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千(五)
字數:2738 加入書籤
百越異世傳說!
小千還在思索著天問四言,久久不能平複下來。世稱四小姐美若天仙,卻何曾有人想過四小姐心中的痛苦,她四次出閣,五度出嫁,卻最終生活在家人的道德傳頌中。她也想放下一切,掙脫無形的枷鎖,去過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山野生活,可做為大祭師最有力的接班人,她不能放棄她的家族和整個山穀。可是,有誰理解她?小千自然是知道四小姐想法的,所以,聽到這觸擊靈魂的天問四言,‘他’再也壓製不住心中澎湃的情緒,既然不能像常人一般宣泄心中的寒涼苦楚,那就用手中的筆畫盡心中的不甘。人生如畫,畫如人生,小千揮筆疾書,一氣嗬成一副“青山仕女圖”。
隻見,大半張畫紙被一座庭院占據著,庭院正中端坐著一位落落大方的妙齡女子,傾國傾城的容顏下,點綴著一片粉紅的櫻唇,秀發如青翠的柳絲,眼眸如碧綠的漣漪,眼光中流淌的是歲月,是茫茫人海中的倩影。這樣的女子,有著一種吸引力,讓人看一眼就挪不開目光,看一眼就被這個女子所吸引。隱隱山中鳥雀啼鳴,穀中河水汩汩,莊外煙雨迷蒙中細雨發出沙沙聲,細葉抖動中發出微微的嘩嘩聲,但所有的聲音都帶不走對美人行蹤的尋覓。美的不僅僅是容顏,還是這樣一種靈動的氣質。庭院之外的山穀中,千家似有歡聲笑語,卻唯有這個院落獨坐一人。近山,流水,遠山,至若天邊的雲光霞影,也奪不走那一人的光彩。筆落紙張,紋理分明,恍如整個山穀的光影都留在了紙上,讓人身臨其境,直願追隨畫中的倩影。
“好一副‘青山仕女圖’,隻是這阿妹眼中有一股寂寞孤廖的清涼,好像她更想追求的是一種山民生活的平凡。這山裏山外的,最不缺的就是這山民自由自在的生活氣息,老弟這副畫讓我有點想不明白了,難道是老弟的意中人?”無名不由感歎起小千的畫技高超。
“這……也可以算是了,隻是我才學疏淺,配不上這麽好的女子,倒是二哥和這位女子可以般配的上,就是不知二哥是否有意。”
“見到這麽好的女子,不動心的能有幾個,就是我們棉兒,也要目眩情迷了,是麽?”
“別人說你,你怎麽說起我了,不過這女子的樣貌當真好看。你說的,你也動心了,如果見到這個女子,我幫你和她牽線。”棉兒啐了無名一口。
“那敢情好。然後見到這位女子,我再送她一把砍刀,讓她追著我砍,你千萬要攔在我前麵。”無名沒心沒肺的說著反話笑道。小千在一旁看著,低頭捂著嘴笑。
“說來也是我畫工不精,讓阿兄迷惑了。這畫紙也真是神物,筆落紙上,水墨凝而不散,紙張略帶韌性,底色清潤潔白,紋理稠密而且線條純淨,不像在布料上作畫,畫成之時線條清晰可見,可是水墨滲入布料中,線條就花了。最難得是二哥可以讀懂這畫裏的人情山意,那即是有緣,這副畫就贈於你罷。”
“你不說,我也有此意,這畫紙正缺一副好畫襯托,你不說我也要找你索要一副,隻是沒想到會是這麽好的一副。不過,這副畫不白取你的,我這有一把限量版砍刀,輕盈鋒利,正適合老弟上山采藥用。”說著,無名取下腰間的“千”字砍刀,遞到了小千麵前。
小千看著眼前的砍刀,刀未出鞘,已是寒氣逼人。“他”左手接過刀鞘,右手握在刀把上,刀把上纏繞的麻繩上,又纏繞了一層牛皮繩,不僅利於抓握,還不會摩傷虎口。刀柄加鞘全長一臂,非常便於攜帶。輕輕拔出刀身,果然刀氣逼人,砍刀成月牙形,刀背厚而不重,頸窄肚寬,刀尾收於尖鋒,刀刃是弧形的曲線,非常利於劈砍。最特別的是,刀身比普通的砍刀輕上很多,還刻了一個“千”字,就像是為己量身定做的一般。“他”本欲拒絕,但看到這裏,已是愛不釋手。無名看出了小千對砍刀的喜愛,更是順水推舟,道“這是鐵牛特製的砍刀,我以後還可以找他再多打造幾把,這一把隻不過是暫時給了我。‘好刀配良醫’,這把砍刀就轉贈給你,有了這把砍刀,以後你入山采藥會方便很多。”
“既然如此,那我就收下了。不過,你不怕以後我送給畫中的女子,追這你砍麽?”
“怕什麽,她如果來了,我幫你追她。山裏的阿哥追阿妹,有什麽好怕的。”小千捂著嘴嗤嗤的笑起來,不再理他。
小千低頭摩挲起新砍刀,這時無名想起一件事,對小千說道“我剛剛看這副畫時,覺得意境空靈,缺了點什麽,我正好和我們家小妹學了一些筆墨,我就添上幾句,襯托此意境,不知老弟意下如何?”
“既已贈畫給你,你不用客氣。”
“那好。”無名略為想了一想,揮筆寫下幾句話。
張眉露晴點朱唇,小音希聲眤芳蹤。千庭獨坐倩玉影,作作有芒眼中倩。
“二哥,你的字越來越長進了。這幾句寫的真好,我怎麽覺得二哥你這是無師自通昵,我沒教你寫過這樣的文字昵?”
“怎麽沒有……你教我寫了很多字昵……這些字不都是你教的麽,我就把它叫題畫詩,你看怎麽樣?”無名傻笑著對棉兒說道。
“題畫詩……這倒是好,這要是能掛到禹州城的畫坊那才叫好昵。”
“一定可以的,我們的紙一定可以賣到禹州城。”
“隻怕我這畫工要被城裏的大畫師詬病了。”
“那是他們的事,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道’,我們自己覺得畫好,就是好,至於別人的想法,與我們何幹。”
小千略一沉吟,微微點頭。於是,幾人又談論了一番,從禹州城到采藥,從紙到味精,待到雨歇,才在一番大碗茶中互相告辭而去。