗,身先士卒在前衝鋒,手持半段槍所向披靡,大敗吐蕃,王忠嗣十分賞識他,便將他提拔成了自己的裨將。
    “你告訴來使,此戰焦灼,入冬我軍行軍不便,今歲無法盡克敵軍。”王忠嗣從行案後抬起頭,沉著道。
    王忠嗣雖是武將,卻不像哥舒翰那樣身材高大凶猛,反而生得頗為俊雅。他眼如丹鳳,鳳眼上是一雙臥蠶眉,唇方口正,髯長一尺,天庭飽滿,相貌堂堂,肩膀隻有哥舒翰的肩膀約莫三分之二寬,比起武將,他更像是文人。
    哥舒翰卻極為欽佩他,哥舒翰懂兵,對王忠嗣用兵如神十分欽佩,雖說論起個人勇武五個王忠嗣加起來也未必比得上哥舒翰,可將帥比的是調兵遣將、領兵作戰的本事,哥舒翰自愧弗如王忠嗣。
    如今聽到王忠嗣這麽說,哥舒翰撓撓頭,忍不住勸說道“將軍也不該總是推脫聖人,聖人已經遣使來問了三回,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聖人有意讓將軍帶兵攻打石堡城,將軍為何每次都找理由推脫呢”
    “我就是不願意攻打石堡城,才找借口推脫啊。”王忠嗣歎了口氣,帳內隻有他與哥舒翰二人,王忠嗣麵對自己的心腹,也難得吐露了心思。
    哥舒翰不太懂王忠嗣的想法“聖人想要石堡城,將軍為聖人攻下就是了,您為何不願意呢,這豈不是違背聖人的想法咱們當將領的,隻管聽話打仗就是,這還不簡單”
    在哥舒翰看來,當將軍就是為了軍功,有仗打才有軍功能拿,皇帝說什麽他們就聽什麽唄,討皇帝高興他才有大官當。
    王忠嗣看著高大勇猛的哥舒翰,唏噓道“我年輕時也這麽想,可後來我成為了節度使,不但要負責帶兵打仗,還要負責治理一方之後我就不再這麽想了。”
    “我平生的願望,難道是追求富貴名利嗎”王忠嗣自嘲一笑。
    “石堡城,雞肋之地,易守難攻,吐蕃舉國之力守之,這是吐蕃為了削弱我大唐設下的陷阱啊,我難道要用數萬大唐將士的性命去換一個雞肋之地嗎”王忠嗣站起身,指著身後懸掛的輿圖,搖頭道。
    石堡城在輿圖上被圈了一個紅圈。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