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坊(二)

字數:1736   加入書籤

A+A-




    百越異世傳說!
    無名設計打造的這個鐵輪,是一個大鐵輪和一個小鐵輪嵌套鑲在一起的鐵器。內鐵輪是一個固定的圓環,外鐵輪和內鐵輪之間是一圈的小鐵珠,外軸和內軸在小鐵珠的嵌接下,不管怎麽用力都掰不開,用石頭也砸不開。外鐵環看上去也是一個大鐵環,但是不同的是,外鐵環的外表麵是一圈深深的凹槽。
    現在,這個大鐵環的內軸終於套在了碗口粗的橫幹上,隻見輕輕一撥外軸,外軸就會飛快的轉動起來,半柱香的功夫都停不下來。
    無名指揮大家把橫幹的兩端卡在兩塊突起的大岩石上,先讓阿牛把一個大簸箕的一端用繩子拴住,把簸箕放在了竹排滑道上,連著繩子一直放到了山腳,這時,再把繩子的另一端繞過橫幹上大鐵輪的凹槽,拴在另一個大簸箕上,再把第二個簸箕也放到了竹排滑道上。
    總算大功告成了。接下來,就是見證成果的時候了。
    無名讓阿牛和山雞在山下接應,自己帶著清河在山上砍柴,砍好的柴火捆好放到半山的簸箕上。隻見鬆開製動,推動簸箕落入竹排滑道中,簸箕受力就會往山下滑去,等柴火到了山下,山下的簸箕也升到了山上,然後清河又把捆好的柴火放在空的簸箕上。如此反複,不到一個時辰,就把要砍的柴火都收齊了,還多攢了幾捆。這幾日,幾個後生們對無名和阿牛光幹活不打柴的做法還頗有怨氣,但是現在都一掃而空了,對無名也變得崇拜起來。
    這樣的滑道,不要說是柴火,就算是人,如果要趕著下山,直接跳上去,都可以在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山腳,這速度如果用在躲避山中的危險上,那真的是如虎添翼。
    這個滑道除了打柴,無名也會做其他事情。比如,無名會在滿足運送燒火的木柴之後,夾雜運送榼藤、麻樹皮、白樺樹皮這些既不能入藥,又不能燒火的樹材。又或從山下運送一些空的陶罐上山,或山下的幾個後生在運送柴火下山的時候,跳上山下的竹筐直接來到山上。很快,打柴就成了後生們中津津樂道的話題。
    無名收到山下的陶罐後,會找到山上的怪鬆樹、鼻涕藤、紫藤木這種樹材,在樹幹或藤幹上劃一圈傾瀉一角尺的樹溝,讓樹藤流出樹汁,然後把陶罐掛在樹溝的最底端收集這種樹汁,收滿後密封好罐口,再換下一個陶罐,密封的陶罐通過滑道送到山下。
    為了處理山上運送下來的東西,阿柴和幾個後生們用幾日的時間,直接就地取材,建了一個簡易的工坊。與其說是工坊,其實就是幾間可以遮風避雨的木屋,不過,在無名的帶領下,有不斷加固的趨勢。
    這個工坊很快就有了名字,就叫“木材坊”。無名是提議叫“魯班坊”的,但是阿牛阿柴他們幾個疑惑魯班是什麽木柴,無名說那不是木材,他們就又問是否那個滑道叫這個名稱,無名又說不是。於是,他們就集體陷入一種意識混亂,無奈,無名說還是叫“木材坊”,這才讓他們解脫出來。
    穀裏的貧苦人很快就知道了這個木材工坊,因為它打柴太方便了,不用花錢就可以快速解決柴火問題,還可以很方便的運送大件的木材,最吸引他們的是可以免費使用,這對每日要花上大半時間打柴的他們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喜訊。但是,免費歸免費,是有前提的,每個打柴的人都被要求在一塊樹皮上描出牆上的三個字形。山裏的窮苦人雖然不會寫字,但是描圖形還是可以的,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輕鬆描出那幾個圖形,描完後會有人告訴他們,他們描的是幾個字,念“五嶺人”。
    於是,一來二去,不用看圖形,他們也能描出那幾個字,知道了五嶺是五條交錯的山脈,娘娘廟也隻是在五嶺的大庾嶺上,而他們,都生活在這片山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